根據國家質檢局頒布的《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明確規定化妝品主要是指以噴灑、涂抹或其他類似方法散布在人體表面,以達到清潔、美容、修飾或保養目的的精細化工品?;瘖y品的使用部位有很多,如面部、手部、指甲等,當前,化妝品正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顯示,化妝品類銷售額增長17.0%,總銷售額達1765億元,占全球化妝品銷售額的14.7%,較10年前增長較大,就當前的化妝品銷售情況來看,我國的人均化妝品消費還比較低,因此,發展前景較為廣闊。截止2012年底,我國持有有效生產許可證的化妝品企業有4598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浙江、江蘇等沿海地區,而且中遍布外國企業,如美國的寶潔公司、法國的巴黎歐萊雅公司等,營業額要遠遠高于國內品牌生產廠家。生產經營的這些廠家,大部分都是外資或者中外合資企業,中國本土企業僅占五分之一。
自21世紀以來,我國的化妝品行業發展呈現持續上升態勢,不斷成長,出現了一批出色的民族品牌,如丁家宜、李醫生等,而與此同時,外國企業為了進一步拓展發展范圍,不斷并購中國的化妝品企業,由此對我國的化妝品行業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沖擊。2008年,強生收購大寶,2010年,科蒂收購丁家宜,這對于我國民族自有化妝品品牌的形成造成了威脅。
對于化妝品企業的發展,政府不僅要采取有效的激勵政策,同時還應當加強化妝品企業的生產運營控制,確保質量,促使企業滿足品牌發展的基本條件。同時,政府可以就化妝品行業發展舉行座談會,就各個企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展開討論,尤其是對于實力較好的化妝品企業,引導其展開廣告戰略,準確定位消費人群,并采取創新的營銷策略,以提升本土化妝品的市場占有份額。此外,對于不同的消費人群,化妝品企業應當生產不同類別的產品,實現多元化營銷,從而擴大消費群體,提高品牌知名度,如巴黎歐萊雅旗下17個國際品牌,在中國上市12個,涵蓋低擋、中檔、高檔消費人群。企業還可以根據當前消費者的健康、綠色消費心理,及時變更生產及營銷戰略,突出主打風格產品,以滿足不同需求消費者。
當前,政府對于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扶持較少,使得企業發展只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這勢必對化妝品行業進步造成一定制約。對此,應當加強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對話機制構建,對化妝品行業的各種稅收實行有效的優惠政策,以起到促進彩妝市場發展作用,從而平衡消費結構,也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選擇。此外,對于各項稅收制度,政府要結合企業實際進行合理調整,在健全的前提下爭取最大限度滿足企業及化妝品市場發展。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當準確定位我國化妝品行業發展階段,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戰略措施培養本土化妝品品牌,從而更好的滿足我國的經濟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