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公路管理局拜城分局
摘要:文章分析了當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就如何解決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措施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是指各級事業單位的事業費和預算外收入,在預算、分配、調劑和使用的全過程所進行的管理和監督。其財務內部控制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如實反映財務狀況;依法增加收入,努力節約支出;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加強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控制和監督。
一、當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評價的主體不明確
目前的《審計準則》只需要注冊會計師業務及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評價,但只有通過周期性的外部評價,在會計師事務所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已無法滿足管理機構財務會計內部和戰略目標要求的實現。內部控制評價必須內化,和評估的內化是由內部審計主要進行。也就是說,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評價最終將由內部審計委員會董事會進行,這是理想的方式。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正式的審計委員會,其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導致有些屬于總經理、有的屬于金融部門內部審計職能很難實現。所以,財務機構必須重視其內部控制的評價。
(二)內部控制評價的標準不統一
目前,我們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評價的實踐中,內部控制系統一般是指財政部發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系列,內容主要是基于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同時控制是與會計有關的。內部控制審計業務是指《內部控制審核指導意見》的。雖然審計委員會、財政部和其他政府部門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的頒布,應該說這些規范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促進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不容忽視的是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對內部控制的評價其理解的核心不足,內部控制評價的基本問題認識不夠,如“如何進行內部控制評價”等,缺乏明確的認識;對如何實施內部控制監管評估,如評價準則、評價內容、方式不明確;在企業,如何有效性和完整性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能相互比較。由于一個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導致均勻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缺乏。除了這些問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評價也存在評價模式存在的是存在單一的、目標不明確的問題。
(三)內部控制評價、考核、監督機制不完善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建立內部控制規定很多,根據有關規定,但只注重寫作過程系統,將成立中信內部控制制度“印在紙上,掛在墻上”,為了應付檢查,有關部門審核,無論怎樣的內部控制系統的實現,重點對靈活性的一些具體問題,使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由于剛性和嚴重的損失,嚴重忽視了如何進行判斷和報告系統的條件及糾偏系統的實現,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系統的實現也很少執行,結果是系統的存在而不履行。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嚴重忽略了如何執行制度、判斷和報告制度執行的狀況、矯正制度執行的偏差等,同時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評價、報告等也鮮有實施,其結果是存在制度卻得不到執行。
二、解決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強化思想認識,建立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事業單位想要在根本上做好會計內部控制工作,首要任務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這就需要事業單位的相關管理者將過去傳統的思想觀念予以摒棄,從根本上對會計內部控制進行充分的認識,明確會計內部控制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個時候,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人員應該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以此在事業單位內部創設一種良好的內部控制工作氛圍;其次,事業單位在建立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以后,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來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以及改進。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就需要事業單位隨之建立起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體系,事業單位能夠根據“權責發生制”來對控制工作中的所有活動的可靠性以及真實性予以保證,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證事業單位的管理層能夠做出有正確的決策。
(二)提高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業務素質
事業單位在進行開展會計內部控制的時候,應該從始至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以此來發揮財務會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這就需要對財務會計人員進行崗前培訓,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技能水平予以及時提高。事業單位在內部建立起管理信息平臺能夠減少信息傳遞的過程,這對于事業單位提高會計內部控制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事業單位還要在進行會計內部控制的時候,將計算機技術運用起來。為了能夠有效的使計算機技術運用到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中來,事業單位能夠在其內部建立其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根據局域網的手段對控制信息的處理以及傳遞予以充分實現,幫助事業單位進行發展的預測、考核以及管理。
(三)強化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系統
在事業單位中,建設監督管理體系能夠對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順暢開展下去予以了保證,因此,事業單位應該對自身的會計監督以及內部審計的職能性予以加強。事業單位中的各項部門需要定期的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進行會計監督以及內部審計,當出現缺陷或者漏洞的時候,應該對其進行及時分析與研究,然后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將其解決。事業單位能夠通過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對內部會計結算以及預算進行編制,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予以加強,以此來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控制目標予以實現。與此同時,事業單位還能夠借助相關會計內部控制目標帶來對自身的審計工作進行有效的約束,對自身的財務工作的實際完成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
(四)強化事業單位的日常管理
事業單位想要對日常管理工作予以強化,就要做到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崗位的設置、按照崗位的實際需求進行人員的分配;做到工作職責的明確以及工作職責之間的相互制衡,以此來對事業單位在進行崗位設置的時候更具有合理性,使會計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有效實施,使事業單位的基礎會計工作能夠越來越規范化。例如,當下會計電算化的快速普及,通過計算機來進行核算工作,事業單位如果將這種電子核算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予以運用,在很大程度上不僅能夠實現信息處理以及傳遞更具有可靠性、完整性以及真實性,還能夠使事業單位更加方便的進行實時核算以及實時結算。筆者建議事業單位對這種管理手段予以使用,對內部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不斷的監督與管理,對信息系統的實際流程予以明確。與此同時還要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實際操作以及控制能力予以加強。
(五)增強內控意識,切實重視內部控制工作。
1)要強化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意識程度,必須強化單位負責人在內部控制方面的培訓學習,使得他們在了解內部控制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培養良好的內部意識和內部控制環境。2)將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同單位負責人的業績考核掛鉤,使其主動參與到內部控制制度的學習和制定工作中來,將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當然,只增強單位負責人的內控意識也是不夠的,還應增強單位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使其能夠自覺遵守內部控制制度。
三、結束語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作用的有效發揮,需要采取措施不斷使其進行完善。只有健全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和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