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宣傳中心 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為了滿足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開始越來越關注園林景觀工程的規劃設計。因此要加強對城市園林景觀規劃研究,以加快城市的建設的步伐。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規劃
1生態園林景觀規劃存在的問題
1.1過度追求藝術性的體現
許多城市在進行園林景觀工程規劃設計的時候,為了體現園林景觀的藝術性或者城市的底蘊而忽視了對城市實際情況的考慮,經常采用一些不易成活的植物來進行城市環境的美化,大大提高了園林建設的成本。有時為了體現某一主題或者取得某種藝術效果而單純的使用某種植物、對外來物種趨之若鶩,并進行各種植物的造型設計以追求藝術的效果,不僅沒有達到美化環境的目的,反而破壞了本城市的生態平衡。
此外,景觀風、崇洋風、奢侈風隨處可見。一些城市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僅僅從風景園林的視覺效果考慮,在不顧及植物生態習性的條件下強制栽培不適合在當地生長的植物。還有一些城市崇洋媚外,將國外的景觀設計照搬到當地,忽視了本土文化,導致風景園林落入俗套。這些風氣的存在不僅不能達到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還浪費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比如,安徽合肥從越南引進的“天價”紫薇,由于栽植氣候和土壤等原因不適合導致集體死亡,不僅不能夠美化城市,還會造成浪費現象。
1.2引進外來物種不當
進行城市園林景觀工程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大部分的規劃設計工作者都認為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就是為了追求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美,從而忽略了園林景觀設計的真正目的。所以很多設計工作者在設計園林景觀的時候為了取得想要的藝術效果,很少使用或不使用本地的物種,引進外來物種的時候也沒有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有效的選擇,導致后期管理的難度加大,也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平衡,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效果也沒有體現出來。
1.3綠化部件的使用不合理
綠化部件的使用不合理是城市園林景工程設計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為了達到設計者的目標,制造出他們想要的花壇、草坪的形狀,很多園林設計工作者都會借助各種綠化部件進行園林景觀造型的設計。盲目的借助綠化部件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不利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的建立,而且還會占用大量的空間,增加綠化部件養護的難度。這些都是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相悖的,所以,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合理使用綠化部件勢在必行。
1.4忽視植物在園林中的作用
植物設計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核心內容。植物設計的好壞是評價園林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它最能夠體現園林設計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這一目的。理論上植物設計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園林景觀設計卻常常忽略植物設計。
2生態園林景觀規劃的措施
2.1藝術追求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
城市園林景觀工程的規劃設計除了美化環境以外,還是人們追求藝術美的表現。但是在追求藝術美的時候,必須要以自然規律的發展為前提,只有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進行的藝術設計才能達到園林景觀工程設計的目的。藝術追求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就引進外來物種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它對本地環境的影響、進行園林設計的時候要關注植物的自然生長而不是強行改變植物的生長過程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園林建設過程中人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2.2充分考慮生態的平衡
城市園林景觀工程的設計是為了實現城市更好更快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生態平衡的問題,要將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作為主要的追求目的,才能實現園林設計的目的。考慮生態平衡就是外來物種的引進要以不影響當地生態平衡為前提,園林的設計要注重物種的多樣性,盡量少使用單一的植物,設計的時候要協調好植物的他配等。這樣才能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3合理使用綠化部件
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很多園林設計者為了達到藝術追求的目的就大量的使用綠化部件來進行園林景觀的建設,這種做法雖然短期內達到了藝術追求的目的,但其實并不利于城市綠化的長遠發展。所以園林植物造型設計過程中要合理使用綠化部件,多注重園林植物造型的自然美,能不使用綠化部件的就盡量避免使用,認識到藝術美的追求是建立在綠化環境的基礎上的,這應是每位園林設計工作者都認識到的。
3生態園林景觀規劃中植物配置要點
3.1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根據實際的土地狀況,結合要求進行合理地規劃安排,促使各種綠化植物的生長狀況趨向良好。不可以盲目地引入外地的園林綠化植物,應當增強開發與應用本土綠化植物的意識。近些年以來陸續出現的廣場色塊風與木蘭科植物風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違背了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對此應當持著謹慎的態度。
3.2關注自然生物的多樣性
在滿足自然發展規律與園林風貌建設的基礎上,應當加大對自然生物多樣性的關注度。對于某種特殊意義來說,關注園林綠化植物的多樣性屬于一個建造模擬化自然生態系統的關鍵過程。假如園林綠化植物的種群樣式單一,在生態系統上出現貧乏現象,在景觀風貌上顯得格外單調。在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過程中應當注重喬木、灌木與草木的有機結合,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強植物群落生存發展的穩定性,有助于珍稀植物的繼續存留,充分有效地利用高、中、低層的立體空間,這樣不但可以擴大綠葉面積,同時能夠提升生態效益,有助于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質量效果。
3.3景觀植物的樹種擇取
當前,隨著城市的發展,我國人口密集化程度逐年提高,城市顯示出極大的熱島效應。此外,由于建筑物間間隙縮短,容積率升高,地面硬化率隨之增強,不僅降低了陽光覆蓋率,也對植物的生長產生了不利影響。為此,在為園林設計配置景觀植物時,不僅要根據植物自然的生態特性合理配置,也要考慮城市獨有的生態環境特點,在植物擇取上盡可能偏向灌、喬木植物。通過科學可行的組合方式,增進復層種植結構,提高植物生長,從而獲得穩定理想的園林覆蓋層,滿足園林設計中景觀植物的配置要求,實現最終的設計效果。
3.4樹形及綠地地形的配置
借由園林綠地上各類景觀植物的配置和布局方式,可以營造出具備多種觀賞形態的園林空間,實現多樣化的景觀效果。配置時應以綠地所屬的地理位置及綠地類型為準,選擇適合當地的景觀植物,而在對群體景觀進行布局設計時,則應注意植物輪廓線的變化,強調植物形態間的調和與對比。只有通過這些科學合理的景觀植物配置,才能建設出既可滿足人們旅游需要,又能達到休閑目的的多功能園林。
3.5各類景觀植物間的搭配
通過將各類景觀植物合理搭配起來,可有效提升園林的美觀程度。為此,在進行園林設計時,不僅要注重園林景觀的整體統一性,同時也要表現出景觀的層次與變化感,豐富視覺感受。首先,為提高景觀的趣味性,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植物布景可以視覺移動為根據,設計出景隨步異的效果。其次在布局上,一方面要突出植物間尺寸大小的區別,另一方面要表現出清晰的上下層次感和左右配合感,并強調植物疏密。而對于部分重要景點,則應挑選具有較高觀賞性,觀賞時間長且特征鮮明的景觀植物。
4結語
生態園林景觀規劃是城市建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對園林景觀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尊重自然規律與生態平衡,充分認識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目的和作用,以實現園林設計的藝術追求和環境綠化功能,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促進城市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德才,孫永萍.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3(3)
[2]劉桂玉,羅中偉.如何在園林設計中體現地域文化特色[J].吉林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