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建筑事業的蓬勃發展,新建住宅社區的給排水管道的布設及施工顯得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正常用水排水。而舊有住宅社區的更新改造也不可忽視,如何做好更新改造工作,提升生活品質,跟上社會快速發展步伐是目前給排水工作人員的較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主要對某住宅社區的排水管道更新改造施工技術進行探討,供同行借鑒參考。
關鍵詞:排水管道;施工技術
一、工程概述
某小區改造工程面積100公頃,其外是連接的道路較多,而小區的街道路基以下大部分為沙土,施工難度大。
二、管道施工關鍵工序及施工方法
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樣→溝槽開挖→基礎處理→管道安裝→溝槽回填
(一)測量放樣
(1)測量放樣前先對提供的測量控制點進行復核,復核無誤后才能進行放樣。
(2)在管溝開挖前,按設計的溝底開挖寬度和深度計算后,在現場用石灰粉撒出開挖控制邊線。
(3)在開挖過程中,測量跟蹤檢查開挖高程,確保不超挖和欠挖。
(二)溝槽開挖
道路橫斷面≤6m,排污排水聯槽縱向分段直挖;道路橫斷面≥7m,單槽縱向分段直挖;開挖溝槽時,勾機從基坑的端頭以倒退行駛的方法進行開挖,自卸汽車配置在勾機的后側裝土后運到棄土場堆放。
(1)溝槽開挖在1.5m以上時,挖掘機應謹慎探挖,開挖前要了解該路段是否有地下管線,有管線部位要人工配合開挖,并對裸露的管線進行保護處理,特別碰到給水管時要做好加固給水管,防止地下管線受破壞影響施工。
(2)挖掘機挖開表土層1.5m后,往下再分層開挖,開挖時再根據地質條件進行邊坡支護。
①開挖后土質為較好的干粉沙土且工作面寬余時,開挖按分層自上而下進行放坡處理,坡度按1:0.5~1放坡,開挖分層高度1.5-2m;若工作面過窄只夠布置管路且管路埋深超過2m則用鋼板樁護坡,鋼板可為橫式安裝,槽鋼間距為80cm,三根槽鋼支撐一塊鋼板;鋼板與鋼板之間要搭接連接。
圖1管槽開挖支護示意斷面圖
而拔除鋼板樁支護,應在回填土達到道路基層高度后,按由下而上的順序交替進行樁板拔除。
②開挖后如發現該段土質為潮濕粉沙土、流沙土或淤泥時,應立即進行兩邊鋼板樁支護,支護好后再進行開挖且邊挖邊壓鋼板至管槽底50cm。基槽深為3m以上則鋼板為立式安裝,槽鋼間距為80cm,兩根槽鋼支撐一塊鋼板;基槽深為2m-3m則鋼板可為橫式安裝,槽鋼間距為80cm,三根槽鋼支撐一塊鋼板;并在槽鋼頂端下50cm處加設3m梯形槽鋼支撐架(要求兩側支護槽鋼間距為3m)。
③若開挖上部為干粉沙土而開挖至1.5m基槽遭遇地下水滲出,應在進行鋼板樁支護后,于上游側管頭挖集水井用污水泵抽排降水處理。
④堆置土方或沿挖方邊緣移動運輸工具和機械,一般距離管槽上部緣不應不少于1米,棄土堆置高度不應超過1.5米;
(3)基坑和溝槽基底的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基底不得受泡,基底的淤泥必須清除干凈,開挖到設計高程30cm后及邊坡支護好后人工進行清槽,測量復核好標高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
(4)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等,挖運土時不得碰撞。
(三)基礎處理
管道基礎采用180°砂石基礎。管溝槽基礎要求落在地基承載力fK≥150KPa的原土上。
(1)如開挖管槽至設計標高是淤泥或處于地下水位時,基底進行換填30-50cm片石,再鋪2-4cm碎石填片石縫及加一層10cm天然沙壓實做排水管緩沖層至設計標高后再做180°砂石基礎;
(2)如開挖管溝槽至設計標高是膨脹土須做砂墊層,砂墊層厚度300毫米,再做180°砂石基礎;
(3)如管溝槽落在回填土上,回填土需按路基要求進行回填,回填土需按路基要求進行,密實度應達到90%;再做180°砂石基礎;
(四)管道安裝
(1)施工前準備:
①對使用的材料進行全面檢查,準備好HDPE纏繞壁塑料排水管、電熱熔帶接口;FRPP增強聚丙烯模壓排水管,橡膠圈柔性接口;
②準備好施工機具:挖掘機、吊車、柴油發電機以及吊帶、鋼扣帶、水平尺、撬棍等。
③檢查測量控制軸線、標高滿足施工要求。下管前,要清理管坑內雜物,管溝內地下水已排除。
④當排水管徑d≥900mm時,采用HDPE纏繞壁塑料排水管,電熱熔帶接口,d≤800mm時,采用FRPP增強聚丙烯模壓排水管,橡膠圈柔性接口。
(2)排水管安裝工藝:
①下管及安裝應自下游向上游進行。
②采用機械下管,用吊帶通過管道內孔,用吊車或挖土機吊起下管。
③穩管邊線法:將邊線兩端栓在槽壁的邊樁上,對中線控制管子水平直徑處外皮與邊線間的距離為一常數,表明管道處于中心位置。
④調整管道中心及高程時,必須將管子墊穩卡牢,必要時可在管兩側設撐桿,避免發生滾動。
(3)安裝質量要求:
①模壓管安裝時要保證管材完好和密閉,連接口的橡膠圈要密封安裝好。
②纏繞管連接根據材料性能及說明書技術要求進行連接安裝,管與管連接處要密閉,管道熱熔連接部位要擦除干凈,熱熔過程不允許水泡熱熔帶,管底要保持有20cm空間,連接時要注意熱熔帶搭接頭要安裝有熱熔棒。
③安裝管道時測量要根據設計圖紙及時復核管底標高,防止出現倒坡。管道坡度按設計圖紙施工,現場出現特殊情況時根據協調后方案施工。
④管道安裝時,表面必須順直,管子接口平順,符合設計高程。
(4)調整和固定管路:
①實土和少量滲水基礎:安裝調整好管路后回填壓實半管,回填料為含水率合適的紅土或天然砂,用打夯機夯4-5遍夯實后再分層往上回填。
②軟土基礎:安裝調整好管路后用C20混凝土包全管,嚴重軟基增設AQ38鋼筋網。
③管頂至設計路面埋深不夠時(模壓管為1.2m)要用混凝土包管。模壓管:150〈D1(管徑)〈1200,500〈H1(管頂至設計路面高度)〈1000時,混凝土包上半管,下半管用紅土或中粗砂回填夯實達到壓實度95%;150〈D1(管徑)〈1200,H1(管頂至設計路面高度)〈500時C20混凝土包全管并加AQ38鋼筋網,且D1〈600時混凝土厚為200,D1〉600時混凝土厚為300。
(5)管道安裝完畢,立即回填管道兩側級配砂石,防止管子滑動。清理管內雜物,泥砂、保持管內清潔、避免造成管內堵塞。
(6)必須在管溝內無積水,支撐牢固的前提下,方可進行裝管。
(五)溝槽回填
(1)管道安裝完畢并經檢查驗收合格后,進行細沙180度回填,分層夯實或用水密實,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50㎝范圍內,應采用輕夯壓實,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超過30㎝;回填級配砂石至管頂0.7米;
(2)回填時兩側同時進行,以防管道位移,管頂以上回填壓實應逐層進行,且不得損傷管道;回填土時要控制土的含水率。
(3)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50㎝范圍內,采用輕夯壓實,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超過30㎝;
(4)分段回填壓實時,相鄰段的接茬應呈階梯形,且不得漏夯,碾壓的重疊寬度不得小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