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設兵團農一師十六團畜牧獸醫站 阿拉爾 843018
摘要:通過對規模化豬場豬群結構的分析,找到一個適合目前我國規模化抓長養殖業實際的合理結構,充分挖掘規模化豬場的生產潛力,規避生豬市場波動風險,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規模化;豬場;豬群結構
隨著我國養豬業不斷發展,由原來的散戶養殖逐漸向規模化養殖發展是必然趨勢。近年來,由于生豬價格的大幅起落,我國各地不斷的有規模化豬場倒閉,也不斷的有新的規模化豬場建設,長遠的看來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
筆者通過對規模化豬場的生產時間,調查研究,結核目前我過養豬業的實際情況,對規模化豬場的豬群結構及合理調整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提高規模化豬場生產效益,有效低于市場風險。
本文所指規模化豬場為自繁自養豬場,存欄能繁母豬20頭以上,從仔豬繁殖至商品豬育肥全過程生產的豬場。
1、本文所指豬群的名稱解釋
為確保一個規模化豬場正常合理的生產以及長遠的發展,必須保證以下豬群:生產母豬(哺乳母豬、妊娠母豬、配種妊檢母豬)、后備母豬、種公豬、哺乳仔豬、保育仔豬、生產育肥豬。
1.1母豬
生產母豬指已經生產過仔豬的母豬;哺乳母豬指正在哺育仔豬的母豬;妊娠母豬指已配種經檢查已經懷孕的母豬、配種妊檢母豬指哺乳母豬斷奶后進行配種至檢查已經懷孕的母豬;后備母豬指從出生到產出第一胎仔豬前的母豬,后備母豬與生產母豬配備比一般為1:8。
生產母豬是一個豬場的核心,直接關系到豬場的經濟效益。因此加強對生產母豬的分群,根據各個不同的階段的特點合理的飼喂和管理。
1.2種公豬
種公豬是指優良品種沒有閹割的且專門用于給多個母豬交配并能讓母豬下仔的豬。種公豬也是豬場的核心,種公豬生產性能的優異與否同樣也直接關系到整個豬場的經濟效益。一般種采用自然配種的豬場公母豬配備比例為1:25,而采用人工受精的豬場公母豬配備比例為1:200。采用人工受精能極大的提高種公豬的利用率。
1.3哺乳仔豬
哺乳仔豬是指出生后正在哺乳的豬,一般哺乳時間為4周左右。
1.4保育仔豬
保育仔豬是指斷奶后也就是出生后4周至6周的豬。
1.5生產育肥豬
生產育肥豬是指出生后6周至出售的豬。
2 技術指標
下面為正常運行的一般規模化豬場參考指標:(見表1)
表1 豬場技術指標
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值
1母豬妊娠期天114
2斷奶至發情間隔天≤10
3母豬受胎分娩率%≥85
4母豬年產窩數窩/年≥2.0
5斷奶日齡天28
6保育期天42
表1 豬場技術指標(續)
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值
7生長育肥期天90~105
8母豬窩產活仔數頭/窩≥10.5
9哺乳期存活率%≥90
10保育期存活率%≥95
11生長育肥期存活率%≥98
12年提供育成仔豬數頭≥19
13年提供商品豬數頭≥18
14種豬年淘汰更新率%≥25
15母豬配種后妊檢天數天42
3 豬群結構
參照表1的基本技術指標我們以一個生產母豬為600頭,年出欄商品豬約為10000頭的規模豬場為例,計算各類豬群存欄結構。(指標值后為指標名稱序號)
3.1哺乳母豬數=600頭×28天5÷(28天5+114天1+10天2)×85%3=94頭
3.2配種妊檢母豬數=(600頭-94頭)×(10天2+42天15)÷(114天1+10天2)=212頭
3.3妊娠母豬數=(600頭-94頭)×(114天1—42天15)÷(114天1+10天2)=294頭
3.4哺乳仔豬數=94頭(哺乳母豬數)×10.5頭/窩8=987頭
3.5保育仔豬數=987頭(哺乳仔豬數)÷28天5×42天6×90% 9=1332頭
3.6生長育肥豬數=1332頭(保育仔豬數)÷42天6×105天7×95% 10=
3163頭
3.7年出欄商品豬數=3163頭(生長育肥豬數)÷105天7×365天×
98% 11=10777頭
3.8由此我們可以計算出不同規模的的豬場豬群存欄結構見表2
表2 不同規模豬場的豬群存欄結構(頭)
生產母豬10006004002001005020
后備母豬*1257550251363
種公豬(自然交配)4024168421
種公豬(人工配種)5321
哺乳母豬1579463311683
妊娠母豬49029419698492510
配種妊檢母豬3532121417135187
哺乳仔豬16459876583291658233
保育仔豬2220133288844422211144
生長育肥豬5272316321091054527264105
總存欄數103026181412120601031515206
年出欄數1796210777718535921796898359
*后備母豬以生產母豬的12.5%計算
4總結
以上豬群存欄結構及年出欄數均是以生產母豬頭數為基礎計算,由此可見,一個豬場的存欄頭數和年出欄頭數與生產母豬的頭數緊密相關。我們可以通過提高或者降低生產母豬的淘汰率,控制生產母豬數量,進而控制豬場整體存欄規模。有效的抵御生豬市場波動風險。
與年出欄數相關的技術指標有哺乳天數、產后發情間隔天數、母豬受胎分娩率、母豬窩產活仔數、哺乳仔豬存活率、保育仔豬存活率、生長育肥豬存活率。這些技術參數的高低極大的影響這年出欄商品豬的數量,可見影響一個豬場效益除了成活率指標,另一個更重要的指標是母豬的發育率。只有不斷的加強豬場的生產管理水平,提高上述技術指標,才能讓豬場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付鳳生.規模豬場豬群結構優化及良種豬配置問題研究[M].當代畜牧,2000.01;
[2]徐新月.規模豬場豬群結構探索[M].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04;
[3]李連任.合理調整豬群結構[M].飼料博覽,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