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國際導游專業
摘要:在旅游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體驗型旅游似乎已經成為年輕人旅游的新寵。體驗型旅游更多的是一種體驗生活的方式,。體驗型旅游是體驗經濟時代旅游消費的必然趨勢,它強調游客的參與性、互動性與融入性,同時也更加注重游客對文化、歷史、習俗的體驗。在我國,與“井噴式”的觀光旅游相比,體驗型旅游市場的確存有很大的空白,但已出露端倪,因此體驗型旅游產品開發將為旅游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關鍵詞:體驗式旅游;趨勢
1.引言
在體驗型經濟到來之前,美國著名學者阿爾文托夫勒就曾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服務經濟的下一步是走向體驗經濟,商家將依靠這種體驗型服務來贏得顧客青睞。”最近幾年,國內外許多經濟學家和營銷學者越來越關注體驗經濟和顧客體驗這個領域的問題。體驗經濟正滲透在旅游、娛樂休閑、零售和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旅游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旅游消費觀念正悄然發生變化,“上車睡覺,下車看廟,景點拍照”的旅游形式已逐漸被當代都市人拋棄,許多人早已不滿足走馬觀花、急行軍式的旅游方式,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希望“到農民家里體驗田園生活”、“像職業探險家一樣穿越西部無人區”、“去國外入住當地人家”,“體驗型旅游” 正悄然升溫,成為現代旅游最具開發潛力的部分。
2.體驗型旅游產品開發模式的依據
旅游景區是游客游覽的目的地,是完成旅游體驗活動的重要場所,景區旅游的體驗效果決定著游客整體旅游體驗的質量。景區體驗是在景區內完成的,是相對完整而獨立的。因此,景區開發規劃必然要轉向以旅游體驗為中心。
2.1 理論依據
旅游是什么呢? 國內外很多專家學者都對旅游做過詮釋,有“綜合說”、“現象說”、“審美說”等觀點。這些定義都具有一定的道理,這里姑且不論。體驗經濟的出現可以啟發我們對旅游的本質進行再認識。旅游是一種天然的體驗活動。旅游是旅游者花費一定時間、金錢和精力,離開常住地到異地尋求環境、文化、民俗的差異性,并通過對這種差異性的經歷或體驗尋求審美和愉悅等精神享受。因而,體驗是旅游的核心屬性之一。我們可以看出旅游是最甜蜜的體驗,旅游本身就是體驗的一種主要方式。因此,在體驗經濟時代下,對旅游景區進行體驗式開發是大勢所趨。借助體驗經濟的體驗設計理論來對旅游進行體驗化設計,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
2.2現實依據
改革開放后我國旅游業發展取得巨大成績,作為旅游業的四大支柱之一的旅游景區(點)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90 年代后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景區在盲目開發中出現很多問題,造成巨大損失。據統計,全國旅游主題公園近80% 已倒閉,給中國旅游業已造成3000 多億元的損失。然而,體驗經濟時代隨著游客消費的成熟,景區業競爭的加劇,投資者將會越來越關注游客的體驗效果,景區開發必將圍繞游客的體驗來進行。體驗導向型開發模式是景區開發的新模式,具有更強的競爭力,以及更強的親和力。
3江西開發體驗導向型旅游的有利條件
江西旅游資源種類全、數量多、品位高,擁有國家旅游資源標準分類的八大類155種中的153種,擁有2處世界遺產,2個世界地質公園,1處國際重要濕地,11個國家級、2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25個4A級以上旅游景區(其中2個5A級旅游景區),39個國家級、60個省級森林公園,8個國家級、2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9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1個中國旅游強縣等一大批世界級、國家級及省級品牌。江西具有山、湖、城、村四大景觀主體及紅、綠、古三大旅游特色。紅色代表“紅色搖籃”,這是江西獨具魅力的旅游品牌。江西生態環境優越,名山大湖遍及全省,森林覆蓋率位列全國前茅。江西境內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三百山、明月山、武功山、三爪侖、大覺山,山山鐘靈毓秀、雄奇變幻;鄱陽湖、柘林湖、仙女湖、陡水湖,湖湖水碧天藍、清波蕩漾。綠色的江西已成為海內外人們旅游休閑的“后花園”。
4.江西體驗導向型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廣東都是江西旅游地客源市場的集散地,但這些城市本身都擁有高級別的旅游景區,如黃山、張家界、橫店影視城、深圳歡樂谷、錦繡中華、神龍架、長江三峽等等,這些都會給江西的旅游帶來競爭,隨著周邊旅游業的大力發展,江西的旅游業無論從旅游收入還是接受人次數來看卻是沒有多大起色,甚至處在了滯后的地位。尤其是江西各區縣有各自為政的自我意識,缺乏整體布局的大旅游的觀念,整個江西體驗導向型旅游鏈上的空白點較多,沒有形成重拳出擊,培植旅游產業的戰略格局,打造不出新的旅游精品。
江西是紅色旅游的代表,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然而江西各大紅色旅游景區景點井岡山、瑞金、安源、南昌多年來卻存在單打獨斗的局面。更與全國各大紅色旅游景區缺乏合作精神,然而這樣長期下去將漸漸使紅色旅游不具有永久生命力,將會使江西在紅色旅游這一塊不具代表性,同時會使下一代不能全面了解中國的革命史。
5.江西體驗導向型旅游開發思路及建議
5.1 指導思想
體驗導向型景區開發模式就是以旅游景區為劇場,以景區建設為布景,以食住行游購娛為道具,以旅游者為中心為旅游者創造難忘的回憶。營造紅色文化體驗氛圍,并且景區開發應立足于創造游客難忘經歷和感受,即以游客體驗為中心來選擇、利用資源,開發旅游項目。
5.2 開發目標
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體驗與旅游互動雙贏的基礎上,體驗導向型景區開發模式的最終目標是要求人與自然、文化與環境的和諧共生,其具體設計方向是讓旅游者在差異化體驗和活動中追求身心的享受,獲得難以忘懷的經歷和回憶;讓經營者在提供體驗機會和情感性消費中獲得長期的發展機會和持續的經濟效益;讓旅游地區在文化經濟的互動中獲得社會綜合效益的最優化。由此達到風景與人的情景交融、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5.3開發步驟
5.3.1 提煉體驗主題
制定明確的主題是體驗導向型景區開發的第一步。主題是營造環境、營造氣氛、聚焦顧客注意力,使顧客在某一方面得到強烈印象、深刻感受的有效手段。設計一個精練特色的主題,有助于旅游者整合自己的體驗感受,從而留下深刻印象和長久記憶。
5.3.2 策劃體驗項目
體驗主題得到確定以后,接下來根據主題線索策劃體驗旅游項目,設計體驗過程,打造一個高享受的體驗過程。體驗旅游項目的設計是體驗導向型景區開發的核心,它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旅游景區吸引力的強弱。體驗旅游項目的策劃有以下四種方式:(1)狂歡體驗。(2)驚險體驗。(3)夢幻體驗。(4)偉人體驗。當然還有許多樣式的體驗式旅游。總之,景區在項目設計上,要強化旅游產品的廣泛參與性,有意識的使游客、景區工作人員、當地居民結合在項目中,產生互動,增強體驗效果。
6.總結
總之,江西省乃至中國的體驗式旅游都處在起步階段。可以預計的是,體驗式旅游必將成為未來旅游業的發展趨勢之一。今后,我國旅游業研究者和從業人員還將繼續探討如何開發與實施體驗式旅游。可以肯定的是,體驗導向型模式將逐漸為大家所認可,其理論也將逐漸完善。
參考文獻:
[1]伍曉奕,《商業經濟文薈》,2005年第3期
[2]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體驗經濟[M].夏業涼,魯煒,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3]謝彥君:《基礎旅游學》,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年
[4]楊海寰,李曉暉;基于“體驗經濟”理念的旅游發展戰略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5]魏遐,潘益聽;中國旅游體驗研究十年(2000-2009)綜述[J];旅游論壇;2010年06期
[6]舞旅游產品真實性評判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6(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