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湖東車輛段 山西大同 037300
摘要:鐵路大秦線車輛檢修部門利用“5T”系統對貨物列車進行故障處理,正處于全面快速的發展應用時期,發揮“5T”作用,準確判定車輛故障,深化人機結合,強化故障處置,確保列車零故障始發,是大秦線運輸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本文對“5T”從完善網絡閉環管理、抓好人員素質完善機制管理、強化車輛故障整治管理以及取得的效果、今后的努力方向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判。
關鍵詞:5T“鷹眼”作用;盯控車輛故障;人機結合;運輸安全
一、立題宗旨
5T指:TPDS預報輪對及運行狀態不良車、THDS紅外線預報熱軸車、TFDS重點故障圖像車、TADS軸承預報車、(TCDS客車,不在貨段范圍內)。5T“鷹眼”作用,就是指:利用TA、TP、TF、TH各自職能,通過機檢作業預警軸承、輪對、故障圖像、軸承熱軸等故障進行準確判定,為人檢作業,提供預報車輛故障,通過各車間、作業場職工處理方式,逐步完成預警安全防控體系的人機結合,確保貨車車輛運輸安全。
二、立題理由
C80型貨物列車固定循環大秦線,采取在秦皇島、柳村、京唐港、曹妃甸等地區卸空后,列檢人員對空車進行技檢作業;大同地區裝重后不再進行技檢作業,列檢保證區段一個往返最長可達2600余公里。鐵路貨物列車技術質量主要圍繞車輛故障的發現、處理展開相關工作,“第一時間發現鐵路貨車故障、第一時間處理鐵路貨車故障”以此保障列車技術質量的基礎和前提,我段作為大秦線唯一的貨車車輛段,承擔著大秦線大列開通(3萬噸)、運量逐年遞增的巨大壓力,故此利用5T信息系統,準確判定車輛故障,及時將車輛故障預報至前方列檢作業場,列檢技術檢查作業時將對車輛故障重點檢查、確認、處理,同時還對車輛故障的全數處理,在此,利用5T系統對車輛故障處置情況進行監控顯得尤為重要。顯見,發揮5T“鷹眼”作用準確判定車輛故障,深化人機結合,強化故障處置,確保列車零故障始發,是保證大秦線運輸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實施對策
(一)完善網絡閉環布局
1.優化“5T”設備布局。按照“統一管理、集中檢測、資源共享、全程跟蹤”的原則,我們在西部以湖東為中心建立了輻射大同、大新、湖東地區九個TFDS探測站的集中檢測中心,東部以茶塢為中心,輻射秦皇島、遷曹、茶塢地區四個TFDS探測站的集中檢測中心,設置了91臺工位,整合了“5T”資源,提高了作業效率,釋放了生產力,確保了運用車輛故障實時受控。
2.構筑5T綜合信息平臺。我們將5T信息與定檢HMIS系統、大秦線走行公里系統、預確報系統、安全預警系統有效結合,形成了大秦線貨車故障數據庫,通過自主研發的貨車安全預警系統發布故障信息,確保我段16個列檢作業場能夠及時發現、處理故障,初步形成了以車號為主線,以AEI為載體、以故障快速處置為目標的綜合信息平臺。
3.重點故障盯控、實行閉環管理。我們利用“5T”信息綜合平臺和自主研發的“貨車安全風險預警系統”,緊緊圍繞十項“砸鍋惹禍”的車輛故障,確立了16類“重點車”范圍,對于“重點車”采取“一事一令”,由段預警故障數據庫向所有車間列檢作業場發布故障信息,變“發生檢、發現修”為“預測檢、針對修”進行動態跟蹤;我們突出5T預報故障的判定、核對,在茶塢車間設立故障信息處理中心,向柳村、秦皇島、京唐港、曹妃甸四個運用車間發布故障預警,第一時間處理;同時把好重車入口關,在湖東地區設立了專業維修隊伍,利用機車換乘、列車編組等間隙時間,全力處置5T預報故障。發揮人機結合優勢,實現了大秦線貨車故障閉環管理。
(二)抓好人員素質 完善機制
1.構建5T培訓基地。我們充分利用,在茶塢車間18個機檢臺位,深入開展網絡視頻教學、電子題庫機考、現場過車演練功能的5T培訓。通過作業場異地交流培訓,對各運用車間檢車員素質有了較大提高,故障發現率也大幅度提升,推動了段機檢人員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2.開展打擂比武創建典型。我們開展運用車間“干部職工技能對抗賽”擂臺賽,作為管理常態化;堅持按月、季、年在動態檢車員間、管理干部與職工間開展打擂比武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干部、職工素質的整體提升;堅持“誰的工作方法先進,就學習誰”。今年上半年組織了6次打雷比賽活動,大大提高了職工素質。
3.完善比對、兩率機制。充分利用茶塢、湖東空、重車TF,對同一車輛故障進行比對,查找人工技檢作業中的漏洞,查找不同作業場機檢作業的差距,進行考核評比;用定檢車入線預檢信息,追溯列檢漏檢責任,進行追責考核,實現了作業質量的體外監督和相互評判;在茶塢、柳村、湖東上行、湖東下行、大新五個機檢作業場開展了發現故障率和處理故障率的“兩率”競賽考核,每月以“兩率”排名結果,統一進行獎勵考核,促進了機檢作業質量。
(三)強化車輛故障整治
1.推行運用質量內控指標。為確保大秦線運輸安全與暢通,我們明確了大秦線列車漏泄量、輪緣磨耗、圓周磨耗、軸承甩油、閘瓦型號、制動故障關門車以及TA、TP、TH預報車輛故障等運用質量內控標準,為大秦線重載運輸提供了品質良好的車輛設備。
2.強化車輛故障隱患排查。我們緊盯貨車“十防”重點,變“反應型”處置為“預見型”防范。圍繞配屬車輪輞裂紋、基礎制動裝置別勁、側架滑槽磨耗板折斷竄出等十項車輛慣性故障開展了專項攻關,建立了“一課題一攻關”電子檔案,制定了“主管負責、課題掛牌、破解銷號、專題陳述、實踐轉化”制度,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
3.強化車輛故障重點控制。圍繞段安全風險312條,慣性問題60條及十項“砸鍋惹禍”的車輛故障,我們將重載貨車故障按照影響行車安全、列檢作業檢查和定檢檢修更換三個層面分層管理。重點控制檢查發現的一般故障規律,把握住了防范故障的主動權。
4、加強TFDS機檢預報故障及運用突發故障的處置。茶塢機檢中心依據“重載貨車安全風險預警系統”在線傳輸、實時跟蹤、自動報警功能,將車輛未到限及TFDS機檢發現的車輛故障:配屬車輛關門車、軸承擋鍵、閘瓦、閘瓦插銷、閘瓦插銷環、閘調器、施封鎖等部分故障不定期進行查詢,將存在故障的車輛進行追蹤、預計到達時間等信息,預報前方柳村、秦皇島、京唐港、曹妃甸四個運用車間列檢作業場,組織各列檢作業場進行處理,提升故障處理效率,同時利用TFDS對各列檢作業場故障處置效果進行盯控,確保車輛故障處置效果,并對處理情況進行復查
5、提高TPDS、TADS、THDS預報故障處置標準。
對5T預報車列入重點車管理,對配屬車輛TADS、TPDS系統預報的車輛執行“三必甩”措施,提高5T預報故障方面扣車標準,將車輛運用安全風險關口前移,提升了運用車輛運行品質。
6、運用THDS、TADS發現和消除軸承早期故障
1)THDS軸承故障只有早期發現,才能有效降低熱軸風險,保證運輸暢通,為此,我們一是加強最大值的檢查,結合THDS的綜合數據,提高判斷能力。首先,規范各運用車間THDS預報每列最大值車檢查的標準,對最大值車鑒定工作程序進行捋順,加強程序控制。對于技術交接作業場、裝卸檢修作業場沒有THDS復示終端的技檢作業場,明確最大值車預報來源的途徑,使每列預報最大值車都得到檢查,確保最大值車檢查工作落到實處。二是最大值車檢查中,加強車間或作業場管理人員盯控。三是加強總結,研究規律。鼓勵車間針對最大值車檢查工作及時統計積累,進行系統分析,總結規律,指導現場檢查工作,及時推廣。
2)跟蹤TADS預報數據,研究一、二、三級預報規律。一是積極采集TADS預報數據及時進行歸納、分析。組織專業科室研討如何利用TADS預報數據平臺,指導各運用作業場有效監控和消除。二是在重點故障上,實行三個必甩:即“TADS預報二級以上或三級累計三次的必甩、THDS預報微熱及以上的必甩、TPDS預報運行狀態不良必甩”。同時,指導加強5T設備的維修,提高設備的靈敏度,使設備發現故障的性能增強,減少漏報。對于TADS預報三級累計不足三次的,納入安全預警系統,重點監控,有條件的甩車鑒定,將防控關口前移,確保故障得到早期診治。三是建立了重點故障鑒定制度,突出重點故障長效整治。針對5T預報的重點故障,實行“一事一令”向相關車間及科室發布命令,進行重點盯控、鑒定,突出故障重點分析掌握規律。四是整合5T信息平臺,開發安全預警系統。五是建立三級聯系對話機制。為使信息流傳遞過程中進行實現零距離對接,建立了三級聯系對話機制:茶塢運用車間技術員對應柳村、秦皇島運用車間技術員;茶塢運用車間值班主任對應柳村、秦皇島運用車間值班主任;茶塢運用車間各班動態檢車組長對應柳村、秦皇島運用車間各班工長。確保信息傳遞順暢,結合部零漏洞。
3)、加強軸承外觀甩油、變色、裂損的檢查,結合5T數據進行判斷。一是圍繞熱軸風險早期控制,加強對車間干部及職工軸承知識和故障特征的培訓,強化不同時期采用現場講解和實物案例教育的方式,使職工對熱軸風險的控制要點有了深刻的認識。二是加強干部盯控和控制。加強現場檢查、鑒定的控制,特別是結合5T數據進行判定,增強現場處理軸承故障的針對性。三是加強總結,研究規律。軸承受到沖擊,極易發生保持架、滾子、外圈等故障,外觀表現為軸承甩油、軸承配件破損等,這些部位應重點檢查。
7.整治AEI及紅外線系統設置。
對“重載貨車安全風險預警系統”目前在我段的覆蓋面以及個別列檢作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