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大學金融專業在職研究生
摘要:根據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和金融體制運轉的實踐狀況來看,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所實行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相結合與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是相符合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是相互影響并且相互依存的。
關鍵詞:貨幣政策;金融監管
自從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以后,我國的金融監管就漸漸的轉變成市場和法規為主導的風險型監管。與原來的金融監管相比,現行的金融監管體制有很多的優點。而貨幣政策的制定就要在一定情況下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在這種宏觀的條件下,金融經濟的改革也對貨幣政策有了新的需求。我國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隨著經濟的改革發展,兩者之間也有著非常大的沖突。也就是貨幣政策實施的目的和金融監管原則之間的沖突。本文將從貨幣政策于金融監管的關系入手,來簡要的分析貨幣政策在金融監管中的影響力。
一、貨幣政策的內容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政府或者是中央銀行對經濟活動調節所制定的措施,尤其是用來調控貨幣的供給和控制利率的各種方式,并以此來維持或達到某些特定目標,例如控制通貨膨脹或者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貨幣政策只要作用在短期內對貨幣總量的調節,來安定短期內的經濟不平穩。貨幣政策有狹義和廣義的政策內容,狹義的內容是指政府或者中央銀行為了實現其所制定的特定的目標而實行的各項控制貨幣供應量或者調節信用量的方式的總體。廣義的政策內容則指中央銀行和其他相關部門對跟貨幣所有有關方面的規則和制定的控制金融變量的所有措施。
根據總產出可以將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而這二者也稱積極貨幣政策和文件貨幣政策。在經濟大蕭條的時期,中央銀行采用某些方式來使利率得到降低,用來提高貨幣的供給,以此來使得投資和凈出口的量得到增加,進而使得總需求增高,這種方式稱為擴張性貨幣政策。而與之相反的是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時期,中央一行實施使貨幣供給減少的措施來提高利率,使得總出產的增長速度放慢甚至減少,進而將物價調節到合理的程度,這種法師稱為緊縮性貨幣政策。
二、金融監管的內容
金融監管是指金融監督和金融管理的合稱。金融監督是指金融主管的當局對即溶機構進行全面的、頻繁的檢查和督導,并使得金融機構依法平穩健全的經營,安全和可靠的發展。而金融管理則是指金融主管當局依照法律對金融機構和其經營活動所實施的引導,組織和調通等一些活動。同時金融監管有狹義和廣義的含義。狹義的含義是指中央銀行或者是其他的金融監管當局依照我國法律的授權對所有金融產業進行監管。而廣義的金融監管就是指除去了狹義含義所說的范圍外,包含了金融機構內部的控制和核對、同行業自律性組織的監管和社會中中介組織的監管等。
金融監管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早期的金融監管和現代的金融監管。早期的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是對商業的銀行所發行的銀行券和保證支付的監管,這時的金融監管內容是判斷銀行券的發行資格和準備以及建立存款準備金的制度。而現代的金融監管是一個國家的政府通過中央銀行或者是其他的金融監管度昂局幾招法律法規的準則和程序對金融體系中各個金融的主體和金融的市場實施管理和監督,用來維護債權人的利益,并且約束其行為,來保證金融的主題和金融業務的競爭方面的公平,促進金融業的穩定發展。經濟和金融的危機是推動各個國家的金融監管體制逐步健全的直接原因。
隨著金融監管體制的完善,金融監管的目的也越來越豐富。金融監管的目的大概分六種其一是為了保持金融業健康平穩運行的秩序,并且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銀行產業的風險程度,保證了投資者和存款者雙方的利益,推動銀行產業的蓬勃發展。其二是保證有效的并且公正的發放貸款,以此來預防資金的混亂和欺詐行為。其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監管可以防止貸款過于集中的發放在某一個行業上面。其四是通過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來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其五是確保實現銀行所執行的貨幣政策的傳導。其六是金融監管可以向金融市場提供違約風險的信息。
三、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關系
(一)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的關系
在1997年,英國將它的銀行監管服務從中央銀行中單獨提出來,使之成為了獨立的綜合的銀行金融監管系統,這在世界上造成了很大的反響。在這之后很多國家都進行了類似這種模式的金融改革。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在實踐中形成的問題也逐步表現出來,因此我國也為了調節這些問題順應世界改革的風向于2003年進行了改革。自從03年以來,我國的金融體制監管模式的正式成立,我國的金融監管也從中央銀行所執行的業務當中分開來。雖然這種體制當下還存在著強烈的爭論,但是除開爭論,應該理性的看到金融管理和貨幣政策之間存在的一致性和沖突性。
(二)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在邏輯上的一致性
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的邏輯一致性主要表現在公共職能目標的一致性、制定同所實施的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的良性互動和對市場失靈的微觀規劃和宏觀調節的融合。
金融監管指導的高效穩定的金融市場環境是貨幣政策能夠良好實施的關鍵。金融體系是貨幣政策能夠快速傳導的重要的一環,金融監管的嚴格執行能夠使得銀行機構得到健康的經營。使得貨幣政策能夠在銀行機構中快速傳導。但是監管的力度如果太過嚴格就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導致不良的資產比例增高,銀行的經營風險增大,進而導致貨幣政策執行的有效性降低。貨幣政策實施所達到的目標使得幣值得到穩定,這是金融監管的基礎,而金融監管能有效的進行的首要條件之一就是合理的安全的宏觀經濟政策。銀行機構只有在安全和穩定的貨幣基礎中才能健康的經營,所以維持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的良好互動是非常必要的。
(三)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在現實中的沖突性
一方面,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兩者的職能的實現目標存在著沖突。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有四個:一是穩定物價,二是充分就業,三是增長經濟而四是國際收支的平衡。金融監管實現的目標是針對特定的行業來說的,而這涉及到微觀京劇對經濟主體活動的管制;另一方面,在貨幣政策制定的這一角度來說,金融監管機構對微觀經濟方面是采用嚴格的監管方針的,這就會使貨幣政策的傳導出現堵塞,導致中央一行制定的疏通貨幣的政策傳導的難度加大。而從維持金融穩定這一角度來說,中央銀行和金融就愛你管機構優勢也會產生意見不相同是金融頻道申請現象,二者的意見相左導致救助延期,或者出現救助隨便的可能,這些都有可能時中央銀行的最后貸款人職能正常發揮受到很大的影響。這顯著的出現在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在經濟周期中活動的矛盾性。
四、貨幣政策在金融監管中的影響力
當今社會,中央銀行所實施的平穩的貨幣政策,用來促進經濟的增長。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實施就要求貨幣供應量適當的增加。要使中央銀行穩健貨幣政策得到保證,就要貫徹并且實施和完善貨幣政策的體制,將金融監管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應用,運用監管職責的條件,提供貨幣政策穩健發展良好的環境。如果中央銀行制定的貨幣政策體制是不完善的,那么將會對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產生影響。因此要調節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良好協調作用,來使得銀行經營健康發展,使得人民利益得到保證。
結束語
根據各個國家的經驗將金融管制從中央銀行中分離開來,我國也隨著潮流進行了經濟體制的改革,將監管機構從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分離開來是因為二者只能所要達到的目標是有沖突性的,并且使得中央銀行制定的政策不發生偏向,還有一點就是能夠制定嚴格的監管制度,使得銀行能夠健康的運行并維護存款人的利益。我國貨幣政策和金融管制的關系式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在邏輯上,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是由一致性的,而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也存在著沖突性。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一致性主要體現在公共職能目標的一致、制定所實施的貨幣政策同金融監管的良性互動和對市場失靈在微觀和宏觀經濟方面的調節。貨幣政策和金融管制由于二者目標不同,所以存在著一定的沖突性。實現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互動良好發展,提高金融監管的有效性是實現我國金融體制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王征李.淺議金融監管的基本原則.[J]《武漢金融》,1998(5)
[2]仲德濤.金融監管問題研[J],2008
作者簡介:
孫滔,工作單位天津機電進出口有限公司,天津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在讀,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