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
摘要:建行銀行為加強合規操作管理,解決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等問題,推廣實施了“輕微違規積分制度”,但在執行過程中存在條線部門之間、基層機構之間運用效果不平衡和屢查屢犯現象仍然存在等問題。本文分析了上述問題的原因,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了簡要論證。
關鍵詞:違規積分;風險管理;案件防控
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風險管有章不循、違章操作問題,理的有效性更是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的保障。近年來,隨著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日趨復雜,金融監管政策頻繁變化,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也隨之加大,且近年來所發生的各類案件和風險事件更多地暴露出銀行員工違規操作是引發各類風險的重要原因。
為加強員工行為管理,有效解決有章不循、違章操作問題,建設銀行在股份制改造進程中參照交通管理中駕駛員違規積分制度的經驗,在全行范圍內針對各類業務的操作行為推廣實施了“輕微違規積分制度”,制定了《輕微違規行為積分管理辦法》,根據不同管理條線和業務種類將輕微違規行為進行了分類,經過不斷補充細化目前已擴充至20類共650項具體條款,旨在引導和督促各級機構和工作人員遵章守紀、合規經營,及時糾正輕微違規行為和不規范操作,避免引發案件和重大違規風險事件。
建設銀行“輕微違規積分制度”實行以來,對有效控制操作風險、規范員工操作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明確了合規操作的具體要求,劃定了違規紅線,操作上有據可依;二是“輕微違規積分制度”引起了全行員工的足夠重視,能夠更加主動地約束自身的不規范行為;三是作用較為明顯,全行風險管理水平和業務操作的規范性得到有效加強,案件和重大違規事件逐年下降。
受近幾年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下行的影響,為了規避信用風險,銀監部門對案件和重大風險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商業銀行對操作風險的管控要求也愈加嚴格。建設銀行積分管理制度在合規操作管控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下,通過對違規積分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調研和分析,反映出仍然存在問責不到位、不平衡、不及時等問題,易導致風險識別不準確、不全面,處置化解不及時、不徹底,因此有必要制定或采取有針對性的配套措施進一步促進違規積分管理辦法有效執行,更好地發揮其對違規行為抓早、抓小,防止小隱患變成大違規,甚至引發案件風險的作用。
以建設銀行天津分行為例,分析近三年輕微違規積分工作的開展情況和積分結果,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違規積分管理工作在業務條線和部門間執行不平衡。個人金融、財務會計等以柜面業務為主的條線管理部門積分管理工作開展得較好,累計積分占比超過60%。特別是個人金融條線,能將輕微違規積分管理融入合規教育、業務檢查、操作風險管理等日常工作,輕微違規積分頻率較高,員工對違規積分制度一般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而信貸業務、營運管理、安全保衛、法律事務等業務條線和主管部門在積分制度的執行和運用相比之下差距較大,但恰恰是商業銀行的這些領域近幾年所暴露出風險來卻越來越多。因此,進一步加強這些業務領域合規管理工作,有效運用違規積分管理工具對降低案件風險意義重大。
二、基層機構之間積分工作不平衡,不利于樹立統一的合規經營理念和促進合規操作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一些基層機構在內控管理工作中自查自糾主動性不高,問責力度不大,從業務規模、員工人數及內審外查頻率和發現違規問題的數量分析,積分情況與這些機構實際應達到的內控管理水平不符,與其內審外查發現問題的情況不匹配。因此,應進一步加強營業機構對積分管理工作的重視度,提高制度執行力,促進違規積分管理工作和執行效果的平衡。
三、輕微違規行為屢查屢犯和此查彼犯情況仍存在,整改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建設銀行違規積分制度旨在及時糾正違規行為,達到警示效果,避免重復違規或屢查屢犯。但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違規行為所涉及的崗位特點、業務流程、違規性質的不同,以及基層機構管理的差異,導致即使員工受到積分處理,但仍然存在屢查屢犯或此查彼犯的現象。特別是在柜面業務方面,出現頻率較高的輕微違規行為往往連續幾年重復出現,積分處罰的效果在某些條款上并不十分明顯。
針對輕微違規積分管理工作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通過對建設銀行內部審計、業務檢查、稽核監測、員工教育等風險管控措施和工作流程進行分析,現就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對策論述如下:
一、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合規培訓,進一步提高員工對輕微違規積分工作的認識。一項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制度執行者和相關人對該項制度的態度和認可程度,特別是輕微違規積分制度涉及對違規員工進行處罰,更是如此。對于以業務發展為主要工作任務的銀行基層機構而言,自查違規,處罰員工顯然容易被認為會打擊士氣,影響業務發展。對此,應加強兩個方面的教育培訓,一是大力加強員工遵章守規的宣傳,從商業銀行經營的安全性、服務的專業性、內控的有效性等不同角度,持續宣講商業銀行合規經營和合規操作的要求,可以通過專題討論、主題演講、情景展示、案例警示等方式大力宣傳,強調在當前經濟形勢和監管要求下嚴格執行輕微違規積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合規經營深入人心,讓違規操作無處藏身。只有基層機構管理者和廣大員工從思想上認識到位,才能真正發揮輕微違規積分的積極作用。二是進一步加強違規積分制度培訓,讓員工學懂會用,盡量做到事前防范,避免因“培訓不到位”和“無知者無畏”而導致的違規。在業務培訓中,應要求條線管理部門增加與該條線業務有關的“違規積分條款”作為培訓內容,使業務培訓既包括應該如何做,又包括不該做什么;另外,利用各種會議和信息平臺討論重要的積分條款,及時進行風險提示,促進員工合規理念的養成。通過上述措施,使違規積分制度從單一的違規處罰和警示,轉變為培訓服務、監督檢查和處罰警示相結合,使其更加人性化、更有說服力,更能有效改變銀行機構之間積分工作不平衡的狀況,進一步推動合規操作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
二、業務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違規積分條款的分析和研究,結合本條線業務特點制定具體配套措施,促進積分管理辦法的有效運用。統計顯示,個人金融和財務會計兩個業務條線輕微違規積分比例最高,員工對積分管理工作也最為重視和敏感,但諸如“記賬憑證不規范”等柜面賬務操作性輕微違規行為卻經常表現為屢查屢犯。經分析,個人金融和財務會計條線員工主要從事柜面業務,一直以來是操作風險管控的重點部位,相關操作要求和檢查標準非常明確,且建設銀行對柜面業務開展的稽核檢查制度、柜面監測制度、專職檢查人制度等已形成較為完備的柜面風險管控體系。因此,就加強積分管理工作而言,應繼續嚴格執行上述檢查和監測制度,但力爭進一步做到檢查規范,問責嚴格,標準統一。同時,為減少員工因稽核差錯而反復被積分處理,形成屢查屢犯,應對一般稽核差錯進行有容忍度的考核,即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容錯率,在容錯率范圍內的一般賬務性稽核差錯不予積分處理,但要進行風險提示;這樣就能夠避免因偶爾發生的少量一般稽核差錯而導致屢查屢犯,避免“干的越多,錯的越多,罰的越多”而影響員工的積極性。
三、加強案件防控工作考核力度,提高輕微違規積分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建設銀行自2012年以來開展案件防控工作考評,考核工作 注重結果更側重過程,鼓勵依法合規、自查自糾、扼制苗頭,注重日常案件防控基礎工作,對基層機構的合規經營,防范案件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中輕微違規積分管理工作就是一項重要考核內容。分析近兩年的考評結果,積分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對案件防控工作考評的最終結果有較大影響。因此,為進一步促進輕微違規積分制度的有效運用,提升案件防控工作效果,建設銀行應以案件防控考評工作為契機,對積分管理工作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研究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指導性目標,有效促進建設銀行各級機構積極主動開展輕微違規積分管理工作,有效促進基層機構進一步提升案件防控工作水平,逐步建立并完善自查自糾、自我防范、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案件防控機制。
作者簡介:
劉志剛,現任中國建設銀行天津市分行紀檢監察特派員,天津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