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年僅27歲的劉焱華被安排到重慶能源逢春煤礦上班,成為礦上供應科的一名普通工人。
周一至周五,劉焱華都住在礦上,只有周六下午下班后才能回家。由于煤礦離家比較遠,要先從礦上坐車到打通鎮,然后再輾轉從趕水鎮乘車才能到家,當時一個月只有三十多元工資的他,舍不得花錢去坐車。
于是,每到周六下班后,人們常能見到劉焱華穿著一雙綠色的解放鞋沿著鐵路急速前行。劉焱華要沿著煤礦23公里的鐵路步行至趕水,然后從趕水火車站上公路,再步行約20公里回到家中。走上這么一趟,劉焱華至少要花上七個多小時。
每次回到家時,通常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多。第二天一大早,沒怎么休息的他就起床干農活、照顧孩子,當天晚上八九點又從家里出發趕往煤礦,凌晨三點多到單位。
23公里鐵路加上20公里公路,這是劉焱華每周從礦上走回家的路程,來回就是86公里。每月回家四次,一年算下來,就是4128公里。
這4128公里的路,劉焱華一走就是二十多年。直到2011年4月,劉焱華將妻子接到礦上,才結束了這樣的暴走生活。
劉焱華如此堅持二十余年,只為每周和家人團聚21小時,因為那里有太多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