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鶴凌先生,名戌三,晚年擔任“臺灣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協會”主席、“中國三民主義協進會”理事長,致力于兩岸和平統一和全面振興。他和妻子秦厚修育有四女一子,分別是馬以南、馬乃西、馬冰如、馬英九、馬莉君。四個女兒旅居美國,兒子馬英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第三代共有十人,也都是中美名校出身。應該說,家族的成功與馬鶴凌先生重視家教分不開。
馬鶴凌認為,家庭教育對孩子有奠基與主導的作用,影響深遠。因此,他堅持“明強誠正,孝友賢良”的八字箴言。
古人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馬先生八字真經中的“明”指的就是正確認識自己,腳踏實地去奮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質,認清和發掘自己的優點,找到更適合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就是走向成功的基礎。
“強”指的是堅強、頑強。成功人物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具有堅強的意志。為了錘煉意志,馬先生在馬英九五歲的時候就帶著他練習長跑,風雨無阻。事實證明,長跑不僅錘煉了馬英九的意志,而且強健了他的體質。
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馬先生常以曾國藩的“唯天下至誠能勝天下至偽,唯天下至拙能勝天下至巧”來訓勉馬英九。
“正”即正直,就是不畏強權,敢作敢為。很多年前,馬英九查賄打黑,不少黑道人物揚言要對他下手。好多人勸他放棄,唯有父親堅決支持他,說文天祥和鄭成功都只活了39歲,你已經比他們多活五年了。我想,馬英九能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與他的家教和一身正氣是有必然聯系的。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012年,馬英九再次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連任第二天,他即與母親和姐妹一起去祭拜父親。而在母親節當天,馬英九吁請大家“終身慕父母”,請大家務必抱抱母親,親親母親,告訴母親:“媽媽,我好愛你!”并表示,自己馬上就會這樣做。我想,馬老先生應該含笑九泉,他的孝道教育是成功的。
如果說“孝”是對長輩而言,那么“友”就是指向同輩,是友愛、友善的意思。1952年,馬以南才七歲,就能帶弟弟妹妹,幫奶奶洗菜,給父母送飯。去美國留學成婚,生活安定下來后,馬以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弟弟妹妹帶到美國去讀書,并且把他們照顧得很好。二姐馬乃西一直是馬英九最低調的幫手,不呼自來,未揮早去。三姐馬冰如小時候是個乖寶寶,好不容易攢點零花錢,卻一個子兒也舍不得花,說要留給父親用。小妹馬莉君跟哥哥馬英九關系最好,還是哥哥的紅娘。
馬老先生教子真經中的“賢”更多的是指勤儉。為了訓練兒女勤儉,老大以南上初中后,他就辭去傭人,設立勤勞獎金制度,規定做每件事的獎金,由老大登記分發。他的子女在美國的時候,自己整修住宅、種植花草,甚至鋪車道都是自己動手。
“良”,善也。馬英九七歲時,馬鶴凌就引導兒子讀書、行善。他本人也是這方面的楷模,1998年,獲悉大陸遭受嚴重水災的消息后,他立即召集身邊的至親好友,捐贈新臺幣100萬元。馬英九這方面也毫不遜色,迄今無償獻血逾4萬毫升。
馬先生的八字教子真經,值得我們好好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