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是我的哥們。可在成為朋友前,我其實并不怎么喜歡他。
聽人說,小陳和他妻子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兩人的老家都在貧困的小山村里,生活很是艱苦。后來,小陳靠著自己的奮斗,走出了小山村,并成了一名高級技術人員,收入非常可觀。前些年,小陳和仍在鄉下的青梅竹馬結了婚。
有幾次,聽到小陳和老婆打電話。小陳在電話這頭,不斷吩咐著鄉下的妻子多種點菜,說自家種的蔬菜才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以后回去可以多帶一點;天氣冷了,就讓妻子織毛衣,送到城里來;天熱了,就讓她編幾張涼席,可以拿過來送給同事和朋友等等。
每次聽到小陳頤指氣使地讓妻子做這個做那個,一旁的我總有些憤憤不平。
有一次,經理派我和小陳出差。回來時,小陳提議順道去他老家。小陳說,很久沒回去了,正好回去看看家人。我答應了。我想隨便吃點就算了,沒想到小陳一進門,就高聲地說:“老婆,趕緊殺只雞燉湯,炒幾個好菜,再把酒拿出來,還有,自家母雞生的蛋也炒了。”
小陳的妻子笑吟吟地應著,忙活開了。我心里卻有點不是滋味,這小陳真是不懂事,難得回來一次,就得把好東西全掃蕩干凈,還不讓老婆歇歇!吃完飯,我和小陳趕著回城里。小陳的老婆拉著他,問需要什么,小陳倒也不客氣,說天氣冷了,讓老婆給他織點毛衣手套什么的,還有,有空就到附近采點新鮮野菜,等他回來吃……我聽得怒火中燒。
回去的路上,小陳突然問我,你是不是覺得,我這樣子對老婆很過分?我哼了一聲,沒有回答。小陳卻笑著說:“你不知道,以前在鄉下時,事事都是她照顧我。有好吃的,總給我留著,自己舍不得嘗一口;有點錢,就給我買東西,自己卻連襪子都要一補再補。可到了城里后,我的工資高了,她還在原地踏步,心理就有了變化。”
見我聽得入神,小陳接著說:“后來我發現,她越來越消沉了。她很愛漂亮,后來卻連衣服都懶得買,也不打扮,整個人邋遢了,做事也沒精神。她老覺得自己沒用了,沒法為我做點什么,還拖累了我。所以我每次回來,總會故意讓她替我做這個做那個,就是為了讓她覺得自己還有能量可以發揮,可以為家里做點事,也還是家里的主心骨。果然,后來我每次回家,都覺得她的精神飽滿了,勁頭也足了,覺得自己還有用。我讓她出去采野菜,也是因為她的血壓高,但又不愿運動,我只好借口喜歡吃天然蔬菜,這樣她才會通過采野菜運動身體。其實呀,老婆和孩子一樣,需要哄,需要騙,渴望被人需要。”
聽了這番話,我對小陳的認識突然有了改觀。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竟然也有著溫柔細膩的心。其實,他裝出來的“頤指氣使”,不過是為了讓老婆趕走心里的自卑情緒,覺得自己還是丈夫的依靠。
從那以后,小陳的形象在我眼里變得高大偉岸了。也正是那件事,讓我對他改變看法,我們也才成為無話不談的鐵哥們。他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以愛的名義索取,這也是另一種表達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