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到底是不是我們的家庭成員?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從我們結婚那天起,就不再和父母是一家人了。尤其那些從農村出來的孩子,父母一般都留在農村,而自己生活在城市。
聽過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一對夫妻生了兩個兒子,村上人都很羨慕,說:“等他們長大了,你們就享福了。”結果孩子結婚后卻分家了,一分為三。
開始老人生活還能自理,但是年歲漸長,就必須依靠兩個兒子了。在贍養問題上兩個兒子起了紛爭,最后協調:大兒子只管父親,小兒子只管母親。從法理上看,這確實很公平,但從情感上看,多么傷人啊!
我又想起著名的長江學者鄭強教授的故事。由于工作忙碌,鄭強教授每天都要到深夜才能回家,回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80歲老母親的房間,看一看母親是否安然入睡。好幾次,他一回家就看到母親為他削好的蘋果安靜地躺在水果盤子里,這使他非常難過,他知道,母親多么希望他能早點回來和她說說話啊!
2011年,鄭媽媽不幸謝世。告別儀式上,鄭強教授講了幾句話,其中一句是這么說的:“朋友們,尤其是年齡和我差不多的朋友們,請一定在吊唁結束后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因為他們太盼望我們的電話了。而我,現在多么盼望能叫一聲媽,可這樣一個小小的愿望再也實現不了了。”
從法律層面來看,父母真的不是我們的家庭成員,因為在戶口本上,并沒有他們的名字。可連父母都不是我們的家庭成員,誰還能是呢?但愿每個人能將自己的愛和柔情再多給父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