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個宰相叫王旦,自有一套觀缺點識人品的奇術,在位期間曾為朝廷舉薦過許多奇才,寇準就是其中之一。
寇準與王旦同朝為官,位居王旦之下,是深得皇帝信任的大臣之一。他性格耿直率真,為官公正清廉,學識和能力各方面都沒得說,就是有個喜歡打“小報告”的毛病,隔三差五就到皇帝那兒奏別人一本,尤其喜歡奏王旦的本。
有一次,王旦正和皇帝說寇準為人真誠坦率,將來可委以重任時,皇帝表現得很不理解:“你常為寇準說好話并鼎力舉薦他,寇準卻常在我面前說你的壞話。”王旦聽了皇帝講的那些細節后,愈加稱贊寇準。皇帝更是不解。王旦說:“我早就知道他在陛下面前告我的狀,今天知道了這些細節,我就更喜歡寇準了。因為他是如實陳述我的不足從不添油加醋,毫無丁點讒言。他實在是我糾錯的一面明鏡啊。”王旦誠懇地對皇帝說:“寇準經常和陛下說我的壞話,那是請陛下監督我改錯,說明他對皇帝的忠誠,這也是我鼎力舉薦他的原因。有寇準這樣的大臣是江山社稷之福呀。”皇帝聽后,開懷大笑道:“真是宰相肚里能撐船呀!”
后來寇準繼任宰相,知道這事后,在工作上更是盡職盡責,以報答王旦的舉薦和皇帝的信任。
“誰喜歡什么樣的朋友,誰就是什么樣的人”,王旦這種用善意揣度批評者的識人奇術,不僅是一種自身的修養,更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