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只送土特產
47歲的王洪生在湖南桂陽縣白水鄉工作了5年,當過鄉長和鄉黨委書記,他一心想再進一步,當上副縣長或副處級干部。但要提拔,鄉里的各項工作都要評為先進才有可能。
王洪生思來想去,找到一條捷徑:招待好上級領導。因為評先進要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前提是領導對自己有好印象,盛情招待他們是最有效的方法。
于是,王洪生在2011年3月1日立下規定:必須熱情接待上級來檢查工作的領導,包括工作人員,不僅要配備豐盛的飯菜和高檔煙酒,還要根據他們的不同級別送上土特產。
規定一出,大家立即照辦。上級領導下來檢查工作,吃飯時五六名鄉干部陪同,一頓飯得花費2000多元。臨走時,鄉干部會根據職位高低分別送上大包大包的農副產品。
這一招果然靈。一次縣委辦公室的干部來檢查工作,在收受了王洪生送的土特產后十分高興,寫了篇題為“發展特色農產品,農民收入大增”的調查材料,在全縣各鄉鎮轉發。王洪生看到后說:“這可是爭先創優最有價值的材料?!彼屴k公室干部寫了份總結材料,打算宣傳經驗。
材料寫好后,王洪生來到縣城,約見兩名縣里寫材料的干部。酒足飯飽,王洪生又送上幾包土特產,接著拿出寫好的那份材料,希望縣里給予重視。兩名干部翻了翻材料,表示一定盡力總結白水鄉的經驗。
不到半個月,桂陽縣委在簡報上通報了白水鄉黨員帶領農民致富的先進典型。下來考察的干部更多,王洪生喜不自禁,對檢查工作的干部一概熱情接待。
到了2011年底,上級對白水鄉的工作基本滿意,評選先進的希望增加。但有人告訴王洪生,計劃生育工作還需改進。王洪生馬上和其他干部商量,立即裝了一車土特產到桂陽縣及郴州市相關部門“公關”。
一年努力下來,白水鄉終于拿下了多項先進獎:“黨委學習型模范獎”“年底財稅目標考核獎”“綜合目標管理獎”等。王洪生離他的升遷目標仿佛又近了一步。
自評“先進獎”
可是好景不長,請客送禮的方法行不通了。2012年,上級發文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接待費用不許超標,對領導干部的接待堅持30元的工作餐,超標接待的單位不論工作多出色,一票否決,不得評先進。
但王洪生我行我素,堅持沿用以前的接待方法。他知道,之前的幾項“先進”榮譽是靠請客送禮得來的,要是不繼續維系關系,以后評先進就難了。
原來的接待方式僅僅堅持了三個月,鄉長就對王洪生說:“我們的接待金額已經超標了,三個月就把全年的接待經費花完了,怎么辦?”并建議他把來檢查工作的上級領導帶到食堂吃工作餐。王洪生擺了擺手說:“原來的規距不能改。如果改變原來的接待方式,誰還來我們這個窮鄉檢查工作,誰還會給我們評先進?”鄉長只好同意。
其實,超標準接待還遭到大多數干部的反對,認為這樣揮霍公款是為了王洪生個人的政績。每次接待了上級領導,財會室工作人員到酒店付款時,也只付每人30元的工作餐費,拒付超標費用。
王洪生知道,招待費超標被上級知道,不但評不了先進,還會被批評??伤址挪幌旅孀?,不愿改變過去的規矩。超出的經費誰來付,讓王洪生犯了難。
無奈之下,王洪生只好借公款來接待。開始時,只有在酒店超標吃喝的費用,王洪生才寫借條。漸漸地,凡是上級來人檢查工作,需要招待時,王洪生便親自到財會室借錢請客,到商店買高檔煙酒招待客人,沒錢就賒賬,再寫借條。
經常接待也讓他養成了壞習慣,離不開高檔煙酒。只要遇上接待,他就趁機大吃大喝,慢慢地開始公私不分,招待朋友甚至家里來了客人,他也到商店賒煙酒。
沒過多久,王洪生借的公款已經超過4萬元,財會室催他還錢。同時,賒賬的商店也開始催他還款,他僅煙酒欠賬就達到1.5萬元。
兩邊都在催,拿什么還錢?王洪生想到了“先進獎”,按照上級規定,每年完成任務評為先進的單位有一些獎勵。王洪生覺得,既然前一年評上了先進,今年照樣對上級請客送禮,肯定能再評上先進,就先預支一部分先進獎金。于是,他立馬找來白水鄉財政所所長胡鴻飛,問他能不能預支先進獎金,并承諾給他好處費。胡鴻飛因投資生意缺錢,當場允諾。
之后,王洪生以“2012年底財稅目標考核獎”的名義,讓胡鴻飛入賬,取出1.92萬元,分給胡鴻飛9200元,自己得了1萬元。
巧立名目騙“獎金”
王洪生本想把私分的錢拿來還公款,可轉念一想,眼下正是關鍵時刻,隨時都要花錢,這點錢遠遠不夠。王洪生又找到胡鴻飛,問能不能再想點辦法,胡鴻飛點了點頭。
隨后,胡鴻飛建議王洪生還可以領取“2012年綜合目標管理獎”,王洪生大筆一揮,在報告書上簽字,同意支付獎金1.76萬元。取出錢后,兩人平分。
此時,桂陽縣財政局將返回給白水鄉政府2011年底的耕地占用稅款7164元,撥付到了鄉財政所。為穩妥起見,王洪生要胡鴻飛打了張領取“計劃生育第二季度目標獎7164元”的收條。胡鴻飛取出錢后,自己得3164元,分給王洪生4000元。
不料,王洪生領取計劃生育獎的消息被管計劃生育的干部知道了。過去計劃生育獎計生干部都有份,這次得不到獎金,他們便開始“怠工”。王洪生很著急,要胡鴻飛想辦法給他們發獎金。胡鴻飛便虛開1.4萬元的發票報賬,但他只給計生干部發了7000元,剩下的錢則與王洪生平分。
2012年11月的一天,王洪生得知縣里要增加一個副縣長的名額,覺得機會來了,為了籌錢,他虛開了一張價值1.5萬元的發票,以領取年底獎的形式到鄉政府民政處領錢。
所有的獎都被提前提取了,王洪生編造了一個“文明獎”,到財會室報賬8000元。因為這錢來得快,別的干部也不好過問獲獎的事,王洪生便又以“生態鄉獎”“開墾田土擴大耕地獎”“推廣雜交水稻科技獎”等名義,一次次從鄉財政領取了上萬元的“獎金”。
如何繼續編造獎項,領取更多獎金,王洪生已黔驢技窮。這時,白水鄉衣錦還鄉的商人李忠林為白水鄉中心學校建設捐款3萬元。王洪生接過錢,表示將轉給學校。但一轉身,王洪生就寫成縣政府獎勵“白水鄉文化活動”的經費,并將錢裝進了自己腰包。
有了錢,王洪生底氣足了,除了自己揮霍外,他還經常到縣委有關部門為白水鄉評先進和自己升職拉票。知情人透露,在一次縣委會議中,曾有干部提名讓王洪生當副縣長。
也正是這次提名引起了白水鄉一些干部的反對,有人揭發他搞“假先進”,自立名目領取所謂的“獎金”。
檢察機關接到舉報后,立即組織調查,確認王洪生犯貪污罪。王洪生的同伙胡鴻飛,也因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