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業教育要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根據,培養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潛質的生產經營管理者。結合專業特點和課程改革需求與生產實踐、高新技術和科研課題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具有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并進一步滿足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課程改革;創業教育;實踐
創業教育的發展必須立足于比較長遠的總體目標要求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根據,培養具有自主創業能力的科技勞動者。在社會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必須進行相關創業教育為內容的課程改革和教育實踐,并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之中。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創業人才。
1 教學內容以培養創業教育為主
要求學生具備機電專業相關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具備現代化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質量服務意識等方面綜合素質。在各專業課程改革中增加創業教育內容和理念,在各教學環節之中要注重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管理能力培養。讓學生參與到企業設備的安裝、工藝調試、產品試制全過程,適應非定型產品的生產和開發設計。在專業課程改革中反映出專業學科的思想情操,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
2 通過崗位能力和管理知識開展創業教育培養
2.1 創業教育的崗位能力培養
規范創業教育培養的科學性,在管理中堅持創業為本,切實滿足學生終身創業發展的需要。在課程改革中滲透崗位工作的行為內容。
創業教育培養的理念、內容和方法體現在自編教材中。積極探索符合地區企業實際的培養途徑:①數控加工技術頂崗實踐,培養創業教育應用型人才。讓學生參加單位新設備的安裝、調試、開發等工作。②自動化控制技術掛職實踐,采取掛職鍛煉的方式,拓展機電控制技術領域視野,提高管理能力。③機械制造技術現場管理,培養學生創業職業崗位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各項專業技能等得到了綜合運用,真正培養創業型人才。
2.2 創業教育的管理系統知識培養
要具備創業教育應該具有管理系統知識,它不僅要有思維能力,預見能力,應變能力,創造能力,分析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駕馭市場的能力和決策能力,還要掌握競爭本領,經營方略,管理訣竅,理財要領,談判技巧等藝術,這些都是大學生創業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和管理要求。能夠將自己的決策意圖變為團隊目標,執行中難免會遇到種種阻力需要創業者創造性的執行,并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完成生產任務,提高生產效率和企業產品質量等。
3 結合課題模式培養創業能力
3.1 課題直接產生于生產的創業培養
把創業教育引入實踐中,結合就業崗位和頂崗實踐,培養創業性應用型人才。通過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掌握市場行情,組織學生深入企業,參加市場考察,進一步拓寬思路,開闊眼界。讓創業學生參加機電類企業新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從引進設備資料的翻譯開始,參與設備的安裝、工藝調試、產品試制、產品開發的全過程。為學生創造一個能夠感受現代企業技術訓練環境下的合作教育模式。課題直接產生于生產并應具有綜合性,以達到綜合訓練目的和實踐教學效果,培養學生機電崗位創業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體驗了機電產品工程設計和生產工藝的全過程,強化工藝技能培養。機電專業技能將得到了綜合運用,真正培養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機電類創業型技能型人才。
3.2 實行自主選題培養創業能力
結合企業生產現場問題進行工藝分析、技術改造、設計創新等,實行自主選題。給學生更充分的主動權,調動其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倡師生平等研討,通過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等指導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合作精神、創業能力和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個性優勢。在機電專業設計過程中,我們始終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深入到生產創新中去,掌握第一手資料,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
3.3 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培養創業能力
結合利用學校現有或在建的實驗、實習基地以及各種科研單位,通過開設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或實習項目,讓學生去具體觀察、進行試驗、參與技改等,為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同時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學生創業教育題目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密切結合,并在畢業設計時選擇相應課題作進一步研究,既涉及創新創業教育,又涉及試驗研究,符合機電專業的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學”和“研”的創業能力。例如參與自動送料裝車控制系統的項目研制等。教學中滲透創業教育,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進程中,在教學中采用案例研究、混合討論、模擬創業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熟悉創業過程,結合具體案例,分組討論,開拓思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創業創造條件,滿足現代社會創業需求多樣化的要求。
4 重視創業教育中學生創業能力培養
4.1 管理模式保證學生創業能力培養
加強機電專業的過程管理,使機電專業生創業能力培養取得預期效果。機電專業學生在專業學習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完成得如何,均直接影響機電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的提高。
要分階段對機電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進行控制,實行目標管理。要求學生按計劃、分階段給出創業能力培養成果,制定科學的評估體系,注重學生在資料收集、文獻檢索、方案認證、數據處理、工程制圖、技術實施、生產組織和技術管理等環節中的綜合能力、創業管理能力的考核和評估。
針對性地模擬與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通過問題的分析,訓練學生分析歸納事物的能力。從實際出發開拓學生思維,通過提出的新思路調動學生創業設計的積極性,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及不同的問題對學生采取不同的創業教育。
4.2 聯合指導保證學生創業能力培養。
培養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校內創業和校外創業實踐能力,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踐、實訓中心等資源,開展生產經營性活動。一方面鼓勵教師走出校園進行創業鍛煉,使具備相應資格的教師能盡快上崗并快速地參與到對學生的創業管理中去。建立創業教育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和創業教育任職的績效管理和評估監督體系。
另一方面引進企業高級管理技術人才,通過學校與企業聯合指導,培育學生參與企業工藝與產品設計能力和培養創業學生的生產經營管理能力等。幫助學生轉變創業觀念,引導學生自主創業。積極推動創業教育的進程,拓寬工業化企業人才的流動,使創業型人才培養得到健康、持久的發展,適應工業社會的發展需求,促進教育與經濟共同發展,形成良好的循環機制4.3 營造創業環境保證學生創業能力培養
營造創業環境,使學校的各種活動成為創業教育的有效載體,引導各類社團組織圍繞創業教育這一主題開展,如開展機電小作坊,PLC控制機器人,機械科技作品競賽等。
創業能力的培養要求機電專業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結合機電行業生產的特點和機電行業自身的特色,積極思考實現機電類行業管理創業。結合科學的進步,構思新的生產模式,靈活地作出科學的判斷和分析,尋求新的工業經濟的增長點,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業教育的作用,圍繞工業經濟產業化進程,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實現地方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5 結束語
創業教育是現代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強各類課程的課程改革,面向學生的就業需求和自主創業指向,立足于地區經濟需求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圍繞地方工業經濟產業化進程,尋求地方工業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參考文獻】
[1]吳江賢.自動送料裝車模擬板研制[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7(2).
[2]吳江賢.職業教育與班組長培養[J].成人教育,2004(3).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