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環評中關于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案例芻議
【摘 要】環境保護是人們現在非常關注的問題,國家在發展經濟的時候,通常都是以犧牲環境作為前提的,這樣就導致環境被破壞的非常嚴重。規劃環評中關于環境保護是為了更好的解決人們日益破壞的環境問題,還有正在潛在破壞的環境問題。鑒于此,討論規劃環評中關于環境保護的對策措施是為了更好的實現人和環境和諧共處的關系,同時也是為了持續保證地發展社會經濟。對環境的保護措施可以從多方面來入手執行,這樣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和防范環境不遭受破壞。
【關鍵詞】環境保護;對策措施;規劃環評;案例芻議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城市文明也在進步。 目前,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也相對提高,環境保護的理念已經形成,但是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以灰塵、噪聲、廢棄物和水源、空氣等為代表的環境污染日益突出,其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引起了諸多學者和環保者的注意,因此,加強環境保護是城市化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
1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1.1 依靠宣傳活動
規劃環評中關于環境保護對策的工作包含的范圍面極其的廣泛,首先我們不僅僅要保護自然界的生物,而且還要保護自然界的有效資源。規劃環評中的環境保護其最重要的是為了有效的治理人類在快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有效的資源過度開采和浪費,現有的國家政策和立法對資源尚沒有形成有效的保護措施。規劃環評中對環境保護措施理念需要經過不斷的宣傳和導向,慢慢的增加人們的行為意識和環保理念,只有通過這種方法人類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關注這個問題。因為環境問題是一種積累問題,屬于經過長期的破壞才能有所影響,一旦產生影響很難治理和防范。規劃環評中的環境保護先要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因為環境保護措施不僅僅會影響下一代子孫的生活健康成長,更重要的是影響千千萬萬的人后續的生活。鑒于此,為了使經濟變為可持續可發展的進步,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規劃環評中的環境保護措施。
1.2 依靠日常行為規范
對于規劃環評中的環境保護措施而言,不能簡單的依靠國家的行政政策,人類的日常行為規范也是極其重要的,約束人類的不良行為也是環境保護措施的一種有效手段。一般來說,在人類的正常生活中,要以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不毀壞綠色植被,自覺的保護環境和有限的資源。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水資源是非常寶貴的,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但水資源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充分的利用現有的水資源,爭取每人少浪費;電池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電池的分解一般需要十幾年甚至是幾百年,所以我們要對電池污染進行有效的處理和銷毀;塑料袋是人類平時最常見的,一般來說塑料袋的分解需要幾百年,可以開發一種可降解的塑料袋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護環境。
1.3 依靠環境保護意識
在規劃環境保護措施上,環境保護措施的意識是相當重要的,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修養道德。一個人的這些品質是與人的正常生活環境離不開的,同時也受教訓水平的影響。因此,在提高規劃環境保護意識時,可以從教育入手,從小教育子女形成對環境的保護的意識。這樣做不僅可以使人們更加的了解環境保護措施的重要性,也會讓人不知不覺的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應對措施和環境保護的陣營中。
1.4 依靠政府規定
政府的有效措施和法則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來說需要政府部門制定與環境相關的法則和有效的措施,人們的意識雖然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其高,但是政府的約束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進行經濟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的政策下,為了圖發展,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一旦環境被污染和破壞以后,一定程度上會對人類生活的環境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這種影響持續,導致不可逆的結果這時人們才發現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已經為時已晚。環境保護措施一定要依靠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這樣才能使得環境保護真正意義上稱為一種約束一種方法。
2 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
2.1 保護機構的建立和執行
保護機構的建設和執行是有效的改善環境保護管理的最為基礎設施。環境保護部門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支撐、并且對環境意識宣教支撐和環境保護措施的支撐,是對環境保護進行合理改善的有效途徑。保護機構的建設和執行特別是在環境信息能力較弱的城市中是最為明顯的,并且環境保護人員的工作展開也需要環境保護機構的支持,進行合理規劃環境信息管理機制和創新環境信息管理體制,是最為有效整合網絡資源、數據資源、應用資源、信息資源和服務資源,形成統一協調的環境信息基礎支撐體系,奠定堅實的環境信息基礎能力,實現環境信息的統一管理、統一發布和共享,實現環境政務業務協同化、環境管理現代化、綜合決策科學化和環境服務信息化。
2.2 完善環境管理體制
根據區域生態系統管理模式,逐步理順職責分工,加強協調,整個環境監督。建立和完善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在監管制度環境收費單位。國家要加強指導,地方環保工作的支持和監督,改善區域環境監管機構,協調省環境保護,監督檢查的環境問題。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區域環境質量管理,環境行為和環境工作的下一階段政府監管的重點單位,并建立相應的環境保護監督機制。
2.3 加強環境監管制度
實施的排放許可證制度,禁止無證或超總污水。充分的展示和生態工程評價。根據經濟結構調整,完善強制淘汰制度,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制定和調整的污染企業和落后生產能力,強制淘汰工藝,設備和產品目錄。強化限期治理制度,實施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對不能穩定達標或超總量,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令停止生產整頓。提高環境監管制度,加強執法檢查現場。
3 案例芻議
3.1 案例一:樹木的過度采伐
現在環境毀壞程度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的趨勢,人類的過度采伐,導致大片的樹木流失,如果對樹木的采伐這種需要是必須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對這些采伐的樹木進行更充分的利用,一般來說采伐樹木時會產生大量的樹枝,采伐工人會將這些樹枝扔掉,如果我們進行充分的合理利用這些樹枝,就會很大程度上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而達到減少樹木資源的浪費。并且要廣泛的植樹,對樹木進行采伐后要對樹木進行植樹,才能彌補采伐的過失,這樣做不僅可以保護樹木的周圍的土壤,也可以防止土壤的沙漠化。
3.2 案例二:瀕危物種的流失
瀕危物種的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人類的無休止的索取。例如熊貓、黃菠蘿、老虎、紅松等國家規定的瀕危物種的幾乎要滅絕,這些瀕危物種的保護要尤為引起人們的關注,實行有效的保護措施是對瀕危物種的流失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野生動物和樹種也要加強力度禁止捕殺和濫砍濫伐,以防物種流失和樹木的減少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的的破壞導致生態威脅。
3.3 案例三:水資源的浪費
水資源的浪費是一個老話長談的話題,也是這么多年尚未解決的問題,保證原有的水資源流失和治理是環境保護措施的最基本的任務。水資源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是一種不可循環再生的資源,是一種一旦用光就不會存在的資源。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水資源的浪費是不可想象的,成百噸成萬噸的水資源被浪費掉。所以對水資源要有計劃有安排的統一進行和管理,設計合理的用水體系和用水策略,對被污染的水資源進行凈化,推廣更為高效、更為健康、更為清潔、更高技術,控制和治理水污染的問題。使得大部分地區不再出現用水難的問題。
3.4 案例四:煤炭資源的浪費
煤炭資源可以結合各地區自身經濟發展的特點,通過改進作業機械和改變作業方式來減少集材作業對環境本身的影響。對采集煤炭和利用煤炭資源的機械設備上的選擇更高效率的利用。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煤炭資源是功不可沒的,正式因為煤炭資源才有了現在社會這么繁榮的景象,現在我們已經找到可以替換煤炭資源的有效方法和措施,這些措施都能減少對煤炭資源的過度開采所帶來的生態環境的影響。
4 結束語
在規劃環評中對環境保護措施的問題討論上其實就是再討論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自然環境保護的關系上的問題。鑒于此,調節經濟發展和資源的合力利用,在矛盾中尋求解決辦法,從本質上提高和改善人類的生活水平,并且是在不對環境進行破壞和污染的前提下,實現促進城市、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立珊,裴順寧,陳義明.淺析公路環境的保護[J].商品與質量,2009(S5).
[2]項京華.論公路設計中的環境保護措施[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8).
[3]谷志勇.公路環境保護與環境影響評價[J].山西建筑,2007(21).
[責任編輯: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