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召開2014年型號工作視頻會,系統總結2013年型號科研生產工作,并對全面完成2014年型號科研生產任務作出部署。2014年計劃完成14次宇航發射任務。(航訊)

1月 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載人航天空間交會對接工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在本次大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分別獲得4項獎勵。(航訊)
2月10日晚,CCTV2013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中國載人航天英雄集體獲2013年度感動中國年度致敬群體獎,首飛航天員楊利偉,神舟六號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神舟十號),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神舟九號),神舟九號航天員劉旺,神舟十號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出席頒獎盛典。
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作為航天英雄的代表接受“感動中國”的敬意并致辭,楊利偉說:“感謝全國人民的關懷和鼓勵,中國載人航天科技界將再接再厲,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責任擔當,在太空中展示中國人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實現中國的航天夢。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最后,全體航天英雄代表以莊重的軍禮感謝全國人民對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關懷和支持。(杭文)
1月17日,國防科工局公布“2013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評選結果。中國航天有四件大事入選,分別是:嫦娥三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和月面自動巡視勘察;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家重大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首星成功發射并投入使用;我國首個固體機動小型運載火箭“快舟”發射成功。
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自2003年起,至今已評出11屆。(杭文)
近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多源全球遙感數據采集處理和綜合服務平臺”項目在京啟動。該項目由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用戶總體單位承擔。
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專門用于促進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的政府專項基金。該項目的研制目標是構建一個由北京運管中心、南美固定服務節點、船載移動服務節點組成的全球遙感數據采集處理和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并開展應用示范。項目的實施將有利于探索我國開拓遙感衛星國際市場的新途徑,對后續遙感業務的開發起到有力支撐和促進作用。(航訊)
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研制的雙圓錐掃描紅外地球敏感器通過在軌試驗評估總結評審。該敏感器經過一年多的在軌“考驗”,各項指標參數滿足任務要求,在新技術驗證衛星上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新一代圓錐紅外地球敏感器即將登上航天“大舞臺”。
雙圓錐掃描紅外地球敏感器可應用于衛星自主導航系統,能夠有效提高衛星在軌的自主性。實現衛星的自主導航,有利于減輕地面測控負擔、降低衛星運行費用、提高衛星的生存能力、擴展衛星的應用潛力和應用程度,以適應未來多型號衛星任務發展和衛星組網的需要,對于我國航天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杭文)
日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北京11所設計的長征五號芯二級氫氧膨脹循環發動機,完成了首臺雙機模態及振動考核試驗。
雙機模態及振動試驗充分驗證了發動機對火箭一級飛行狀態的動力學環境適應性,及發動機產品工作狀態的環境適應性,是首飛前的重要考核環節。試驗結果表明發動機結構設計合理、可靠性高,能夠滿足飛行環境要求,為交付首飛奠定了重要基礎。(杭文)
近日,載人航天工程貨運飛船推進分系統首次全系統方案熱試車獲得成功。此次試車目的是為考核系統的推進功能、推進劑補加功能以及兩個子系統融合使用功能。
試車程序包含發動機點火程序和推進劑補加程序,發動機點火程序分別模擬貨運飛船在軌工作時變軌、交會對接、姿態控制及離軌等工作模式。試車過程中,系統壓力穩定,發動機、貯箱等組件工作正常,獲取了發動機點火和推進劑補加過程中系統性能參數,驗證了系統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航訊)
近期,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與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簡稱俄技集團)簽署合作紀要,雙方將在智慧城市、電子技術、民用發動機技術、復合材料以及光電技術等6個領域開展33個具體項目的合作。
此次簽署的合作紀要,將成為雙方企業下一步深化合作的指南,兩家企業將按照兩國領導人的期望深入開展合作。(航訊)
近期,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劉丹、三院張紅文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國青年科技獎是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于1987年共同設立并組織實施,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旨在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表彰獎勵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取得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人數不超過100名,本屆共有99人獲獎。(航訊)
1月9日~10日,國際空間探索論壇(ISEF)暨國際宇航科學院(IAA)航天局長峰會在美國華盛頓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許達哲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等出席會議。中國代表團通過論壇和峰會傳播了中國的聲音,向國際同行介紹了中國在空間領域國際合作的態度和政策。
本屆ISEF由美國國務院主辦,來自中、美、俄、歐、日、印、加等3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300名航天官員和專家參與。與會代表圍繞“空間探索的國家政策與公眾支持”、“空間探索與開發的戰略與共享目標”以及“和平利用與探索外空的國際合作”三個主題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討論。許達哲局長代表中方在三場主題研討均進行了發言,闡述了中國航天和平、科學、創新和開放發展的立場,表示中方愿積極參與全球空間探索規劃的制定,加強航天國際合作。
IAA航天局長峰會圍繞“國際合作的重要性”、“空間站”、“低軌道及以遠的空間探索”以及“空間探索的收益”等四個主題進行了圓桌討論。許達哲局長代表中方參加了第三個主題的圓桌討論,介紹了中國航天的最新成就,闡述了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方面的發展戰略,表達了中方愿與各國加強空間領域合作的原則立場。(航訊)
1月19日,由中華兒女報刊社、新華每日電訊社、人民網、新華網、中國青年網等聯合主辦的“激揚民族力量——2013中華兒女年度人物”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嫦娥三號青年團隊榮獲“年度人物”榮譽稱號。(航訊)
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和以色列英飛尼迪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以推進航天科工和以色列經濟合作為使命的航天英飛咨詢有限公司1月7日正式成立。
航天英飛將成為推進航天科工與以色列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推進雙方在智慧城市、醫療設備、IT和通信、清潔能源、安防技術、現代農業和新材料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