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丹,胡 敏,王向東
(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52)
目前正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時期,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各地成立了各種辦學形式的高職院校。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以講授為主要特征的學科式教師已經不適應高職教育的需求。為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各種技能,高職院校聘用了兼職教師,這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門的認可和推廣。但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和明顯,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對于加強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學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育部辦公廳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意見》(教高廳[2002]5 號)文件中明確指出:“聘任兼職教師是改善學校師資結構、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有效途徑,各高職高專院校要結合實際,加強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
高職院校聘請兼職教師有利于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實現校企雙贏;可強化實踐教學,解決高職教育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有利于彌補高職教師數量的不足,改善教師隊伍結構;有利于節約教學資源,提高辦學效益。
從20 世紀80 年代起,我國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開始在高等教育中出現,在20 世紀90 年代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到目前為止,兼職教師已經成為我國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1]。近幾年我國高職院校教師的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中國高職院校專職、兼職教師的變化情況
(1)成員來源廣泛。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來源可包括學校教師、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相關人員、退休人員、企業技術管理人員等;(2)流動性大。多數兼職教師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本職工作或其他因素與兼職教學任務發生沖突是兼職教師流動性大的主要原因;(3)教學水平良莠不齊。兼職教師大多實踐經驗豐富、實踐技能強,但同時多數兼職教師因為沒有在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方法技能等方面受過專業培訓,從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4)職業認同感強。兼職教師大多實踐技能強,工作在一線,對職業較為認同,很容易把自己對職業的感性認識以及一些工作實例講給學生聽,同時也把自己對職業的理解和熱愛之情傳遞給學生。
目前看來,大多數高職院校更專注于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而忽略了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在對兼職教師的遴選、聘請、培養、使用、管理和人文關懷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1)人才信息平臺的缺失導致兼職教師選聘難。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涵蓋面逐漸擴大,由于相關人才信息平臺的缺失,導致選聘渠道不通暢,客觀上給兼職教師的選聘造成了較大的困難。目前高職院校普遍采用的是建立在“熟人關系”基礎上的聘請方式,這很難保證兼職教師的教學質量。
(2)院校配套制度不完善導致兼職教師管理難。由于兼職教師具有臨時性、流動性的特點,使得規范管理存在困難,很多院校在使用兼職教師的過程中,存在著“重使用、輕培訓與考核”的問題。
(3)缺乏有效的激勵措施和足夠的人文關懷。高職院校對兼職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的需求缺乏關注和思考,缺乏有關兼職教師發展的激勵措施,對兼職教師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所需要的教學條件、教學資源、教學指導等缺乏足夠的考慮。
國家政策鼓勵高職院校聘請兼職教師,如《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制定和完善職業教育兼職教師聘用政策,支持職業院校面向社會聘用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但是迄今為止并沒有兼職教師管理方面的相關規范出臺。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相關法律文件中補充和完善關于兼職教師聘用的相關規定,以法律形式明確兼職教師的主體條件、認定與聘任方式及供需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兼職教師的聘用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系部首先要根據專業教學、科研需求,擇優推薦預備人選,由教務、人事部門審核,同系部對聘任教師進行考核,由主管院長審定,簽訂協議,以保證兼職教師的質量和水平。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還應制定相應政策,對兼職教師的聘任年限、待遇酬金、人員編制、經費來源等進行規范。
這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各高職院校間要加強合作,互通有無,更要與各行業建立密切聯系,隨時掌握、了解各專業師資人才信息。對人才信息庫要定期更新、動態管理,以期建立一支來源相對穩定的動態兼職教師隊伍。
通過培訓班、講座、教研活動、專兼職教師結對子等形式,對兼職教師開展培訓培養工作。培訓培養主要內容包括教育教學規律及方法技巧、教育心理學知識、學校教學工作管理規范及相關規章制度、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標等,不斷提高兼職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此外,還要建立學生、專職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兼職教師本人相結合的四位一體的教學評價體系。
一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激勵機制,遵循“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提高兼職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二是對責任心強、教學水平高、教學質量好的兼職教師進行獎勵和表彰,以此增強他們的責任感與事業心。積極、妥善處理專職與兼職教師的關系,加強對兼職教師的人文關懷。多與兼職教師溝通交流,在業務上給予他們指導,生活上給予他們關心,主動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并重視、傾聽他們對學校發展與改革的意見或建議,讓兼職教師感受到自己同樣受到尊重與認可,從而更扎實地做好兼職工作。
[1]胡長效,孫科.五年制高職院校聘任兼職教師的現狀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7(10):49-50.
[2]楊京樓,申小軍,陳新.關于高職院校兼職教師聘任及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