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濮陽市衛生學校,河南 濮陽 457000)
在藥理學教學中,抗心律失常藥內容抽象、難以理解,是教師教的難點、學生學的難點。在分析教材內容、理清教學思路的基礎上,通過有針對性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更好地增強學生對抗心律失常藥的理解和記憶。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本章(節)教材內容的分析及板書設計做如下介紹。
在此可采用圖文式板書來顯示心肌細胞的靜息電位(RP)和動作電位(AP);工作細胞與自律細胞;快反應細胞與慢反應細胞。該板書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直觀明了、對比鮮明,教師可以邊畫邊講,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回顧生理學知識,另一方面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并為學生學好心肌細胞電生理特性奠定基礎。板書設計如下。
一、心肌電生理簡介
(一)心肌細胞膜電位
1、靜息電位(RP): K+外流 心肌細胞膜內為-90mv
2、動作電位(AP):
(1)工作細胞(無4相自動除極) (2)自律細胞(具有4相自動除極)
在此可采用提綱式板書來顯示心肌細胞的自律性、傳導性及有效不應期,并由此推導出降低自律性、改變傳導速度對心肌細胞離子流動的影響。該板書提綱挈領、簡明扼要、條理清晰,既鞏固了學生的生理學知識,又為后面講解抗心律失常藥的作用機制做好了鋪墊。板書設計如下。
(二)心肌細胞電生理特性
在此可采用線索式與版圖式相結合的板書形式,線索式板書用精煉的文字配上箭頭示意,條理清晰,因果分明;版圖式板書在正常沖動傳導的基礎上來講解折返激動的形成,既直觀形象,又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更有助于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板書設計如下。
二、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在此可采用提綱式與版圖式相結合的板書方式,提綱式板書用來顯示藥物的基本作用(降低自律性、改變傳導速度、延長有效不應期),可用改變字體顏色或下劃線來表示;版圖式板書可在單向傳導阻滯圖的基礎上,顯示傳導速度的改變導致折返激動的消除。該部分內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可在教師的啟發下推導出抗心律失常藥的作用,并與前面心肌細胞電生理特性內容相對照。這樣既可減少板書的內容,又能引導學生聯系前面的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達到前后呼應、再現知識、加深理解、強化記憶的教學效果。板書設計如下。
三、抗心律失常藥的基本作用
該部分內容可采用列表式板書,既對抗心律失常藥進行綜合歸納提煉,又對不同類的抗心律失常藥進行對比,簡明扼要,一目了然,一方面突出了重點、關鍵點,另一方面可讓學生形成對比記憶。板書設計如下。
四、常用抗心律失常藥比較(見表1)
表1 常用抗心律失常藥的比較
該部分內容可采用提綱式板書,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在講解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時與藥物藥理作用相聯系,并且可推導出藥物的禁忌證及用藥的注意事項。這樣,便于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并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板書設計如下。
五、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二)用藥注意事項
1根據原發病及心律失常的類型選擇藥物
2不輕易聯合用藥
3警惕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
筆者認為設計好本章(節)板書的關鍵有兩點:一是要突破教學難點,理解心肌細胞電生理特性是以心肌細胞內外3種離子(Na+、K+、Ca2+)跨膜流動為基礎,而抗心律失常藥通過直接或間接影響這3種離子(Na+、K+、Ca2+)跨膜流動來發揮作用;二是要吃透教材,理清教學思路,明白本次課內容前后的內在關聯,認識到“抗心律失常藥的基本作用”這一內容起著上下銜接及核心點的作用??剐穆墒СK幍膬仍诼撓狄妶D1。
圖1 抗心律失常藥的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