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家清 趙磊(天津股權交易所,天津300457)
天交所 天津造
◎ 韓家清 趙磊(天津股權交易所,天津300457)
翻開中國證券市場的歷史,天津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名字。在100年前,證券交易所就已經出現在天津這個北方重要的商埠和金融中心。
100年的變遷,天津的證券市場幾度沉浮。誕生、興盛、衰退、滅亡,再到重生......幾經輪回后,100年后的天津,因為天津股權交易所的到來,再次迎來證券市場的曙光。
早期的天津金融業發達,票號、錢莊、銀行等金融機構眾多,這些金融機構對天津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良好的金融業氛圍也讓天津成為較早成立證券交易所的城市之一。
在如今的和平區承德道與解放北路交口附近,曾經有一座建筑叫六國大飯店,1976年唐山大地震被毀。這座建筑在天津的證券歷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天津歷史上四次證券交易所其中有三次就設在這里。
早在1921年,天津就成立了證券物品交易所。當時的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資本200多萬元,分為10萬多股,由天津和上海兩地籌資,先是買賣公債,然后增加了股票交易,曾興盛一時。
1945年1月,天津銀行業公會組建的華北有價證券交易所設立在六國大飯店內。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有23種,實際成交較多的有啟新洋灰、開灤礦務公司、東亞毛呢公司等六、七家公司股票,一年多后被停業清理。1948年3月14日,天津證券交易所在六國大飯店重新開業。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同年5月,新中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天津證券交易所開業,于1953年關閉。六國大飯店結束了它最光輝的歷史。
六國大飯店所坐落的解放北路,如今仍保留著當年的基本風貌。這條曾被譽為“中國華爾街”的街道當年吸引了許多外國銀行,形成了華北地區的金融中心。現在的解放北路不僅在向路人訴說著歷史,而且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大好形勢下,逐步重現“中國華爾街”的風采。
天津,這個曾經的金融重鎮,如今正在大好的歷史機遇下,在私募股權基金、融資租賃、外匯管理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等領域突飛猛進,走在當下中國金融創新的前沿。以東疆保稅港區為代表的融資租賃業、以中新天津生態城為代表的外匯資本金意愿結匯管理改革和以天津股權交易所為代表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已經成為天津金融改革創新的路標,帶領天津重振金融業的雄風。

尤其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天津已經進行了多年嘗試。天交所的誕生和發展,不僅僅帶動了天津金融業的發展,更直接帶動了整個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熱潮,成為天津金融改革創新一張閃亮的“名片”。
改革開放以來,天津港口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進入新世紀,天津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尤其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之后,在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帶動下,天津邁向了新的歷史舞臺。
就在前不久,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北京的部分核心資源有向天津進行遷移的趨勢,天津再次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在產業結構需要調整和發展方式需要轉變的當下,如何盡快提高現代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成為天津當下的首要課題。這其中,金融業,尤其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又是重中之重。
20多年前,在1993年3月8日的天津市政府《政務參考》特刊第三期上,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增曾經發表了《發展天津股票市場可分為三步進行》的文章,提出了天津應爭取開辦類似美國納斯達克的全國性的股票柜臺交易市場的建議,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提出柜臺交易市場的文章。
如今,當年學者的建議正在逐步變成現實。天津股權交易所在2008年的出現和這5年多來的快速健康發展,彌補了天津在中國證券市場中的尷尬與空白。
李文增認為,在天津建立全國性第三板市場,是新世紀新階段天津與時俱進,加快北方經濟中心建設的必然選擇,也是唯一的現實選擇。天津股權交易所已經進行了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權掛牌交易的實踐探索,這使得天津已經擁有了全國性證券第三板市場的建設資源。
目前,天交所市場400多家掛牌企業覆蓋全國28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已經成為一家全國性的場外交易市場。天交所的出現,帶給了天津這座傳統工業城市更多新的可能和希望。
天津需要一家交易所,這不僅僅是天津金融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天津20多萬家中小企業的呼喚。

關于天津企業上市有這樣一則故事: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天津曾經是中國自主品牌轎車的象征,天津人用自己的工業基礎優勢打造了一個響徹全國的自主轎車品牌,憑借性價比和便捷性在市場中取得了很高的占有率。在企業發展的鼎盛時期,產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就在這時,有人建議這家企業上市融資,利用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平臺。然而,與企業相關的決策者卻不以為然,認為產品的銷量那么好,沒有必要稀釋股權。
可市場不等人,隨著國內其他自主品牌轎車的崛起,尤其是民營自主品牌來勢洶洶,這家企業最終錯過了最佳上市時機。后來,這家企業在1999年實現了上市,但市場占有率已經被侵占大半,3年后被收購。如今的這個品牌在某種意義上,更像是20年前天津工業的象征,而非當今消費者購買自主品牌轎車的首選。
這曾經是天津企業家思維的典型代表:小富即安、敝帚自珍。如果說這樣的思維出現在改革開放第10年、第20年的時候還可以理解的話。那么,在改革開放36年后的今天,天津的資本市場確實需要做些什么。
好在,天交所來了。
天交所誕生于天津濱海新區,經過5年多的健康快速發展之后,帶給天津的不僅是一個個重要的金融改革創新成果,更大的意義在于:為天津的企業在“家門口”營造了資本市場的環境和氛圍,用五年多的時間,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天津企業家的觀念和思維。
天津企業家所見到的是,天交所在五年多以來的不斷成長,一家家外地企業踴躍到天交所掛牌融資,走上規范發展的良性軌道,從而提升了企業的品牌知名度,擴展了企業的視野。
也許,當年他們并沒有注意到這個就在自己身邊的平臺,但如今,這個生機勃勃的市場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培育了400多家中小微企業成長。天津的企業家們,已經無法忽視天交所的存在。他們的資本意識,正在覺醒。
在2013年之前,天交所的業務范圍主要分布在全國其他省市,天津掛牌企業數量始終難以明顯增加。但從2013年開始,隨著天交所加大天津市場開發力度,并且天津中小企業家的觀念逐漸發生改變,天交所市場內天津掛牌企業出現了迅猛增長。
從2008年開始營業至2012年底,天交所市場共吸引了13家天津掛牌企業,而2013年一年,天津掛牌企業就增加了11家。2014年伊始,前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有1家天津企業掛牌。至此,天津市掛牌企業累計數量已達25家。
在天津區域市場快速成長的背后,不僅僅是企業家觀念的改變,還有來自天津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對企業的引導。
今年2月28日,天津市河北區首家企業在天交所掛牌。至此,天津市內六區和環城四區都實現了有區內企業掛牌天交所?!昂颖眳^委區政府不斷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環境,促進區內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為中小企業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促進經濟長足發展?!焙颖眳^副區長金強如是說。
天交所的出現讓他第一次感覺到資本市場距離河北區是如此之近。“首家企業在天交所掛牌開辟了我區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解決融資問題的新途徑,為區內中小企業快速和可持續發展帶來引領示范作用,也標志著全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不僅是河北區因為天交所實現了資本市場的突破,天津市東麗區更是把天交所留在了身邊。2月底,天交所東麗運營中心正式揭牌運營,東麗區的中小微企業將在“家門口”享受到天交所的貼身金融服務。
東麗區副區長張洪寶表示,“我們之前派了相關人員去天交所福建和廣東的運營中心進行參觀學習,回來后感觸很深。經過多年發展,天交所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已經明顯顯現。現在的天交所已經‘走出天津,面向全國’,因此,東麗區決定與天交所合作。”
無獨有偶,在天交所東麗運營中心揭牌運營的同時,北辰運營中心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憑借北辰融資超市的良好基礎,天交所北辰運營中心的揭牌指日可待。
除此之外,西青區、津南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和平區,薊縣等天津市各區縣政府相關部門都已經給予天交所相當高的重視。
中國證券市場已經運行了20多年,登陸A股的天津上市公司有40家左右,這個數量僅僅與國內經濟發達的縣級市相當。上市公司數量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缺少資本市場的氛圍和環境是重要原因之一。
天交所,這個從天津走出來的公司制交易所,在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闖出了一片天地。如今,正在用國內領先的運營經驗和巨大的資源優勢反哺天津,反哺這個昔日的金融中心,準備續寫天津證券業發展的歷史。
天津市金融工委副書記王平曾多次表示,要鼓勵企業走入資本市場,擴寬融資渠道。圍繞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科技小巨人企業和其他民營企業赴天交所掛牌。
在前不久召開的2014年天津金融重點工作推動會上,明確了要圍繞發揮要素在市場中的決定性作用,天津市將繼續激勵企業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重點推動企業采取首發、借殼、分拆等方式實現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推進中小企業在場外交易市場掛牌交易,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支持天津股權交易所發展壯大。
天津這片中國北方的沃土如今正在煥發新的生機與動力。在這生機與動力中,天交所將扮演重要的角色,發揮重要的作用,就像引領中國場外交易市場建設一樣,做好天津金融改革創新排頭兵,為天津廣大中小微企業做好金融服務,重振天津金融中心風采同樣是天交所的歷史使命。
(第一作者為天津股權交易所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