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知道我粉安妮斯頓,某日拿一則軼聞@我:安妮斯頓8月搭乘英航班機,航空公司貼心提醒說,她前夫的新歡朱莉也訂了同班機的頭等艙,于是,安妮斯頓改了航班。“好小氣的前妻哦,哪里能比咱們中國的前妻,徐志摩前妻張幼儀,張學良前妻于鳳至,個個都甩你家安妮斯頓幾條街!”
聽說過,都聽說過,張幼儀在前夫去世后還養他全家甚至還貼錢給他的遺孀陸小曼,于鳳至待趙四小姐情同姐妹,倆前妻都拼了老命掙錢周濟前夫,可是,咱能不能別拿這些非正常人類出來說事兒啊。
憤憤不平是因為我有心病。雖然我也一直拿高端大氣要求自己,然而偏偏在前妻這事上,屢屢暴露出小心眼的本質。一句話,我討厭“前”們——不管是前夫前妻還是前女友前男友,以高尚不高尚之種種原因不離不棄若隱若現地挺立在對方的生活中。我最不愛聽的一句話就是:不是戀人還是朋友。
朋友?別裝了,曾經同床共枕過,掏心掏肺過,傷心欲絕過,冷戰傷害過,他(她)無論如何不同于這世上的任何其他人,能是普通朋友才怪。
“前”對于“現”是有絕對殺傷力的。還記得某姑娘在微博上曬幸福曬了熱戀男友送的一枚心型石頭,之后,前女友也曬了個同樣的,之后就沒有之后了;還記得某女訂婚曬了未婚夫送的包包,結果前女友惡毒地曬出來一堆那種包,你說惡心不惡心。
愛情美好而脆弱,能扛得住生死,卻扛不住猜疑。你給予我的千金不換,可是如果你把同樣的話同樣的包同樣的石頭給過他人,那就一錢不值。“前”和“現”的關系決定了他們是天敵,只要你具備的是正常人的情感,沒有超越自我,那么,遠離是最好的祝福。
有位很能干的女友,丈夫被閨蜜翹了,妥妥地離了婚。之后前夫陰魂不散,每當遇到事業或是生活的難題,就來找她討主意。我壞笑著說:“親愛的你報仇的時候到了。”女友不屑地一笑,說:“我才沒空理會他那些破事呢,我把他罵走了。我是他前妻又不是他媽,還管他一輩子?姐還過自己的日子呢,他以為他是誰啊。”
姐還過自己的日子呢!真是擲地有聲。
我打心眼里認同這種前妻態度。說白了,我的道德水準也就是普通人的平均水平,并不比誰高一截,我一點都不喜歡離婚后高尚得不盡人情的前妻。如果離婚的姐妹們都奔自己的前程,世界上固然少了救前夫于水火的圣母,卻也少了事端,豈不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我也是某人的前妻,關于前夫的事兒別問我,我一概不知。有一次同事去家鄉城市出差,開會時遇到我前夫,那哥們很熱情地找我同事搭訕,聊了半天,回來同事學給我聽,我胡亂聽了幾句就走開,沒什么可說的。
不要跟我說曾經,更不要跟我說歷史,我沒興趣。我還沒老到閑得蛋疼只剩回憶的份上,我還往前走呢。分手不出惡聲,可分手就是分手,牽掛回味大可不必,有多少情義都在婚姻里用絕了,此時此刻,還是閉嘴為妙。
跟一個女友認識多年,有一次說到旅游去福建,她說:“我有個前夫在福建。”我很驚訝,奇怪認識多年都沒聽她說過。她說,這有什么好說的,好多人都有。
果真,好多我以為天作之合的原配夫妻,很久之后才知道,人家也都是有前夫前妻的人呢,不強調也不掩飾,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