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依托資源與技術優勢,全力打造區域特色品牌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發展初步調查

2014-01-09 07:26:50饒述軍
中國果業信息 2014年11期

文/本刊記者 張 放 肖 田 饒述軍

【導讀】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蒼溪縣,是我國獼猴桃資源分布較廣、人工栽培較早的地區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縣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獼猴桃人工育種和栽培試驗,培育出了獨具特色的“紅陽”等系列獼猴桃新品種。在政府的長期重視和引導下,如今蒼溪獼猴桃產業已逐漸發展成為活躍區域農村經濟、助農增收的特色優勢農業產業。

近幾年市場上“紅心”獼猴桃異軍突起,成為消費者高價追捧的果中“珍品”,各地紛紛引種栽培。四川省蒼溪縣作為全國最早實行獼猴桃人工種植的區域之一,不僅獼猴桃種質資源豐富,而且也是目前生產中“紅心”獼猴桃主栽品種——“紅陽”獼猴桃的選育地。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蒼溪縣獼猴桃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活躍縣域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產業。2014年10月,本刊記者在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發展辦公室同志的陪同下前往該縣獼猴桃主產區,對當地獼猴桃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就相關問題與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發展辦公室、蒼溪縣獼猴桃研究所和主產區的農技人員、業主(果農)進行了交流和探討,對蒼溪縣獼猴桃產業有了一個比較直觀而全面的認識。

資源挖掘

蒼溪縣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秦巴山南麓,嘉陵江中游,位于東經 105°45′~106°28′,北緯 31°37′~32°11′之間,幅員面積 2 330 km2,其中耕地面積58萬畝(3.87萬hm2)。轄39個鄉鎮,789個村(居委會),總人口78萬,其中,農業人口65萬。屬低山深丘狹谷長梁地貌,境內海拔357~1 377 m,年平均氣溫16.9℃,無霜期288天,年日照1 560.5小時,年降雨量1 054.5 mm。立體氣候明顯,適宜梨、獼猴桃、柑桔、桃、李、杏和櫻桃等多種水果種植,是獼猴桃種植最適宜區之一,境內分布著大量野生獼猴桃資源。

據介紹,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獼猴桃資源普查,1980年9月在蒼溪縣境內發現野生獼猴桃分布。同年10月,蒼溪縣就成立了獼猴桃資源普查組(后又叫獼猴桃科研協作組),深入境內的九龍山和三溪口林場等重點地區,對獼猴桃資源分布情況進行了一次初步調查。1981年5月,調查組再次進入九龍山,對海拔1 100~1 250 m范圍的獼猴桃品種分布,各品種開花期與生理特性,雌雄株鑒別與優良雄株選擇,以及病蟲為害等情況作了調查記錄。調查表明,蒼溪縣境內北部地區255 km2的山區有野生獼猴桃資源分布,其中,九龍山集中分布面積達1 610畝(107.33 hm2),三溪口林場集中分布面積達2 000畝(133.33 hm2),新觀、小新、雍河、漓江、土里、喚馬、東溪、田菜、橋溪和高坡等鄉鎮的高山地區也有野生獼猴桃零星分布。調查發現,蒼溪縣境內不僅有豐富的中華獼猴桃資源,而且軟棗獼猴桃、狗棗獼猴桃和黑蕊獼猴桃等資源也分布較廣;獼猴桃主要生長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地區,適應性較強,根系發達,萌芽力強。

野生資源的調查拉開了蒼溪縣獼猴桃人工選育和人工栽培的序幕。從1981年起,蒼溪縣科研人員就開始從野生獼猴桃資源中選種,從河南、陜西等地引種,通過人工栽培的方式不斷馴化和篩選。到1987年,蒼溪縣已自選獼猴桃優良株系35個,從省內外引種73個,其中,果實長6 cm、平均單果重100 g、維生素C含量達100 mg,果形正、肉色翠綠的加工株系7個;果大、形正、色鮮、維生素C含量高、風味醇美的鮮食株系5個。不少從外地引進的品種在蒼溪表現均優于原產地,如從河南西峽引進的79-5-1,最大果由原產地的100 g增加到140 g,平均單果重由56 g增加到103.6 g,每100 g果肉維生素C含量也由148 mg提高到164 m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10%提高到11.2%;軟棗獼猴桃單株82-2,最大果重由原產地的120 g增加到160 g,平均單果重由77 g增加到102 g,每100 g果肉維生素C含量由110 mg提高到120 m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12%提高到14%;硬毛獼猴桃株系82-7,最大果由原產地的110 g增加到239.3 g,成為“全國最大的獼猴桃果實”(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全國獼猴桃專家崔致學評價)。1986年以后,當地科研人員又從東溪鄉等地的試驗園中陸續發現紅心、紅肉獼猴桃,果實切面美觀、口感純正,鮮食品質上乘,頗受消費者歡迎。

據介紹,經過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到21世紀初,蒼溪縣已從獼猴桃資源普查中得到的88個株系中選育出12個優良單株。其中,“蒼選1 號”“82-7”“82-2”和“83-1”等 4 個單株 1987 年通過四川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被命名為“川獼1號”“川獼2號”“川獼3號”和“川獼4號”,填補了四川獼猴桃自育品種的空白,主要指標達到甚至部分超過新西蘭主打品種 “海沃德”。1988年10月在國家農業部召開的全國獼猴桃鑒評會上,“川獼2號”“川獼3號”和 “川獼4號”在全國32個參選品種中分列第三、第五和第十二名。“新觀2號”系從位于九龍山區的新觀鄉野生美味獼猴桃中選出,豐產性、果實品質和耐貯性好,1992年在四川省廣元市優質水果鑒評會上被評為獼猴桃系列優質水果第一名,1995年10月在國家農業部舉辦的第二屆優質農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銀獎。“紅陽”系20世紀80年代中期從當地中華獼猴桃實生后代中選出,1997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并命名。2002年9月在武漢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獼猴桃研討會上,“紅陽”獼猴桃被與會專家認為是國際獼猴桃生產新一代主流品種和換代首選品種。“紅美”系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在野生美味獼猴桃實生后代中發現的,果肉沿中軸線具放射狀紅色條紋的彩色獼猴桃新品種,2004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并命名。“紅華”系用中華獼猴桃變種紅肉獼猴桃為母本,美味獼猴桃為父本雜交育成的紅肉獼猴桃新品種,2004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并命名。另外,近年當地選育出的紅心獼猴桃新品種“紅昇”,單果重達100~12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24%,風味和抗性都比“紅陽”好,目前已通過專家鑒定并開始成果轉化。

▲記者在蒼溪縣白鶴鄉柳池現代農業園區聽當地農技人員朱勇(右)介紹獼猴桃生產情況

產業培育

蒼溪縣境內大量野生獼猴桃資源的發現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重視,也充分表明蒼溪縣是獼猴桃人工種植的最適宜區之一。

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得到了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與支持。1980年11月,蒼溪縣委領導在聽取了獼猴桃資源普查情況匯報后當即表示,蒼溪具有獼猴桃資源優勢,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獼猴桃,要求科研人員抓緊獼猴桃人工栽培技術研究,盡快實現蒼溪獼猴桃從自生自滅到人工栽培的歷史性轉變。1983年10月,全縣獼猴桃生產動員大會在東溪鄉召開,會議提出,全縣果樹發展分為五大片區,其中,東溪和三川兩大片區重點發展獼猴桃,城郊和元壩兩大片區重點發展柑桔,文昌片區發展雪梨,并決定在全縣建設一批獼猴桃基地鄉(鎮)。到1986年前后,全縣已相繼形成了雍河、石馬和高坡等14個獼猴桃基地鄉鎮。1989年,縣委書記趙洪銀、縣長李文元提出,蒼溪在農業上要搞幾個“十萬畝工程”,其中包括獼猴桃栽植面積達到10萬畝(0.67萬hm2)。1991年,石馬鄉產獼猴桃鮮果30萬kg,成為全縣之最。在此期間,蒼溪縣還建起了以生產罐頭和飲料為主的獼猴桃加工企業,相繼開發出獼猴桃去籽醬、濃縮汁、沙拉、清酒、果茶、果干片、果脯和果膠酶等系列加工產品。

1993年12月,經過幾年的籌備、修訂和完善,《四川省蒼溪縣十萬畝獼猴桃產業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形成,提出到1998年,蒼溪全縣建成10萬畝 (0.67萬hm2)獼猴桃商品園。1995年7月,蒼溪縣獼猴桃開發總公司形成了《四川省蒼溪縣國家級星火支柱產業“十五萬畝獼猴桃基地建設及系列產品開發”項目實施方案》,規劃到2000年全縣優質獼猴桃高產商品果園面積發展到15萬畝(1萬hm2),鮮果產量達到15萬t,各加工企業總加工能力達到6萬t,整個產業實現產值9.7億元,年創利潤1.62億元,年創稅收6 450萬元。

1996年,蒼溪縣抓住國家實施秦巴山區扶貧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的機遇,形成了《四川省蒼溪縣獼猴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在三川、天觀、龍王、新觀、雍河、喚馬、漓江、土鯉、石灶、東溪、橋溪、高坡、雙石、黃貓、龍洞和白山等16個鄉鎮海拔657~1 377 m地區的112個村、5 813個貧困戶實施獼猴桃種植扶貧項目,對已種植的4 651畝(310.07 hm2)獼猴桃園進行搭架、改造,提高生產效益,5年后產果5 11.6萬kg,收入920.8萬元,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344元。

1997年和2001年蒼溪縣遭遇嚴重干旱,獼猴桃生產損失慘重。1997年近兩個月的夏旱連伏旱和持續高溫,全縣90%以上的抗旱池干枯,無水灌溉,造成全縣獼猴桃普遍性葉片焦枯、落葉,甚至死樹。據統計,此次旱災造成全縣獼猴桃投產樹和接近投產樹死亡100萬株,幼樹死亡200萬株。2000年冬至2001年夏季,蒼溪縣又遭遇長達300余天的連續干旱,加之夏季高溫天氣持久,全縣掛果獼猴桃植株死亡71萬株,死亡率達20%;幼樹死亡135萬株,死亡率達40%;全縣育苗1 050萬株,死亡830萬株。

2004年,蒼溪縣獼猴桃生產辦公室制訂了3萬畝(0.2萬hm2)優質獼猴桃工程實施方案,計劃2004—2007年在五龍、永寧、鴛溪、浙水、天觀和三川等26個基地鄉鎮新建標準化獼猴桃園7 100畝(473.33 hm2),標準化改造獼猴桃老果園 2.29 萬畝(1 526.67 hm2),到 2007 年新植和改造獼猴桃園產量達到1.52萬t。

2005年6月,縣獼猴桃產業化專業辦公室制訂了蒼溪縣獼猴桃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計劃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5 333.33 hm2),鮮果產量達到4萬t,并根據全縣行政區劃調整后的產業分布情況,將東溪、歧坪、永寧、高坡、黃貓、龍洞、石灶、橋溪、漓江、石馬、文昌、三川、雍河和龍王等14個鄉鎮重新確定為獼猴桃生產基地鄉鎮。

根據蒼溪縣委、縣政府向廣元市委、市政府上報的《關于我縣2005年獼猴桃銷售及產業發展有關情況的匯報》材料,截至2005年,蒼溪縣獼猴桃栽培面積達3.2萬畝(2 133.33 hm2。以種植植株數量折算),總產量4 000 t。其中,“紅陽”種植面積 1.2 萬畝(800 hm2),產量 1 500 t,主要集中在東溪、歧坪和高坡等3個鄉鎮;“海沃德”種植面積 1 000 畝(133.33 hm2),產量 600 t左右,集中在三溪口林場和九蠻洞林場等地;“川獼1號”和 “新觀2號”等其他品種1.9萬畝(1 266.67 hm2),產量 1 900 t左右,零星分布在全縣20多個鄉鎮。

2014年初,蒼溪縣與廣元市簽訂了創建出口獼猴桃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協議,2014年蒼溪縣要創建為省級獼猴桃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2015年要建成國家級示范區,2020年全縣建成標準化出口備案基地30萬畝 (2萬hm2),實現獼猴桃綜合產值100億元以上,實現蒼溪全域獼猴桃及其加工產品無障礙通關出口。

通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獼猴桃產業已發展成為蒼溪縣優勢特色效益農業的支柱產業,獼猴桃生產分布于全縣37個鄉鎮。截至2013年,全縣已建成獼猴桃基地鄉鎮30個,獼猴桃種植專業村87個,獼猴桃特色產業園122個,以紅心獼猴桃為主導產業的萬畝現代農業園區10個,連片面積在500畝(33.33 hm2)以上的標準化獼猴桃生產示范園68個;全縣建成獼猴桃協會1個(四川蒼溪紅獼王獼猴桃協會),獼猴桃專業合作社55個,引進培育香港日昇、四川華樸、四川毅力等獼猴桃龍頭企業5家,研發獼猴桃果醬、果汁、果酒、果脯等六大系列加工產品20多種。據蒼溪縣獼猴桃生產辦公室最新統計數據,2014年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33.09萬畝(2.21萬hm2),其中,標準化生產基地15.2萬畝(1.01 萬 hm2),掛果面積 9.6 萬畝(0.64 萬 hm2),產量7.6萬t,實現產值11.6億元。

據介紹,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08年,四川省農業廳發布了《四川省優勢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規劃(2008—2012年)》,綜合四川省自然生態條件、農業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和市場發展前景等因素,將在全國真正具有明顯比較優勢或者特色、發展潛力較大的馬鈴薯、茶葉、柑桔、油菜、蔬菜(食用菌)、蠶桑、特色水果、中藥材和花卉等十大產業列為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給予重點扶持,力爭通過3~5年努力,把這些產業建設成為全國第一第二的優勢特色產業。其中,紅肉獼猴桃被列為優勢特色水果產業,蒼溪縣為紅肉獼猴桃產業核心區,以出口創匯為目標,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和獼猴桃分選、包裝、貯運基地,配套建設小型采后商品化處理生產線。2011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抓好2011年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工作的通知》(川辦發〔2011〕15號),提出建設以秦巴山區、龍門山脈為核心的100萬畝(6.67萬hm2)優質獼猴桃產業帶,而蒼溪作為獼猴桃生產最佳適宜區中的重中之重,在項目資金、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科技研發、政策扶持等方面享受到更多傾斜。與此同時,蒼溪縣委、縣政府也把獼猴桃作為縣域農業主導產業和農村經濟領軍產業,搶抓國內外獼猴桃產業發展機遇,充分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實施“三產并舉,內生外引,創新驅動,集群發展,協作配套”的戰略,以現代農業園區、特色產業加工園區為載體,以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為抓手,輻射帶動全產業鏈發展。根據最新規劃,到2020年,全縣獼猴桃綜合產值將達到100億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萬元以上,建成國內領先的,集綠色生產、科技研發、冷鏈物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富民增收等特征的高端農業產業體系,將蒼溪縣打造成為世界紅肉獼猴桃之都和中國紅肉獼猴桃第一縣,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的目標。為了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早在1983年10月,蒼溪縣委、縣政府就根據獼猴桃生產發展需要,成立了獼猴桃生產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副縣長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基地鄉鎮也相應成立了獼猴桃生產辦公室,并配備了獼猴桃技術員。1984年1月,縣獼猴桃生產辦公室責任轉為縣科委主抓,縣農業局配合。1995年4月12日,蒼溪縣政府決定成立蒼溪縣人民政府獼猴桃生產辦公室,由副縣長任主任,縣科委、縣農業局和縣獼猴桃開發總公司等單位的相關領導任副主任,統籌協調解決全縣獼猴桃生產中面臨的全局性問題,推進獼猴桃產業穩步健康發展。2005年5月19日,蒼溪縣又成立了獼猴桃產業化專業辦公室,掛靠縣科技局,負責制訂全縣獼猴桃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各環節的協調與組織。為提高獼猴桃栽培管理水平,1996年10月,蒼溪縣成立了“四川蒼溪獼猴桃研究所”,為科委所屬副科級事業單位;1998年9月,廣元市成立廣元市獼猴桃研究所,與蒼溪縣獼猴桃研究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負責收集保護蒼溪獼猴桃資源,引進、選育新品種,研究、試驗、示范、推廣新技術等。為了提高產業化發展水平,近年來蒼溪在全縣大力推廣“公司 +基地 +農戶”“公司 +基地 +業主”和“公司+專合組織+社員”等產業化經營模式,采取土地流轉、租賃承包、反租倒包等方式開展土地集約化經營,積極推進蒼溪獼猴桃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積極引導成立產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努力提高獼猴桃生產組織化水平。

▲蒼溪縣白鶴鄉柳池現代農業園區已定植近3年、管理粗放的獼猴桃園

▲蒼溪縣白鶴鄉柳池現代農業園區蜀昇獼猴桃專業合作社2014年初定植的獼猴桃園

當前,蒼溪縣獼猴桃產業又迎來了加快發展的良好機遇,國家發改委和四川省政府已確定將蒼溪紅心獼猴桃作為“十二五”重點產業予以支持。蒼溪縣將圍繞“建設資源轉化低碳經濟強縣”發展定位,著力優化產業布局,應用高端技術,打造高端品牌,搶占高端市場,努力把蒼溪縣打造成川北農產品加工基地和成渝經濟區重要農產品供應基地。計劃到2017年,全縣建成紅心獼猴桃產業基地50萬畝 (3.33萬hm2),其中,獼猴桃鮮銷及出口原料基地20萬畝(1.33萬hm2),獼猴桃加工原料專用基地10萬畝(0.67萬hm2),野生獼猴桃品種保護和利用基地20萬畝(1.33萬 hm2),年產量達到 50 萬 t,實現產值100億元,輻射帶動周邊市縣發展獼猴桃100萬畝(6.67萬hm2),建成全球最大的紅心獼猴桃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獼猴桃果汁加工基地、全國一流的獼猴桃良種繁育中心和西南最大的獼猴桃物流中心,將蒼溪獼猴桃鮮果及其加工品打入航空、國際國內大型超市等高端市場。

技術配套

獼猴桃雖原產我國,但在我國人工栽培馴化時間較短,栽培技術積累不多。蒼溪縣雖然是獼猴桃生長最適生態區之一,境內有大量野生獼猴桃資源分布,但獼猴桃人工栽培卻是在資源普查之后,迄今也僅僅30多年。從蒼溪縣第一次獼猴桃資源調查結果看,蒼溪境內雖然分布有大量野生獼猴桃,且適應性較強,但掛果稀少,長期處于無人問津的自生自滅狀態;在土層肥厚、排水良好、背風向陽、溫暖潮濕的酸性灌木叢林和山坡溝岸地段生長相對茂密旺盛,結果多,產量高,而在黏重多濕的黏土溝邊和干燥瘠薄的山巖上生長較差,分布稀疏,結果少,甚至不結果;雌雄異株,自然授粉著果率低,連續結果能力差。相對于梨、柑桔等其他常見果樹,獼猴桃對生長環境和栽培技術要求相對較高,這或許也是獼猴桃在我國一直處于野生狀態,沒有引起人們重視和進行人工栽培馴化的一大原因。

▲蜀昇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楊新華(左)介紹獼猴桃栽培管理情況

蒼溪縣是四川省最早開展獼猴桃人工栽培試驗的地區。在開展資源普查的時候,當地科研人員就對野生獼猴桃生長結果、病蟲為害等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資源普查結束后,1981年3月科研人員就開始了中華獼猴桃的育苗、移栽、嫁接和肥水管理等人工栽培試驗,并承擔了南充地區科委下達的科研項目 “中華獼猴桃人工栽培技術研究”。通過反復試驗和不斷探索,科研人員在獼猴桃育苗、嫁接、移栽、肥水管理以及搭架、授粉等方面積累了較多經驗,取得了“頭年育苗、二年春接、三年結果、四年投產”的顯著效果。

隨著試驗的深入和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蒼溪縣獼猴桃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逐年增加。到1984年,全縣7個獼猴桃生產基地鄉共繁育獼猴桃實生苗300多萬株,1985年春季本縣定植150多萬株,其余部分運往陜西、河南、山西等地銷售。東溪、天觀和雍河等鄉還建起了獼猴桃專業村,出現了一批獼猴桃種植專業戶,全縣獼猴桃生產蓬勃發展。從1987年開始,獼猴桃基地鄉鎮陸續配備技術員,縣上每年至少集中培訓2~3次,大部分技術員都掌握了獼猴桃選種、育苗、嫁接、移栽、棚架搭設、水肥管理、人工授粉、病蟲害防治等常規技術。1987年9月,縣獼猴桃協會編制《獼猴桃栽培管理年歷》5萬份,發放至基地鄉、村果農手中。科研人員不斷總結,努力創新,之后又相繼推出了大苗移栽、葉面施肥、配方施肥、幼果套袋、無公害生產以及“小棚架”“T”形架整形等技術措施,促進了獼猴桃人工栽培的優質高產。

1987年,“中華獼猴桃人工栽培技術研究”項目獲廣元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88年獲四川省林業廳二等獎;1993年,蒼溪縣完成的 “中華獼猴桃人工栽培技術推廣”和“獼猴桃低投資高效益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獲四川省農業廳二等獎、省林業廳一等獎。2000年,縣獼猴桃研究所完成的“新觀2號、紅陽獼猴桃生物學特性調查及豐產、優質栽培技術研究”項目獲縣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廣元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在品種選育和栽培試驗過程中,科研人員一直把病蟲害防治作為科研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1989年4月6日,三溪口獼猴桃試驗站發現有植株發病的現象,到4月11日發病面積達到80 余畝(5.33 hm2),死亡 3 500 余株,被列為“獼猴桃B號病”。事后,蒼溪縣委、縣政府立即成立了“獼猴桃B號病防治領導小組”,抽調專人進行防治研究,并及時上報四川省科委立項研究,徹底根除此病。1990年7月,四川省科委將獼猴桃病害防治研究列為四川省重大科技研究項目,成立了獼猴桃病害防治研究課題組。課題組最終確認蒼溪縣三溪口林場等地發生的 “獼猴桃B號病”為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經過反復研究,課題組制訂了“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改、換抗病良種為基礎,藥劑保護為輔助,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為中心的綜合防治方案”,有效控制了潰瘍病的蔓延為害,樹勢逐步恢復,產量逐年上升,取得了明顯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礎上,蒼溪縣科研人員還對獼猴桃花腐病、根腐病、角斑病、黃化病、猝倒病等主要病害及金龜子、介殼蟲、葉蟬、根結線蟲、紅蜘蛛、椿象等主要蟲害的發生為害規律進行了積極研究,總結出了一套成熟、有效的防治技術,并編印成《獼猴桃病蟲害防治年歷表》發放到廣大獼猴桃生產者手中,深受歡迎。

在積極探索和不斷創新人工栽培技術的同時,科研人員還對獼猴桃果實貯藏保鮮技術進行了認真研究、大膽嘗試,逐步解決了獼猴桃貯藏保鮮方面的技術難題。1988年5月,蒼溪縣相關同志赴新西蘭考察回國后,借鑒新西蘭經驗,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教授丁耐克共同研制出小網袋套單果和紙箱大箱套小箱精包裝和手提式組合包裝技術,有效降低了獼猴桃鮮果在運輸途中的損失,并申報為國家專利。1996年7月,蒼溪縣聘請陜西師范大學王坤田教授為科技顧問,專門研究獼猴桃冷藏、保鮮技術難題;1997年,縣獼猴桃研究所建起庫容為10 t的實驗冷庫,研究獼猴桃低乙烯貯藏保鮮技術并獲得成功,使獼猴桃鮮果貯藏期延長了6個月,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研究獲得縣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通過10多年的研究和試驗,蒼溪縣科研人員逐漸總結出了從選址建園、苗木繁育、栽培管理到果品采收、貯藏運輸等整套獼猴桃人工栽培管理技術。1997年1月,由蒼溪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蒼溪縣科委提出,縣獼猴桃研究所負責起草的《蒼溪縣獼猴桃技術標準》頒布實施,1998年獲縣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1年7月,縣獼猴桃研究所組織全縣獼猴桃研究人員,針對全國和蒼溪獼猴桃生產實際,在查閱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實施5年的技術標準又進行了修訂,進一步規范了蒼溪獼猴桃生產、加工、銷售行為,促進了全縣獼猴桃產業的快速發展。

市場拓展

隨著產業的發展壯大,蒼溪縣及蒼溪獼猴桃在業界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并收獲了一系列殊榮。2003年,蒼溪縣紅心獼猴桃及果肉飲料榮獲綠色食品認證和綠色食品標志;2004年3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04年第33號公告,宣布即日起對蒼溪紅心獼猴桃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04年7月,蒼溪縣順利通過國家級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區驗收;2005年5月,蒼溪獼猴桃通過出口基地備案認證和歐盟認證;2007年,紅陽獼猴桃鮮果及系列加工產品獲四川省特色旅游商品金獎;2008年7月30日,蒼溪有機獼猴桃基地通過國家認證,成為廣元市乃至四川省第一個正式通過有機獼猴桃認證的基地縣;2010年,“蒼溪紅心獼猴桃”取得了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商標,“紅陽”“紅華”和“紅美”等3個紅肉獼猴桃品種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013年,“蒼溪紅心獼猴桃”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標,獲得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蒼溪縣先后被授予中國紅心獼猴桃第一縣、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全國安全健康食品供貨基地、四川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蒼溪紅心獼猴桃被列為“廣元七絕”之首,先后獲得四川名牌產品、四川名優農產品等榮譽。

據介紹,近年來蒼溪縣采取積極措施,努力提升蒼溪紅心獼猴桃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蒼溪獼猴桃的市場競爭力。一方面,整合品牌資源,推出“蒼溪紅心獼猴桃”區域公共品牌,打造知名品牌。另一方面,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蒼溪紅心獼猴桃”品牌。如利用西博會、農博會等平臺,舉辦“蒼溪紅心獼猴桃”產品推介會,在廣播、電視、報紙、期刊、網絡等媒體上宣傳“蒼溪紅心獼猴桃”。與此同時,強化品牌管理和保護,制訂了“蒼溪紅心獼猴桃”品牌管理制度,規范“蒼溪紅心獼猴桃”品牌使用行為;建立了品牌使用審批許可制度,確定專門企業印制商標包裝,明確專人管理發放,并配合工商、農業等執法部門對各單位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監管,依法打擊假冒行為,維護“蒼溪紅心獼猴桃”榮譽;深入開展獼猴桃投入品整治和嚴格制止獼猴桃早采行為,推行產地編碼制度和質量追溯制度,嚴格產品質量管理,確保蒼溪紅心獼猴桃產品質量和食用安全。

對獼猴桃品牌的宣傳和市場開拓,蒼溪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也給予了大力支持。1995年11月,蒼溪縣副縣長何成禮、縣科委主任鄭文明等一行4人參加由國家科委、農業部、國家扶貧辦、中央電視臺等單位舉辦的 “金橋聯四海”新聞發布會,蒼溪獼猴桃鮮果和飲料首次在世人面前高調亮相。1998年8月,蒼溪縣獼猴桃生產辦公室抓住國家開展廣電扶貧機遇,申請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了時長30秒鐘的蒼溪獼猴桃產業扶貧廣告。廣告播出后的一個月內,縣獼猴桃生產辦公室就收到各類咨詢電話、信函3 500余件(次);從8月中旬開始,蒼溪獼猴桃鮮果和加工產品就開始走俏。2000年9月2—6日,蒼溪縣科委組織有關企業和科研機構赴甘肅天水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西部技術交易會暨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蒼溪“龍崗紅獼猴桃”和“新觀2號獼猴桃”榮獲交易會金獎。2003年1月,蒼溪縣科技局在縣城紅軍路黃金地段制作面積為120 m×60 m的大型懸掛式廣告,以恢宏的氣勢向過往客商展示蒼溪獼猴桃產業發展概貌;同年,縣科技局在縣廣播電視臺開辦專題節目,并建立相關網站,宣傳和發布蒼溪獼猴桃產銷信息。

隨著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蒼溪獼猴桃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地客商慕名前來競購。2004年,蒼溪獼猴桃鮮果除本縣加工企業收購加工外,在縣內市場及周邊縣(市)銷售1 600 t多,銷往成都、重慶、北京、上海及香港、臺灣等地200 t;出口日本、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南非和英國等國家100 t。2005年,全縣獼猴桃鮮果產量4 000 t,農戶在當地市場自銷100 t;本地商販收購就近銷售500 t;縣獼猴桃食品有限公司收購適宜加工的“川獼”等地方品種480 t;三溪口林場收購“紅陽”和“海沃德”等品種1 000 t,通過四川恩源物產公司和香港日昇公司銷往廣東、深圳、中國香港和日本等地;紅獼王獼猴桃合作社收購紅陽獼猴桃520 t,通過香港日昇公司、日本瓦塔力集團西南總代理(四川恒潤公司)和四川綠之源進出口公司銷往成都、北京、廣東、上海、深圳、香港、臺灣和日本、歐盟等地;四川恩源物產公司、四川禹王公司及成都、重慶、廣元等地客商收購“紅陽”和“川獼”等品種800 t,銷住中國臺灣和日本、新加坡等地。2005年,成都禹王公司、廣東里水水果批發市場、香港日昇公司等企業銷售蒼溪獼猴桃鮮果1 277 t,其中,“借船出海”,出口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國際市場800 t。

記者調查

作為全國較早開展獼猴桃規模化人工栽培的地區,與周邊其他地區相比,蒼溪縣發展獼猴桃產業具有比較突出的優勢。一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業界公認的獼猴桃生長最適區;二是境內獼猴桃種質資源豐富,為獼猴桃人工栽培提供了大量的優良品種;三是栽培歷史相對較長,人工栽培管理技術相對成熟配套;四是歷屆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產業體系相對完善;五是生態環境優越,具有生產無公害食品、綠色果品甚至有機獼猴桃的生態條件。通過30多年的探索和培育,目前蒼溪獼猴桃產業已成為特色顯著、效益明顯的高效生態農業,基本實現了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變,在維護生態平衡、富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蒼溪是一個資源相對貧乏、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級貧困縣,境內山巒疊嶂,溪河密布,坡陡溝深,道路崎嶇,農業生產條件惡劣,干旱等自然災害頻發。蒼溪縣能夠在短短的30多年將長期藏在深山人未知、國內市場鮮見、消費者認可度低的獼猴桃培育成為一個全球聞名、造福一方百姓的大產業,這除了其獨特的生態和資源優勢外,還與當地政府一以貫之的堅持和科研人員不懈努力與不斷創新密不可分。從其產業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蒼溪縣獼猴桃產業快速發展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盡管之前已經培育出“川獼”系列和“新觀2號”等優質品種,且基本形成了從苗木繁育、選址建園、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花果管理到果實采收貯運等一系列相對成熟的栽培管理技術,但因發展品種多為“川獼”系列等加工用品種,含糖量較低,鮮食品質較差,加工廠收購價僅六七毛錢一斤,果農種植收益較低,加上栽培管理技術要求相對較高,農民掌握起來相對困難,因此,產業發展一直較慢。即使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培育出的鮮食品質優異的“紅陽”品種,在當地推廣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據白鶴鄉蜀昇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楊新華介紹,“紅陽”品種剛開始推出來的那幾年產地收購價高達16~24元/kg,是“川獼”系列收購價(2.40 元/kg)的 6~10 倍,但直到90年代中期該品種才開始得到較大面積推廣,發展面積達數千畝;到本世紀初,由于面積擴大,上市量增加,但因市場認可度低,2002年產地“紅陽”獼猴桃收購價陡降至2.60元/kg左右,農民種植積極性嚴重受挫。之后,隨著政府宣傳和促銷力度的加大,2005年以來蒼溪紅心獼猴桃國內市場消費量也逐漸增加,并開始走出國門。到2007年,“紅陽”獼猴桃產地一二級果收購價達到14~20元/kg,生產效益可觀,業主和農民發展積極性高漲,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至近10萬畝(0.67萬hm2)。10月下旬記者在蒼溪縣城看到,市場上銷售的紅心獼猴桃盡管價格高達24~30元/kg,但時不時仍有當地消費者購買,這也說明消費者已開始認可和接受紅心獼猴桃了,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

獼猴桃果實雖然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被譽為“果中之王”,但對于我國普通百姓來講,仍然相對陌生,沒有消費習慣,加上前幾年受“膨大劑風波”所累,市場認可度一直偏低,消費容量增加緩慢。而對于普通生產者來講,獼猴桃種植管理技術要求相對較高,而且建園投入較高(需搭設棚架),在投入和管理沒有跟上的情況下,很難實現優質豐產栽培,就更別說獲得穩定的收益了。記者在位于白鶴鄉的柳池現代農業園區看到,在政府利用項目資金統一改造、溝渠路網配套的現代化園區內,許多業主已經定植近3年的 “紅陽 “獼猴桃長勢和園相還遠不如2014年1月蜀昇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才定植的“紅陽”獼猴桃園。該合作社技術負責人楊新華,今年已經64歲,一直為雙田鄉(現已并入東溪鄉)獼猴桃技術員,1984年開始種植獼猴桃,通過長期實踐和學習,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管理經驗,對蒼溪獼猴桃產業發展歷史和各品種的栽培管理特點十分熟悉,是遠近聞名的技術能人。記者與他交流時,他嘴里蹦出的盡是“起壟”“副廂”“掐尖”“爆粉”“疏花疏果”“少吃多餐”等“行話”。因此,他管理的獼猴桃園比別人的獼猴桃園長勢好也就在情理之中。

近幾年市場上紅心獼猴桃價格一路攀升,是普通綠肉和黃肉獼猴桃果實售價的好幾倍,各地紛紛引進跟風種植。蒼溪縣獼猴桃研究所的同志告訴記者,“紅陽”獼猴桃對環境條件和栽培管理技術要求相對較高,他們是經過近十年的摸索才總結出了紅陽獼猴桃優質豐產栽培管理技術。具體來講,“紅陽”獼猴桃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比較特殊的要求:一是海拔方面,全國海拔200~1 600 m的地方都有引種栽培“紅陽”獼猴桃成功的案例,但以海拔600~800 m地帶種植品質最為優良;二是生長勢方面,“紅陽”獼猴桃是從中華獼猴桃的實生后代中選育出來,相對于美味獼猴桃,其生長勢較弱;三是抗性方面,“紅陽”獼猴桃抗病性相對較差,特別是抗潰瘍病的能力較差;四是施肥方面,“紅陽”獼猴桃不同時期對肥料需求較為苛刻,需要針對不同時期的生長特點進行不同的配方施肥;五是貯藏性能方面,“紅陽”獼猴桃作為鮮食品種,其自然保存期較短,必須修建大型的貯藏冷庫進行保存。因此,必須要在技術和設施配套的基礎上才能大面積推廣種植“紅陽”獼猴桃,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生產收益。對于近幾年市場上紅心獼猴桃銷售價格一枝獨秀的現象,蜀昇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的技術員楊新華認為這并不合理,這種現象不可能持久,隨著全國各地引進種植的紅心獼猴桃大量投產和上市量的增加,其價格大幅回落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據楊新華介紹,紅心獼猴桃成年果園,每生產1 000 kg果實的栽培管理投入成本,業主需要5 000元,農戶需要2 000~2 500元(不算人工工資)。果實收購價,如果在6~10元/kg間,可以做到保本;如果在4元/kg以下,就會虧本;如果在10~12元/kg間,每667 m2純利潤可達3 000元左右,這是正常的利潤值。蒼溪縣獼猴桃研究所的同志認為,為了保持紅心獼猴桃產業持續高效發展,政府和生產經營者必須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適度規模發展;以品質和食用安全性為核心競爭力,扎實做好已建獼猴桃基地的標準化提升工作,用質量提升品牌,以品牌走向世界;以龍頭企業為抓手,以保護新品種權為手段,鼓勵企業轉化優勢品種,走“企業 +新品種+基地 +農戶”的區域化、優勢化、市場化發展道路。

▲蒼溪縣以獼猴桃為主的現代農業園區一角

據介紹,在國家和省、市涉農項目的支持下,近年來蒼溪縣農業基礎設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并獲得國家“現代農業園區(獼猴桃)示范縣”殊榮,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獼猴桃園基礎設施落后,“靠天吃飯”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加上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農民素質低下,生產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整個產業效益的提升;同時,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產業規模偏小,產業結構單一,產品趨同現象嚴重,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正日益凸顯。另外,潰瘍病發生為害較重,部分果園半數以上植株感病,已對產業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威脅。近年來,隨著一些有實力業主的介入,成都市都江堰、蒲江等地獼猴桃產業發展大有后來居上的勢頭,在某些方面已趕超蒼溪,市場知名度日益提升。對此,蒼溪縣在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的同時,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核心,不斷創新栽培管理技術和經營理念,引導企業和業主整合資源,規范生產經營秩序,強化品牌創建和宣傳,進一步彰顯產業和產品特色,努力提高蒼溪獼猴桃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產業健康持續高效發展,把蒼溪獼猴桃產業打造成為為民增收、富裕農村經濟的特色優勢產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亚洲小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99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高h视频在线| 国产91视频观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aaa国产一级毛片|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麻豆|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xx在线观看|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一级|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天天爽免费视频|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久久国产香蕉|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欧美日韩午夜|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色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亚洲h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无码一区18禁|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在线五月婷婷| 在线欧美日韩|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午夜啪啪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