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事組織(以下簡稱IMO)人的因素、培訓和值班(以下簡稱HTW)分委會第1次會議于2014年2月17日~21日在英國倫敦召開。本次會議共有21項議題,主要涉及《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以下簡稱“公約”)及相關導則的修訂,《公約》實施指南,對IMO示范教程制定、更新及確認程序指南的修訂以及部分示范教程的更新等內容。其中,關于修訂《公約》的建議案,除延續上次會議(STW44)對于極區航行船舶船員強制培訓要求、天然氣或其它低閃點燃料動力船舶船員強制培訓要求等議題的深入討論外,對客船特定安全培訓的回顧議題或將成為本次會議熱點。本次會議我國提交了3份提案,涉及示范課程審核標準、IMO行政減負及極地航行船舶船員培訓的建議性標準的修訂等。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13年第15號部令《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培訓管理規則〉的決定》(簡稱《決定》)。
《決定》將于2014年4月1日起施行。《決定》根據《海船船員培訓、發證和值班國際公約》馬尼拉修正案(STCW公約),對船員培訓項目、培訓課程設置、培訓設施等提出了新要求,增加了船上培訓及知識更新培訓的原則要求、船員培訓課程設置制度和電子電氣員、電子技工、高級值班水手、高級值班機工以及保安意識培訓等強制性培訓項目,增加了液化氣船、液化氣燃料動力裝置船的特殊培訓項目。同時,結合簡政放權和轉變職能的需要,刪除了船員培訓教員向海事機構備案等要求,減輕了培訓機構負擔。
近日,《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簡稱《決定》)印發,再次取消和下放64項行政審批事項和18個子項,其中12項涉及交通運輸行業。此次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涉及交通運輸行業的有:雇用外國籍船員在中國籍船舶上任職審批,國內通用航空企業承擔境外通用航空業務審批,境內航空公司之間、境內航空公司與境外航空公司之間的代號共享等商務合作審批,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人員資格認定,國外(境外)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資格認定,有關作業單位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應急預案審批等。
為推動船舶節能減排,國家出臺了車船稅減免稅政策,鼓勵大家使用新能源船舶、采取相應的節能措施。為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和車船稅減免政策的實施,專門制定了五項支撐該政策執行的相關標準:《節能型船舶能效設計指數基準線值》,主要是根據船型和航區給出符合國家節能要求的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基線,以作為衡量船舶是否節能的指標;《船舶能效設計指數計算方法》,主要是針對基準線值標準中涉及的相關船型,參照IMO關于EEDI的計算原則和方法,對適用于相關船型的計算方法作出規定,包括計算公式、各種參數的確定等,以確定某一船舶的EEDI設計值;《船舶能效設計指數驗證方法》,主要是通過設計階段的前期驗證、試航階段的最終驗證等方式,規定相應的驗證程序和驗證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實船是否能達到設計所要求的EEDI值;《船舶和海上技術通過分析測速試航數據以確定速度和功率性能的評估導則》,主要是等同采用ISO 15016:2002,用于對排水型民用船舶測速試驗數據的分析,以確定航速和功率性能,便于計算EEDI值;《船舶新能源使用比例測定方法天然氣/燃油混合燃料動力船舶》,主要針對天然氣(包括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等)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其在滿足船舶所需功率的基礎上,使用標準中規定的方法測定相關數據,通過計算得出其使用比例。這五項國家標準是首次專門針對節約能源船舶和使用新能源船舶制定的標準,是車船稅減免政策實施的重要依據,是判定該船舶是否屬于節能型船舶或使用新能源船舶的準則和方法,將會在實施車船稅減免政策中被相關規章制度或文件所引用。該國家標準的發布,將會對引導船舶工業在新能源船舶和節約能源船舶的設計、建造和使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日前,交通運輸部出臺《沿海碼頭靠泊能力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一步規范了當前沿海港口碼頭靠泊能力管理,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港口結構調整、保障碼頭及船舶安全。據悉,《規定》將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規定》提出,碼頭靠泊等級的確定按照碼頭工程竣工驗收證書所確定的設計船型噸級,或已通過碼頭結構加固改造、并經工程竣工驗收證書所確定的設計船型噸級加以確定。
為共同應對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和全球航運競爭格局調整帶來的挑戰和機遇,2014年2月13日,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在北京遠洋大廈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鞏固多年來良好合作關系的基礎上,本著“著眼長遠、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在業務發展和項目投資方面優先考慮將對方作為合作伙伴。通過建立戰略聯盟、開展合資合作、協調資源配置、互為供應服務商、共同開發客戶、開拓新興市場等方式,在航運、碼頭、物流、船舶修造等領域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立資源共享的發展機制。合作協議的簽署有利于雙方實現優勢互補,應對行業變革,促進共同發展,有效提升中國航運企業在國際航運業的影響力。中遠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澤華、董事總經理李云鵬和中海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董事總經理張國發,以及雙方部分集團領導和相關部室、下屬公司負責人出席簽字儀式。
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海事公共服務水平,自2014年2月15日起,長江海事局在轄區實施國內航行海船電子簽證工作。此次實施的范圍為:國內航行海船(不含客船、客滾船、高速客船、旅游船,以及按照規定應當辦理現場簽證的其他船舶)。
主要工作方式為:國內航行海船或者管理公司向船籍港海事機構通過海事電子簽證服務網完成注冊,在辦理航次簽證時可通過互聯網或者手機短信申請辦理,海事云數據中心對申報內容進行校驗,校驗結果反饋給審批人員,海事審批人員通過船舶動態管理系統電子簽證審批模塊作出許可或不予許可的決定,相關信息反饋申請人。據悉,為做好此次電子簽證推廣工作,長江海事局已于1月27日組織召開國內航行海船電子簽證推廣工作會議。下屬各分支海事局通過召開座談會、登門走訪等形式向轄區內航運公司宣傳船舶電子簽證的重要意義和便利措施,電子簽證操作流程以及船公司、船舶等行政相對人需要注意的事項;另外,還對船舶簽證人員、船員及航運公司業務申辦員進行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