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際海事組織(IMO)倫敦總部召開的海上安全委員會第93次會議上,由我國制定提交的“船載北斗系統接收機設備性能標準”獲得正式批準。這是國際組織批準通過的第一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在相關領域應用的國際標準,標志著我國北斗全球化應用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據悉,北斗海事國際標準化工作是北斗獲得全世界海事領域廣泛認可和接受的必要條件,是實現北斗全球航海應用的關鍵,也將直接影響北斗產業發展。北斗海事國際標準化推進工作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和中國衛星導航管理辦公室共同組織實施,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及其他相關單位參與研究,并得到了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和我駐英使館的大力指導。
據交通運輸部透露,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國海船船員注冊總數為574 117人,是世界上海員數量最多的國家,人數眾多的海員承擔了我國90 %的對外貿易運輸。為了不斷推動建立公開透明的船員市場、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市場自我調節能力、引導船員合理流動,自今年起《中國海員信息公告》將定期發布。 在6月25日第四個世界海員日當天,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了首期《中國海員信息公告》以及《船員管理簡政放權清單》、《便利船員服務清單》。
當地時間6月20日上午,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與歐盟委員會機動與運輸總局局長阿基亞 ·馬查鐸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舉行會談。雙方就修訂《中歐海運協定》議定書以及船舶能效、清潔能源應用、船級社互認等海運、海事領域熱點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雙方重申加強中歐海運、海事合作對促進中歐經貿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何建中與馬查鐸見證了《中國與歐盟關于修訂海運協定的議定書》的草簽。此次草簽的議定書旨在將《中歐海運協定》擴大適用于2013年7月加入歐盟的國家——克羅地亞。雙方有望于今年年內正式簽署該議定書?!吨袣W海運協定》于2002年簽署,2008年3月1日生效,是中歐海運關系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文件。協定于2005年9月和2009年3月經歷了兩次重大修訂,以適應歐盟成員國不斷擴展的需要。
日前在京舉行的中國工程院第12次院士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透露:6月底,“蛟龍”號要出發去太平洋。徐芑南介紹說,繼去年“蛟龍”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后,今年“蛟龍”號將再次開展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將于6月底出發,前往西北太平洋的中國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進行為期40天的探測;到11月下旬,還將前往西南印度洋,對中國另一個海底勘探合同區進行兩個航段、為期120 天的海底熱液勘探。兩個航次將有10~15 名科學家乘坐“蛟龍”號進入深海,開展礦產資源和海洋生物調查研究。另據徐芑南介紹,被喻為海洋里的天宮一號的深海移動工作站,也正在按計劃研制中。深海移動工作站將主要用于海洋科學探索。根據中國深??臻g站“三步走”計劃,第一步小型深海空間站試驗艇的研制已經完成;第二步小型深海移動工作站的研制正在進行中,并計劃在“十二五”末完成;第三步可水下逗留60 天的未來型深海空間站,則還在理論研究階段。
6月25日,為慶祝第四個“世界海員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在上海召開中國海員發展戰略研討會,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2014年船員管理簡政放權清單》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便利船員服務清單》(第一批)。此次發布的簡政放權清單和便利船員服務清單,一方面簡政放權,減少管理環節,另一方面高效便民,擴大服務種類和形式,目的就是進一步激活船員市場,便利船員,使船員在管理體制改革和管理模式改革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部海事局局長陳愛平表示,在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時期,海事部門要積極主動地放掉該放的權,認真負責地管好該管的事,為建設海員強國做好基礎性管理服務工作,做到簡政放權,推動船員管理轉型升級;加強海員發展戰略研究,改善海員發展環境;擴大開放海員市場,助推中國海員走出去。
6月17日下午,三峽樞紐運行管理部門、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等聯合相關公安武警消防部門,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和宜昌市消防支隊、三峽消防特警大隊等單位150多人,在三峽北線船閘三閘室聯合舉行閘室火災應急救援演練,這是三峽船閘通航11年來,訓練科目最為立體,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閘室火災應急救援演練。15:00時,三峽北線船閘集控人員突然接到船方緊急求救信息,稱一艘裝載3 000?t柴油的船舶在三峽北線船閘三閘室突然失火,整個船體被大火吞噬,隨時有發生爆炸的危險。集控人員立即向長航公安分局指揮中心、三峽消防指揮中心報告,同時啟動《三峽船閘閘室滅火救援應急預案》,并開啟事故現場的消防設備設施。隨后,閘室水幕系統迅速把門體與重要閘室設備環護并噴水降溫,同時,指揮人員引導事故船舶展開自救,疏散非事故船舶。15:10時,三峽壩區各救援單位趕至現場,并成立現場救援指揮部,迅速啟動《三峽水利樞紐雙線五級船閘閘室滅火救援應急預案》,10輛消防車和100多名救援人員配合投入到滅火救援中,救援升降車及時開到現場,伸入閘室事故船上,將被困人員系數救上閘室。15:40時,三峽船閘危險品船舶被困人員營救、危險品船舶火災撲救、危險品船舶非火災船只疏散三個演練科目順利完成。此次演練啟動了三級消防應急預案,各單位分工明確、反應快速、救援到位,是一次完全按照以真實性為原則的實戰。通過演練,強化了三峽應急救援隊伍綜合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協同救援能力,檢驗了各級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并有助于對應急救援演練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加以改進。
經過近三年的探索和實踐,上海海事局已探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海事空中巡航工作模式,長三角區域的多個交通執法部門主動與該局溝通,希望利用海事空巡飛機進行聯合執法。6月26日下午,上海海事局與浙江海事局聯合開展了浙江中南部沿海水域聯合空中巡航。上午11:50時,飛機從舟山普陀山機場起飛,按照既定巡航路線對浙江中南部沿海水域聯合開展空中巡航執法任務;浙江海事局分別派出了寧波海事局、舟山海事局和臺州海事局的執法人員隨機巡查,期間,對浙江中南部沿海分屬于各分支局管轄范圍內的重點水域、重點船舶以及部分助、導航標志等進行巡查,并拍攝了珍貴的影像資料;14:15時,飛機安全降落普陀山機場。浙江海事局對此次聯合巡航執法活動表示非常滿意,希望以后能進一步拓展此類聯合巡航活動的深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