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龍
有效提升戰斗力標準大討論質量
●李海龍
65659部隊在深入開展戰斗力標準大討論活動中,堅持在踩實過程中發力、在靈活招法中增效,確保活動深入開展。
一、大抓理論學習,明觀點、做鋪墊。針對官兵理論層次、職責分工不盡相同的實際,把學習奠基作為討論見效的重要保證。一是黨委機關區分階段學。黨委機關對梳理編印的《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等資料,采取“個人自學一遍、集中領學一遍”的方法深入學習。二是理論骨干辦班集中學。采取“集中集訓、分批輪訓”的方法,抓住骨干這個“重頭”,帶動全體官兵這個“大頭”,分層次組織基層干部和理論骨干進行先期培訓,為大討論活動培養一批組織者、明白人、宣傳員。三是黨委支部牽頭帶動學。營連利用政治教育、黨團活動、士兵講堂等時機,以《解放軍報》《前進報》等媒體相關報道為教材,采取“黨委導學、支部領學、小組研學、班排督學”的方式進行學習,增強了討論的質效。
二、設立專題輔導,講重點、強信念。圍繞“戰斗力標準是什么、戰斗力現狀怎么看、戰斗力建設怎么辦”立題宣講,確保系統推進。一是在剝繭抽絲中厘清戰斗力標準。黨委常委登臺講形勢政策、講安全隱患、講使命責任,引導官兵認清周邊形勢、增強憂患意識;組織觀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解讀》輔導錄像,用強軍目標統一官兵思想,深化對戰斗力標準的理性認同。二是在深入反思中審視戰斗力現狀。組織機關人員蹲連住班,近距離為官兵答疑解惑,幫助營連把握討論方向;圍繞“我眼中能打勝仗的指揮機關”、“我心中能打仗的連隊能打仗的兵”話題,進行“面對面講評、背靠背測評”,及時梳理戰斗力建設的矛盾癥結。三是在確立方向中投身戰斗力建設。區分黨委機關、干部、戰士三個層次,設立“五查五看”“五學五糾”“五談五強”的自查標準,督促機關干部在部務會上交流討論體會、營連干部在月講評會上匯報討論心得、戰士在連軍人大會上分享感悟,保證官兵論有話題、查有對照、改有辦法,增強了討論熱情。
三、深入討論辨析,議難點、正偏差。堅持在拓寬渠道、多法并舉上傾心用力。一是官兵同臺交流談見解。黨委中心組成員全部分赴營連,與官兵深入討論交流;積極營造民主氛圍,保證官兵敢發言、能說話;常委帶頭講、帶頭談,機關干部與基層官兵面對面找差距、話責任。二是開展格言擂臺促深化。扎實推進“喊戰斗口號、講戰斗故事、唱戰斗歌曲、學戰斗詩詞”活動,開設“戰斗格言小擂臺”,連隊每周舉行擂臺賽,官兵自行評出最佳格言和“擂主”,形式豐富、人人參與。三是舉辦網上論壇校偏差。把傳統教育模式與網絡平臺對接,在政工網開展“我為戰斗力建設獻一計”活動,開展網上征文、建言獻策,征集了150多條“金點子”。四是用好文化陣地濃氛圍。更新營連走廊文化、墻角文化內容,一批生動好記、形象直觀的戰斗格言展板掛到墻上,走進戰士心里;圍繞“牢記戰斗力標準,爭當打勝仗尖兵”主題,組織板報評比,讓官兵在參觀閱覽中留下印記;在“軍營之聲”廣播開辟“戰斗力、戰友情”欄目,及時傳達上級精神、播報心得體會,持續激發實踐熱情。
四、注重實踐轉化,聚焦點、激熱情。堅持邊討論邊整改,推動討論活動成果進入部隊建設實踐。一是堅持圍繞中心抓籌劃。部隊黨委結合總部開展“不打招呼”全員全裝拉動和跨區基地化訓練等現實任務,提出了指揮員定決心不念稿子、不背臺詞,部隊演練不編腳本、不搞演練,對抗演練不搞固定模式、不預設結果的要求,一切向打仗看齊,一切向戰斗力聚焦。二是堅持突出中心抓補差。堅持向不良積習開刀,冬訓中采取臨時指定地形地域展開、隨機抽取情況處置等方式組織展開,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首長機關成立“冬訓連”,學信息化、上訓練場,堅持“車開第一趟、槍打第一響”,全程帶頭參加行軍拉練、實裝操作、實投實爆,帶動基層掀起學軍事、強技能、練本領的練兵熱潮。三是堅持服務中心抓踐行。注重統籌工作,做到目標一致、行動合拍;精細制定訓練計劃,時間具體到小時、課目具體到班排、分工具體到個人;訓練監察組深入營連檢查指導,每周通報講評,做到確保安全不減難度、緊盯效果不降標準,有效推進了戰斗力的持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