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門貴臣
軍隊黨組織要在實現強軍目標進程中發揮好三個關鍵作用
●張 勇 門貴臣
習主席強調指出:“搞好軍隊黨的建設,是軍隊建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軍隊全部工作的關鍵”,要求各級黨組織“不斷提高軍隊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思想和組織保證”。面對新使命的召喚,軍隊各級黨組織必須把自己的角色更加準確地定位在實現強軍目標的要求上來,在實現強軍目標進程中充分發揮好三個關鍵作用。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我軍官兵衍生于機械化半機械化戰爭時期的思想觀念如何適應強軍目標引發的變革與挑戰,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軍隊黨組織必須首先清醒面對和著力解決的現實問題。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說,“比向軍人灌輸新思想唯一更難辦的事就是消除他們的舊思想”。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更新過程的長期性和效果產生的漸進性決定了軍隊黨組織必須全方位地把思想觀念的轉變貫穿于實現強軍目標的全過程,在觀念更新上為廣大官兵舉好旗、定好向,始終扮演好“先行者”的角色。當前,最主要的是樹立和強化以下幾個觀念:
一是綜合安全觀。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日趨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軍事安全已不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唯一變量,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諸領域的安全互相支撐、互相影響,緊緊地交織纏繞在一起,構成了現代安全領域錯綜復雜的態勢。黨的十八大指出:“我國面臨的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要求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有一個大的發展。”作為軍隊建設“領軍人”的各級黨組織,要帶頭轉變“軍隊維護國家安全就是維護國防安全”的固有思維,明確我軍不僅要維護國防安全,還要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不僅要捍衛領土、領海、領空安全,還要捍衛海洋、太空、網絡空間安全;不僅要應對傳統領域的威脅,還要應對非傳統安全因素的威脅。
二是戰略謀劃觀。信息化戰爭是體系對體系的戰爭,作戰維度的升華、戰線領域的延伸,要求各級黨組織在決策時必須從戰略全局著眼,從整體利益出發。要沖破本位主義的束縛,真正確立信息條件下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思想,摒棄私念,切實按照“打贏”的要求部署部隊、設置機構、調配干部、檢查考核。要杜絕目光短視的行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不追求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和“政績工程”,在戰略規劃上注重保持部隊建設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三是信息制勝觀。未來戰爭將是制信息權的爭奪,誰掌握了制信息權,誰就擁有更多獲勝的機會。軍隊黨組織樹立信息制勝觀,就必須強化信息就是資源、就是優勢、就是戰斗力的意識。要以信息化改造為牽引,不斷提高教育訓練的科技含量和實戰水平,在擴大信息共享幅度的同時,加大信息防護力度,切實把增強官兵信息素質、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作為加快推進整體轉型、提高打贏能力的關鍵環節。把握住這一點,就抓住了我軍現代化建設的核心。
四是效益導向觀。那種“只計投入,不計產出”或者“高投入,低產出”的做法與實現強軍目標背道而馳。各級黨組織要把以效益為導向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指導方針,把效益的顯現性與潛在性、短期性與長期性、具體性與綜合性有機結合起來,統一地體現到決策和領導工作中,在實施科學規劃和科學管理中提高我軍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軍隊強不強,主要看打仗;戰場打不贏,一切等于零。贏得戰爭是任何時期、任何類型軍隊的至高追求和價值體現。習主席指出:“軍隊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來展開,成為部隊戰斗力的增強劑和功放器。”只有成為時時刻刻謀打贏、扎扎實實練打贏的實干家,黨組織才能把戰斗力標準貫徹到黨的建設各個方面,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在工作標準上,要真心實意地把打贏能力強弱、訓練水平高低作為衡量業績的參照系。由于受消極思想影響和小團體利益驅動等原因,個別黨組織在實際工作標準的選擇上出現了不利于部隊戰斗力建設的多元化傾向。如有的黨組織重管理、輕訓練,奉行凡事保平安、無過則是功的“安全標準”;有的熱衷于出經驗、爭彩頭的“材料標準”,等等。諸如此類的各種標準,遲滯了戰斗力的提高和各項建設的發展。解決這些問題,根本的思路就是端正組織建設的指導思想,不斷強化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以強軍目標要求為統攬,以打贏信息化戰爭為最終目的,以戰斗力標準檢驗各項建設和改革成效,以推進、跟進、逼進的姿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打贏,促進戰斗力的全面提升。
在教育訓練上,要把瞄準未來實戰作為一以貫之的思維方式和路徑取向。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國家發展面臨的安全環境不容樂觀,再加上在長期和平環境中缺乏戰爭磨練,使得“瞄準未來實戰”在我軍教育訓練中的重要地位和現實意義進一步突顯。因此,軍隊黨組織必須始終樹立起“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的訓練思維。要進一步提高教育訓練的標準和難度,把教育訓練的立足點放在最困難、最艱苦的基點上,從難、從嚴考核驗收;要大力拓寬教育訓練的內容,除了軍事技能外,還要把相關的現代科學知識作為重要內容,使廣大官兵既有堅實的軍事基礎,又有豐富淵博的科技文化知識;要追蹤世界軍事科學的新動向,及時了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提出新觀點、作出新決策,不斷開拓教育訓練的新領域。
在人才培養上,要把全面提升官兵素質作為謀打贏、練打贏的基礎工程。官兵素質是軍隊建設水平的基本標志,是我軍履行好新的歷史使命的決定性因素。軍隊黨組織要適應履行新使命的需要,努力培養造就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官兵。要教育引導官兵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強化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犧牲奉獻精神;要把現代科技特別是高科技知識武裝作為提高官兵現代軍事素質的基本途徑,不斷增強官兵現代意識、科技意識,提高駕馭最新裝備的能力;要堅持把提高思想覺悟與提高全面素質結合起來,把灌輸先進思想與學習文化知識相統一,創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要突破重德輕才、重才輕德的傾向,樹立德才并重、重視真才實學的用人觀,實現由片面性選才標準向科學性選才標準的轉變,不斷夯實謀打贏、練打贏的人才基礎。
實現強軍目標是我軍面臨的一個新的實踐過程,要求軍隊黨組織必須不斷地以創新的思維、理論、方法、制度來應對各種新挑戰,堅持把創新能力作為衡量先進性的恒定標準,使之成為實現強軍目標的動力源。黨組織的創新能力深深根植于廣大官兵之中,離開了廣大官兵的參與而空談黨組織的創新是缺少群眾基礎的,也是沒有任何現實意義的。因此,軍隊黨組織在增強自身創新能力的同時,必須引導廣大官兵不斷提高整體創新能力,當好他們圖新求新的引路人。
不斷激發官兵的創新責任感和積極性。創新責任感和創新積極性是提高創新能力必須具有的主觀因素和內在動力。黨組織要引導官兵把提高創新能力與履行軍人義務結合起來,教育官兵認識到創造性地履行好軍人義務是新的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名合格現代軍人的必備素質;要引導官兵把提高創新能力與完成本職工作結合起來,鼓勵官兵立足本職搞創新,從而激發官兵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要引導官兵把提高創新能力與個人成長進步結合起來,使官兵真正把創新能力作為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
把增強官兵的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抓好部隊建設的重要課題。各級黨組織在強化官兵軍事技能的同時,要不斷提高官兵的科學文化素質,通過“構建學習型軍營”和“爭做學習型軍人”活動引導官兵增強自我學習能力,并在保證效率和效果的前提下加強對官兵的理論傳授和業務培訓,用豐富的理論知識催生創新思維的火花;要相信群眾的創新熱情和首創精神,把“在實踐中創新”作為增強官兵創新能力的首要途徑,積極鼓勵和促進認識層面創新成果向實踐層面創新成果的轉化;要大力發揚軍事民主,發揮官兵集體智慧的力量,逐步走開從個人創新到群體創新的路子。
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民主和諧氛圍。人才創新熱情的激發和創新能力的延續需要一個“以創為榮、以創爭先”的氛圍導向,而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良好外部環境,是黨組織開展創新工作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要大力宣揚優秀人才的創新事跡,在軍營中形成“學創新,趕先進”的主流輿論氛圍;要把創新標準貫穿到檢查評比、干部使用等涉及集體、個人榮譽和利益的實際工作中,改革現有制度中與鼓勵創新不相符合的內容,用好政策調控這根“杠桿”;要寬容官兵在創新中遭遇的挫折和失敗,不搞“一票否決”式的輕易否定,真正讓官兵的創新活力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競相迸發。
(作者單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