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聯偉
自覺養成按程序辦事辦文習慣
●陳聯偉
按程序辦事辦文是機關工作正規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工作中,常會遇到一些跳過程序、漏掉步驟、故意規避的問題,也越來越感覺到按程序辦事辦文的重要性、必要性。
程序如規。這個“規”指客觀規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必然聯系。莊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依,萬物有常理而不說”講的就是內在規律,它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體現在辦事辦文中,就是前人對辦事規律一次次的認知總結,最后升華固化為程序。正如工程師編寫軟件,其本質就是用計算機語言揭示事件的內在邏輯關系。內在邏輯關系不清,程序就會紊亂,電腦就不能正常工作??梢哉f,按程序辦事辦文本身就是對事物客觀規律的認知和把握,是尊重事實、尊重經驗、尊重教訓、尊重規律的求實態度。各級機關工作都有規范嚴密的辦事程序,違反程序辦事就會帶來工作被動,甚至付出深刻教訓或沉痛代價。機關干部應該自覺嚴格按程序辦事辦文,力求把每一份文電每一件事情辦得精準圓滿。
程序是權。一項工作一旦要求按法定的程序去執行,抓落實的部門和人員也就相應具有了一定的責任和權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其意之一就是要求把履職和用權納入合法的程序軌道上來??梢?,程序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權力。按照程序辦事,就是正確用權;違反程序辦事,就是濫用職權,就是將組織賦予的公權私有化。如有的事情該溝通的不溝通,該報批的不報批,超出部門權限做決定;有的遇到需要擔責的事情嚴格按程序報相關部門集體擔責,遇到有利可圖的事情想方設法規避程序自己拍板;有的以領導交辦、任務緊急、特事特辦、保密程度高為由規避程序辦事辦文。凡此種種,都反映了其對程序與權力的關系定位認識模糊,只一味地強調自己的責任,卻不愿談及手中的權力。各級機關特別是高級領導機關,管錢、管物、管人,管計劃、管工程、管裝備,人人手中有權,要知險避險、避險得法,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辦事辦文,越是復雜的事情越要溝通,越是敏感的事情越要透明,越是緊急的事情越要謹慎,善于把超常規或特事特辦的事及時納入正常的程序軌道。
程序為法。辦事辦文程序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后被固化,就具有了一定的法規效力。這在工程建設和裝備物資采購領域尤為突出,每項工作都有嚴密的程序要求,特別是企業遴選、計價審價、招標談判、競爭擇優等采購程序,環環相扣,在執行過程中更不能朝令夕改、隨意跳轉?,F實中常常遇到生搬硬套執行法規程序的現象,主因是對法規的立法本意沒有深刻的理解掌握,程序為法的意識淡薄,從而機械照搬、斷章取義、隨心所欲執行,滋生了違規違紀和腐敗問題。如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在能源項目審批中權力尋租,無視項目審批程序長期扣壓一批項目,最終鋃鐺入獄。這種對項目計劃的長期無故扣壓,本身就是無視程序、目無法規的表現。作為機關干部,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法規程序,真正弄清楚為什么要設置這樣的程序,設置這樣的程序是為了防止什么、促進什么,不斷強化程序法規意識,嚴格依據法規程序辦事辦文。
程序似傘。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個別人,但也保護了許多人。它似一把大傘,用好了能遮陽擋雨,不用就會曬傷淋濕。聰慧之人將它當作朋友,善于運用,嘗到甜頭;愚笨之人把它當作掣肘,不善運用,吃了苦頭。工作中不乏這樣的現象,個別部門和機關干部對程序的認識理解不夠深刻,沒有及時按規定程序辦文辦事,最后將小事辦成了大事、將具體事變成了首長的事,受到了上級嚴厲批評,損壞了自身形象,損傷了雙方情感,延誤了工作進度,得不償失。程序確實是最實在管用的保護傘,各級機關要求嚴格按程序辦事辦文,就是對廣大干部的一種真情愛護和無形保護。只要嚴格按程序辦就會不出事、促成事,違反程序辦就會壞了事、攤上事。機關干部要自覺養成嚴謹求實、嚴守程序的良好工作作風,嚴格按職責、按程序、按規定辦文辦事。
(作者單位:海軍政治部紀律檢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