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忠
著眼基層官兵殷切期盼 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李維忠
“上山下水問漁樵,要知民意聽民謠。”作為一線指揮部的團級黨委,與基層離得最近,與官兵貼得最緊,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更要下到基層察實情、貼近官兵聽心聲,真心誠意讓群眾評頭品足,真正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
一、基層官兵最期盼破解難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要聚焦基層、服務官兵。蘇區時期,毛澤東帶領軍民一起挖“紅井”,解決群眾喝水難問題,朱德等帶頭下田幫助農民插秧收稻、車水抗旱。緊密聯系群眾、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成為黨從中央蘇區時期就形成的優良作風。深入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盀槊瘛甭鋵嵉讲筷牻ㄔO,就是為了基層官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要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深入基層摸實情,清醒認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重大問題,克服只唯上不唯下的錯誤思想,撲下身子、放下架子,把基層官兵呼聲作為重要信號,把基層官兵需要作為重要選擇,把基層官兵滿意作為重要標準。要真心實意辦實事,把官兵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官兵格外關心、重點幫助,尤其是年輕官兵處于家庭的爬坡期、事業的上升期,往往壓力比較大,我們絕不能熟視無睹、漠不關心。要排憂解難出實招,本著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的原則,加強掛鉤幫建,在工作上予以指導,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對制約基層發展的瓶頸問題,對影響官兵成長進步的實際問題,拿出實際舉措,及時予以解決。
二、基層官兵最厭惡形式主義,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要治虛打假、務求實效。報載某地出入境管理局辦事大廳內,13個服務窗口在領導檢查到來的半分鐘內全部開放,而此前只有4個窗口在辦理業務,被群眾戲稱為“秒轉作風”。這種現象絕非個例。一句“領導來了”頓時讓所有服務窗口全部開放,所有排隊市民在幾分鐘之內辦完業務,前后反差極大,尤其是某位工作人員偷偷說道“沒號了,怎么辦?”頗具喜劇效果。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表現,是基層官兵最為厭煩的不良作風。走群眾路線必須堅決反對人浮于事,反對形式主義。教育實踐活動之所以廣受官兵歡迎,就是因為大家希望能夠通過活動看到真正的轉變。如果流于形式,把提要求當成部署工作,把喊口號當成抓落實,在學習教育、查擺問題環節中虛與委蛇、敷衍了事,導致活動空洞化、形式化,不僅使活動失去本來意義,還會給活動抹黑,進而損害黨的形象,涼了群眾的心,帶來的危害怎么估計都不過分??朔问街髁x,要祛除應付心理,思想上、行動上都要有新提高。教育實踐活動事關黨的生命和根基,絕不是權宜之計,來不得半點馬虎。要迅速進入狀態,立即“緊張”起來,不能“慢動作”“慢預熱”;要拿出足夠精力,沉心靜氣,把中央精神學習好領會透,不能“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冒”;要按照活動要求,認真對照標準,逐一查擺問題,不能對自己“心軟”、對別人“話軟”。每一個環節都不走過場,每一項要求都落到實處,“假把式、虛招子”才沒有空間,教育實踐活動才能抓出實效。
三、基層官兵最希望風清氣正,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要領導帶頭、激濁揚清。領導干部帶頭躬身踐行,是無聲的命令。一要保持夙夜在公、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領導干部要動真心、使真勁,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把思維理一理、把方向正一正、把行為緊一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實實做事,讓承諾成為動力和方向,讓事實成為檢驗承諾的秤桿和標準,讓可能升級為大問題的小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二要弘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要牢固樹立勤儉建軍、艱苦創業的思想,帶頭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三要樹立秉公用權、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團級干部權力雖然不大,不易出現重大職務犯罪,但是對于基層關心的評功評獎、干部晉升、考學入黨、士官選改等敏感問題有著一定的話語權。有的領導慣于開空頭支票,講一套做一套,長此以往必將失去官兵的信任,無論其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會被官兵認為是糗事;無論其說好話還是說壞話,都將被官兵當成是謊話。因此,領導干部要常懷律己之心、常思擅權之危,公正行使權力,自覺約束權力,讓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始終處于官兵的監督之下,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帶動部隊形成風清氣正的內部環境。
【作者系91352部隊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