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凱
讓人才強軍在基層有效落實的思考
●阮 凱
強軍,要在得人。習主席指出,要實施人才強軍戰略,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新型作戰力量人才培養作為重中之重;要嚴格按原則、按政策、按規矩、按程序選用干部,增強選人用人的科學性、準確性、公信度。這一論述給各級培養、選拔、使用人才提供了重要指導,其能否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關系強軍事業的成敗。筆者作為基層部隊黨委書記,聯系單位實際和之前多年干部工作經歷,就如何貫徹人才強軍理念,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要察之以細,定好位。無論干部戰士,第一任職一般都是從連排開始,基層黨委如何統籌規劃、定位培養,其將來就會傾向哪個方向發展。因此,細致考察、準確定位、正確引導官兵很重要,千萬不能放任自流,讓其自生自滅。部隊單位類型眾多,要求黨委必須兼顧不同層級、專業、崗位人才選拔培養,使之分布均衡、結構合理。實踐中,我們采取自我設計、群眾問詢、組織考評等方法,全面分析官兵素質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成長“路線圖”,建立人才數據庫,為每個人量身定做發展規劃。從實際成效看,一方面,可以從黨委層面對人才隊伍的梯次、結構有個統籌把握;另一方面,能夠讓官兵本身有目標、有奔頭,少走彎路。
二要用之以長,搭好臺。馬能歷險,耕不如牛;車能載重,渡不如舟。人才亦如此,滿腹經綸的可能恃才傲物,穩重低調的往往魄力不足,敢闖敢拼的有時不重小節,正所謂人無完人但各有所長。一些部隊人才缺乏,而當前建設正是用人之際,與其一葉障目、求全責備,不如揚長避短、人盡其才。實踐中,我們以開展“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主題實踐為牽引,最大限度地給官兵提供展示自我、崗位成才的平臺,激發大家的潛能。事實證明,成功離不開平臺的支撐,用得順手的人都是鍛煉出來的。選拔使用人才,只要是政治素質過硬、人品官德過關、能對打仗有用,就應該根據其優長,大膽給其適合的平臺和崗位,更好地為部隊全面建設服務。
三要放之以遠,穩好神。偏遠一線是檢驗人才特別是年輕干部心智的試金石。越是在偏、遠、苦的地方,越能看出一個人是踏實還是浮躁,是積極還是消極。有的基層單位工作生活條件艱苦,一些同志進都市、進機關的愿望比較強烈,這本身是好事,是有進取心的表現。但我們認為,一個經不起偏遠單位考驗、不愿意默默奉獻的干部,是不成熟的,難當重任的。實踐中,我們鼓勵年輕干部到艦艇、高山、海島等偏遠艱苦單位任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每年組織機關、基層交叉代職、換崗鍛煉,安排機關干部蹲連住班。事實證明,放之以遠,不僅可以鍛煉人才、培養人才,還能很好地考察人才、評價人才。
四要礪之以苦,壓好擔。人才都是在風浪里鍛煉成長起來的。人多有惰性,沒有壓力往往就感知不到責任,容易失去動力。部隊有效履行使命,自身過得硬、上級信得過,關鍵還在于人才支撐。實踐中,要有意識地把人才隊伍建設融入部隊火熱實踐之中,設置難局、險局、危局、苦局,讓官兵去應對、去擔當,通過黨委推、形勢逼、任務壓、崗位礪,培養各崗位人才的沉著心理、過硬素質和頑強作風,努力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五要授之以漁,傳好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黨的事業之所以興旺發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一輩好傳統、好作風、好方法的代代傳承。部隊年輕同志居多,干工作有熱情沒經驗很正常,關鍵是要引導、幫帶和培養。要建立常委掛鉤、機關幫帶措施,重大任務中主要領導與年輕干部結成幫帶對子,日常工作中機關實施跟堂聽課、跟隊訓練、跟班作業,手把手幫教一線官兵。在指導的過程中,著重“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講究不破不立,既糾偏差更教方法,既講能不能做又講該怎么做,幫助大家更好地熟悉情況、進入角色、完成任務。從實際成效看,與“想要什么給什么”相比較,“需要什么給什么”更能幫助官兵快速成長、有效成才。
六要管之以嚴,把好關。干部工作的實踐告訴我們,黨管干部的原則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必須嚴格,遷就一個干部就是害了一個干部。培養人才也一樣,官兵要真正成長為對部隊有用的人才,不能脫離嚴格的管理和約束。這方面,是有過血的教訓的。某些變節、賣密人員,都曾經是好苗子,因為脫離了組織視線,才走上了不歸路。官兵普遍比較淳樸,思想行為的主流是好的,但難免有跑偏的情況。對此,部隊黨委不可姑息,必須按組織紀律進行嚴肅處理,發現一次、批評一次、處理一次,讓板子打疼具體人。事實證明,官兵要成才,離不開組織拉袖子、抽鞭子,經受幾次刻骨銘心的教訓,會少走岔路、更好成長、更快進步。
七要待之以寬,扶好梯。一些部隊留不住人才,甚至青黃不接、骨干斷層,基層尤為突出,其原因一方面是保留機制不夠健全,另一方面是基層黨委在儲備、培養人才的方法上存在問題。人才培養是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基層黨委需要更多的寬容和耐心,真正甘為人梯,幫助他們進步,堅持用感情留人、用事業留人。不僅善待上下公認好的,對有發展潛力的、有保留價值的,同樣給空間、給機會,輔以人文關懷和榮譽激勵,在表彰獎勵、晉職晉銜上給予傾斜,調動其成長成才的積極性。事實證明,一身青澀的學員也可以成長為優秀基層主官,“刺頭兵”也可以成長為專業尖子,關鍵還在于組織的扶持。
八要化之以情,解好難。黨委應定期召開民主懇談會,聽取基層官兵呼聲。建立問題整改落實“三聯單”,黨委、基層、官兵各一份,針對休假考學、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傷病治療、家庭涉法等問題,逐條逐項解決或答復,緩解官兵的后顧之憂,有效激發大家崗位成才、扎根建功的愿望。只有真情實意地為官兵辦實事、卸包袱,大家才可能輕裝上陣,更好地自我教育、管理和激勵,更主動自覺地成長成才。
九要擇之以賢,選好人。知人善任,是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現在各級選拔人才,主要看其德才、政績等。但實際選拔中,有些指標很難定論,容易人為說了算,有時對一個干部的評價,不同領導會有不同看法,出現“用你一條理,棄你一句話”的現象。對此,一要嚴格制度,按正確的考評程序選正確的人;二要尊重民意,靠多數人選多數人滿意的人;三要唯才是舉,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敢為事業破格選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特別注重看全面、察根源,既重選票又不唯選票論,不讓老實人吃虧、“老好人”吃香,讓能干事的得實惠、“會來事的”沒市場,形成能者上、庸者讓、拙者下的鮮明導向。事實證明,要讓基層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首先必須科學選人用人,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實干者實惠。
十要處之以公,正好風。人才的培養、選拔、任用,十分敏感,難免會有人、情、利的干擾。能否妥善處理好,使之陽光化、透明化,將決定人才隊伍建設的走向,也關乎人心向背、基層風氣、事業發展。在人才的考察、選拔上,堅決不搞暗箱操作,努力變“握在手里猜”為“攤給大家看”,讓上級放心、官兵有信心。每次干部調整,都把擬提升使用的候選人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涉及考學培訓,更多采取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辦法實施;結合改進作風,深入查糾在選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風,嚴厲查處各種形式的拉關系、打招呼、遞條子、走后門行為,保持選人用人上的風清氣正。事實證明,人才隊伍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好風氣的引領,用好作風選作風好的人,隊伍才能純正,建設才能長久。
【作者系91316部隊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