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雨
有效應對網絡涉軍謠言
●范 雨
習主席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提供的信息,目前國內涉軍網站、論壇達5000多家,網絡涉軍輿情呈快速增長態勢,其中包含涉軍謠言等負面信息。分析涉軍謠言的特點及危害,研究網絡涉軍謠言成因并提出有效對策,對于奪取互聯網涉軍輿論引導工作的主動權,凈化涉軍網絡環境,維護我軍隊良好形象十分重要。
網絡涉軍謠言內容的虛假性誤導了人們的思維。謠言是指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聞或者是捏造的消息。虛假性是謠言的基本屬性。網絡涉軍謠言也同樣如此。從來源上看,網絡涉軍謠言一方面來源于無意訛傳。即某些網民在事實不明、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抓住軍隊某些值得“爆料”的地方,利用公眾的獵奇心理,以訛傳訛。另一方面來自于有意地捏造。即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混淆是非、蠱惑人心,或是利用公眾特別是我軍官兵“糾錯”心態,借機套取軍隊真實信息。這種虛假性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誤導人們正常思維,造成人們分不清是非、辨不明真偽,導致思維錯亂。
網絡傳播的膨脹性增加了涉軍謠言管控的難度。相比于口口相傳和傳統媒介的傳播方式,借助于網絡的涉軍謠言散發速率大大增加,且極易擴散膨脹。我國對互聯網采取的透明、開放、包容的態度和政策,被謠言制造者們視為可利用之機,也為網絡涉軍謠言提供了滋生、成長的溫床。
網絡涉軍謠言影響的惡劣性危害了部隊的穩定。謠言制造者之所以編造、傳播涉軍謠言,背后都有一定的目的和企圖。一是網絡涉軍謠言帶有攻擊性。謠言制造者為了博取公眾“青睞”,達到自身目的,往往利用、編造一些涉軍信息制造奇特、反常的事件來攻擊我軍。二是網絡涉軍謠言具有侵蝕性。一些謠言表面上看是一種炒作,有的甚至是很膚淺易辨的信息,但是其背后隱藏著巨大的侵蝕力量。一些看似正常的“熱點”,可能向人們輸入的就是西方推崇的所謂“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軍隊國家化”等謬論。三是網絡涉軍謠言的惡劣影響難以根除。網絡負面信息在社會上的影響是極其深遠而惡劣的。涉軍謠言會使一些不明事理的公眾產生信念上的動搖,對我軍形象產生歪曲認識,對我軍建設產生不利影響。
別有用心的捏造。網絡涉軍謠言大部分來源于不符合事實的捏造。軍隊作為國家機器,其行動往往會受到人們關注,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在看到我軍紀律嚴明、無可觀性“猛料”可爆的情況下,為達到詆毀我軍形象的目的,刻意制造謠言以扭曲公眾對我軍的看法和認識;而有些謠言雖然看似和個別涉軍公共事件“沾邊”,有根有據,但事實上,這些謠言是在證據不確鑿、調查無結果、官方未認可的情況下經過蓄意加工炒作產生的。這些言論往往是通過移花接木、斷章取義、刻意放大的手段,再披上花哨的“外衣”達到擾亂視聽的效果。此外,隨著我軍對外交往的增多,敵對勢力借機對我軍的窺探也在增加。調查顯示,不少的網絡涉軍謠言都是敵對勢力蓄意制造的,一方面煽動包括我軍官兵在內的公眾情緒,挾持公眾意見,制造軍民矛盾,引起社會混亂;另一方面,通過明確的目標指向,妄圖污蔑我黨政軍政策,窺探、套取內部信息,乃至進一步危害國家安全。
辨識能力的欠缺。海量的信息流和數據流是互聯網時代的最顯著標識,對信息的辨識能力也成為E時代網絡用戶的必備技能。就網絡謠言來說,如果能夠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具備一定的觀察力、判斷力以及運用網絡的能力,很多的網絡謠言就會不攻自破,成不了氣候。但總的來看,我國公眾的網絡辨識能力欠缺。一方面是科學素質不高。據中國科協發布的第八次公民科學素質調查(2010年)結果顯示,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為3.27%,相當于主要發達國家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科學素質的缺失,直接導致一些淺顯的、違背常識的網絡謠言有了發展膨脹的市場。另一方面,從眾心理也導致公眾對網絡言論往往不加深入思考,盲目跟風選擇,從而以訛傳訛。上述兩種情況的欠缺,使得公眾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時,缺乏必要的分析思考,導致包括涉軍謠言在內的網絡謠言得以快速立足、傳播甚至泛化。
信息管理的滯后。受研發能力、技術水平、專業人才等因素所限,我國目前對網絡信息管理能力較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這就為管控與應對網絡涉軍謠言帶來很大困難。一方面,對于網絡涉軍言論的輿情應用理論研究不成熟,使得對網絡涉軍輿情的監測、研判、決策缺乏扎實的理論依據,也造成了實踐能力的弱化。另一方面,個別官兵保密意識淡薄助長了涉軍謠言的滋生。雖然近年來,我軍強化了對保守軍事秘密的教育和管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認,仍有極個別人員抱有僥幸、好奇、自大心理,淡忘了保密紀律,將一些軍事動向、信息甚至是秘密外泄,成了網絡涉軍謠言的一個根源。
網絡推手的強化。網絡推手是指借助于網絡媒介進行策劃、實施并推動特定對象,使之產生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人。這些特定對象中除了企業、品牌和個人之外,還包含特定事件。網絡雖然有著傳送便捷等優勢特點,但信息傳送的寬泛性,也使得網絡涉軍謠言不易被特定人群、特定對象所接收。在這種情況下,受到商業利益的誘惑、滿足個人虛榮心等因素的驅使,網絡推手應運而生,在網絡涉軍謠言的傳播中也發揮了強化作用,體現在他們通過專門的精心制作、包裝、策劃,利用網絡影響力,加速和擴大網絡涉軍謠言的傳播。
一要做好信息的公開透明。人們對已知的事物總是能保持一個冷靜超然的態度,而面對未知的事物則往往由情緒左右。所以,減少未知,對遏制謠言最為有效。信息的公開和透明化是遏制謠言傳播的最有效方式。網絡涉軍謠言很多時候都是從涉軍信息的某一“模糊點”放大、擴散而成,因此,做好對“模糊點”“炒作點”信息的澄清與解釋工作,對遏制和管控網絡涉軍謠言至關重要。在這一應對過程中,軍隊的相關部門要在把握好輿論政策尺度和保守軍事秘密的前提下,以開放、透明、包容的姿態,適度采取信息發布、證據出示、媒體采訪、報道評論等方式,主動將涉軍疑點信息公開化、透明化。變被動為主動,化模糊為明朗,及時全面報道,從根本上給予網絡涉軍謠言致命打擊,消除謠言的影響與危害。
二要注重權威部門的及時介入。公眾在急切想了解事實真相、信息混亂和不信任感增強的情況下,權威部門的介入能夠起到安撫公眾恐慌情緒,將公眾的從眾心理引導到正確的判斷標準上來的作用,有助于增強公眾對黨、政府、軍隊的認同感,有助于遏制謠言的傳播。因此,在應對網絡涉軍謠言中,要及時有效地充分發揮軍地雙方權威部門的作用,通過相關機構利用合法渠道介入對網絡涉軍謠言的調查處理工作中去。通過持續有力的正面宣傳,權威公正的分析評論,消除涉軍謠言的誤導和欺騙,遏制謠言的傳播。近年來,我軍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就是對此的有效嘗試,通過信息權威發布,及時澄清事實,表明軍方立場態度,在有理有力有節的輿論斗爭中用事實揭穿謠言,維護了我軍的形象。
三要加強對涉軍信息的研判。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加強對網絡涉軍信息和涉軍輿情形勢的研究和判斷,對于提前做好涉軍謠言的預防和消除十分重要。要特別注重對軍事動態頻發和敏感時期的輿情監控,對可能產生的謠言信息做出初步預測;對于一些確已發生的負面事件,要密切關注網絡輿論導向,發現網絡涉軍輿情可能出現的夸張、放大趨勢,結合信息公開予以批駁,及時遏制其以偏概全、渲染夸大的勢態。對于既往的輿情處理,要認真總結經驗得失,為制定網絡涉軍謠言應急處理預案等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四要增強官兵的辨識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官兵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提高認識和分析問題的素質能力,從自我做起,不編造、不輕信、不傳播涉軍謠言,不泄露軍事秘密。要通過形勢政策教育,幫助官兵認清當前形勢和思潮動態,及時澄清和掃除官兵思想上的誤區和盲點,增強主動抵御網絡涉軍謠言的“免疫力”。要通過普及相關網絡知識和科學常識,一方面幫助官兵運用網絡技術手段屏蔽部分垃圾信息,切斷來源;另一方面,認清謠言的虛假性,增強對涉軍謠言的辨識能力,自覺用“紅色”“綠色”信息來取代那些“黑、灰、黃”色的網絡謠言。
【作者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