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華 高迪明 張玉榮 鈕建平 黃貴 張渭章
高產優質甜玉米翠甜1號
顧海華 高迪明 張玉榮 鈕建平 黃貴 張渭章

翠甜1號(原名T1539)系浙江之豇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自交系T15201231為母本、自交系H3932311為父本配制而成的甜玉米品種,2006年10月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該品種豐產性較好,鮮穗籽粒黃色,外觀品質好,甜度較高,皮薄,風味佳,商品性好,中抗小斑病及莖腐病等,深受浙江省甜玉米生產區農戶歡迎。
株型偏緊湊,株高2.2 m,穗位高85 cm,穗行13.8行,穗粗4.6 cm,穗長21 cm,筒形,禿尖長2.1 cm,去苞葉平均單穗質量245 g左右,從播種到鮮穗采收共92天,可溶性總糖量7.94%;穗粒排列整齊,粒色純黃,馬齒形;種皮薄,甜度高,風味佳。據浙江省區試表明,2005年鮮穗平均667 m2產量888.9 kg,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9.64%;2006年鮮穗平均667 m2產量766.2 kg,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4.10%;2年平均667 m2產量827.5 kg,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6.87%。
2.1 隔離種植
為確保甜玉米鮮穗品質,需要隔離種植,一般隔離距離保持300 m以上;或播期錯開30天以上。
2.2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適宜春播和秋播,春播要求土溫穩定在12℃作為當地起播時間,宜采用地膜覆蓋育苗移栽,或采用小拱棚套地膜雙膜栽培,幼苗3葉期前后適時移栽。秋播適播期在8月上旬。由于翠甜1號種子干秕,幼苗頂土能力差,直播往往難以保證全苗齊苗,建議先育苗再移栽。育苗時要精播淺播,覆土深2 cm左右。定苗后大田移栽密度每667 m2保持在3 500株左右為宜,不宜過密。
2.3 田間管理
有機肥、鉀肥和磷肥作為基肥使用,將全部氮肥的40%用作基肥,要注意種、肥隔離。追肥分2次施,一次在拔節期,一次在大喇叭口期。一般生產條件下,667 m2施入尿素40 kg、氯化鉀8~10 kg、過磷酸鈣40~50 kg,可獲得較好的產量。在土壤肥力較高的情況下,該品種會出現分蘗,應及時去除。為提高果穗商品質量,雌穗留上部第1穗,晴天將其余小穗去除。整個生長期水分管理以見干見濕為宜。
2.4 病蟲害防治
翠甜1號抗小斑病,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感玉米螟;易受到玉米螟、蚜蟲等為害。大斑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防治。
玉米螟等蟲害采取綜合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處理越冬寄主,壓低蟲源基數。②物理防治。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將玉米秸稈集中堆放,利用投射式殺蟲燈誘殺從秸稈垛中羽化出的成蟲,每盞燈控制面積5.3~6.7 hm2。③生物防治。667 m2放赤眼蜂13 000只左右防治;于早春幼蟲化蛹前,用百僵菌粉劑噴施殘存寄主的秸稈,用量50~100 g/m2。④藥劑防治。在玉米心葉末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辛硫磷乳油,制成顆粒劑施于玉米喇叭口內,每株2 g;顆粒劑是用50%辛硫磷乳油40 mL加細砂10 kg均勻混拌配制而成。
2.5 適時收獲
翠甜1號果穗花絲干枯變黑褐色時為采收適期;或者用授粉后的天數來判斷,氣溫高時授粉后18~20天就可采收,氣溫較低時授粉后22~25天收獲,采收時應連苞葉一起采下。
顧海華,浙江之豇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市余杭區仁和鎮余杭高新農業示范中心之豇種業,311107,電話:18968052930,E-mail:guhaihua111@qq.com
高迪明,張玉榮,鈕建平,黃貴,張渭章,浙江之豇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