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本軍,楊建林,荀澤霖
(73071部隊,江蘇新沂221400)
隨著部隊體制編制改革調整的不斷深入,特種部隊的比例不斷增加,如何增強特戰兵員征集針對性,提高特戰新訓質量,精細新訓管理,是當前特戰新兵工作的當務之急。
從去年開始,新兵征集已由“冬季模式”轉變為“秋季模式”,模式的改變有利于推動各類畢業生應征入伍。但新兵征集目標注重“數量規模”,忽視“按需征集”,“征非所需,用非所長”的現象比較明顯。特戰部隊招不到所需的特長兵,而有的單位對征到的特長兵需求不大,結果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為改變這一狀況應重點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建立兵員征集常設機構。各省 (區)、市、縣三級征兵辦公室要由臨時機構改為常設機構,加強高等院校征兵機構 (武裝部)建設,明確征兵機構編制、人員和主要職能,編配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負責本轄區、院校兵員供給數質量情況的統計,搞好兵役法規宣傳和兵員征集相關工作,并使之走上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的軌道。二是建立兵員供需數據庫。一方面,三級征兵辦公室和高等院校征兵機構,要建立兵員登記數據庫,針對特種兵綜合素質要求高的特點,與地方體育院校、武術學校建立應征青年人才儲備數據庫,積極利用局域聯網實現兵員供給與需求雙方的數據共享。另一方面,部隊應根據編制專業崗位和工作需要提出兵員詳細需求,特別是對特種兵體質、專業、特長等方面進行需求細化,兵役機關根據部隊需求進行征集,實現“訂單式”征集方法,確保征為所需、征能所用、人盡其才,最大限度地縮短部隊培養人才的周期。三是合理確定兵員征集地。近年來,全軍不少部隊出現了選晉士官降溫的現象,造成此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部隊距離家鄉較遠是一個重要原因。通過調查發現,官兵都想在離家較近的部隊長期服役。因此,要在兼顧專業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兵員征集地,防止出現在家門口當兵和離家太遠的問題。部隊征集兵員可在本戰區所屬省市或相鄰省市征集,距離控制在300 km~1000 km范圍內。
特戰新兵訓練,僅靠加大經費投入或強化訓練很難練就過硬的特戰精兵,只有在組訓上遵循“特事特辦”的思路,通過特別的指導和特殊的保障超常組訓,才能打牢特戰基礎,提高新訓質量。一是常設機構訓。如果實行一年兩期征兵模式,基層營連都會面臨因“超編”帶來的骨干配備、營房使用、飲食保障不足等矛盾,難于獨立承擔新訓任務。旅可成立建制新訓營、按建制標準配齊各類軟硬件設施、編齊軍官骨干,通過“旅統一管理、新訓營獨立負責、骨干集中培訓、保障自主實施”的方式,實現新兵工作既能獨立高效實施,又能減少對其他工作的干擾。二是超編儲備訓。特種部隊新兵訓練時間跨度長,特別是9~11月份是部隊全面展開戰術演習階段,是提升整體作戰能力的關鍵時節,如果基層單位要抽出大批骨干來組織新兵訓練,勢必會影響部隊整體戰斗力提升。通過抓非主要崗位軍官、預提士官的超前培養,抓傘降、攀登等關鍵技術能手的超編儲備,抓士官隊伍的“一專多能”培養,保證執行新訓任務時營連主官不動、關鍵崗位滿員,為降低戰斗力波動創造有利條件。三是拉長周期訓。特戰新兵如按照新兵入伍訓練兩個月后組織下連,易出現“老兵吃不飽、新兵不適應”的問題,不符合特戰部隊訓練的客觀要求,要充分利用夏季征兵,一年度兵訓練時間相應調整為“1年+新兵訓練期”的有利契機,結合特種部隊新兵訓練要求,拉長訓練周期,在8月份前完成大綱規定的一年度兵要完成的入伍訓練、基本技能訓練和單兵戰術訓練,爾后下連,隨老兵連隊完成班組、連排戰術合訓。
特戰新兵除完成所有新兵入伍必需訓練的10個課目 (含心理行為訓練)外,還要完成特戰基本技能和單兵戰術訓練課目,訓練內容多。不少課目訓練由于受場地、器材、裝備等條件的限制,與老連隊訓練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在訓練管理上要從三個方面總體把握。一是合理確定新訓質量指標。新兵基礎素質參差不齊,要把特戰大綱規定的訓練內容全部學精練熟,這對部分新兵比較困難。因此,在確定訓練指標時要依據個人訓練實際,逐人量化、因人而定。二是搞好訓練過程管理。重點要把好“三關”。把好骨干培訓關,要用最優秀的干部、最好的班長帶新兵,采取“打亂建制、新老搭配、高職低配、全程淘汰”的方法,完成不少于25個訓練日的強化訓練;把好教學關,采取“先到先學、隨到隨訓、后到補訓”的方法,有效解決新兵入營時間不統一、訓練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建立新訓骨干訓練日志制度,由新訓骨干記錄本班每天的訓練內容、時間以及每名新兵掌握的情況和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建立質量補訓機制,適時對重點課目、重點人員進行補差訓練。把好組訓落實關,成立訓練督導小組,堅持每天深入訓練場巡回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訓練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指出和糾正新兵訓練的不規范動作,確保新訓骨干正規施訓、科學組訓。三是嚴格制度落實。堅持周計劃表“會審”制度,每周五統一組織對下周訓練計劃表進行會審,協調解決訓練場地、器材等保障及教學方面的矛盾,調控訓練進度,提高訓練計劃科學性和可行性;堅持訓練形勢分析制度,連每月各組織一次支部會議,總結經驗,分析訓練、安全和人員思想狀況,查找問題,研究解決措施。連、排、班每周分別召開一次行政例會,講評工作,表揚先進,促進訓練有序進行;堅持定期考評制度,新兵連每半月組織一次考核,班排每天組織一小會操或小評比,新訓結束前新兵營進行驗收考核,檢查訓練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