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太原030006)
山西:法院變賣資產進入產權市場初探
◎江凌(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太原030006)

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大樓外景
隨著產權行業交易業務的全面開展,各地交易機構都在積極拓展業務領域,涉足的交易品種日趨豐富,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近一年多,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山西產權”)也在不同的業務領域,如焦炭產能、法院變賣資產等方面進行嘗試與探索,并結合轉讓標的實際情況,不斷尋找新型交易品種與傳統操作模式相融的契合點,積累各類轉讓標的進場交易的操作經驗,以便更好地為不同主體提供專業化服務。
2014年初, 山西產權接受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庭科學研究中心委托,處置一套房產。市場拓展部工作人員在項目受理前,先后數次前往法院了解變賣資產的法律程序,同時深入細致地研究相關法律法規,與國有產權交易的各類政策法規、業務規則予以比照,最終確定出既符合法院變賣資產規定又嚴格執行產權交易進場程序的交易方案,確保整個項目操作規范、合法合規。
相關工作人員前往實地查勘標的物,通過現場詢價、網絡搜集等形式了解周邊地區同類房產價格信息,尤其是走訪轉讓標的所在區域的各類商戶、企業,較為全面地掌握第一手資料,為轉讓工作順利實施做足基礎工作。
本著“服務至上,為競買人著想”的原則,工作人員就競買后可能涉及銀行貸款等流程多次到各大銀行了解具體程序,詳細落實不同金額的貸款償還計算方法。在咨詢期和項目掛牌后,工作人員都認真細致地為競買人講解程序,解答各類問題,真正做到服務于交易各方。最終該項目嚴格履行進場交易各項程序并順利成交,獲得了轉讓方和受讓方的一致好評。
項目完成后,山西產權的領導及時組織工作人員進行了工作總結。變賣作為法院執行中財產變價的一種方式,與拍賣相比具有手續簡便、時間短、費用少、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尤其是在變賣資產時引入第三方交易平臺,進一步公開變賣實施過程,不僅實現陽光化操作,同時也確保變賣資產快速變現。在整個項目交易過程中,山西產權發揮出了“防火墻”和價值發現的作用。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國有產權交易的業務操作經驗復制到其他領域交易,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規范促發展、創新喚生機,只要不脫離規范與創新的生命主線,產權交易業務就能得到持續性發展,而且必將在更多的領域中放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