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價格補貼與CPI掛鉤聯動值得效仿
◎劉鵬

日前,福州市政府印發《關于完善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的補充通知》,要求明確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的啟動條件,統一市、縣價格補貼標準。從今年7月1日起,福州將執行價格補貼聯動機制新標準。其中包括:當CPI同比漲幅達到2%或食品類消費價格同比漲幅達到5%或CPI中糧食價格指數超過10%時,啟動聯動機制,對補助對象每人50元價格補貼等。(6月29日《東南快報》)
價格補貼是一種物價補貼,這決定了價格補貼與物價之間本身即存在一種自然聯動。因此,物價上漲時,啟動價格補貼,物價上漲幅度大時,價格補貼幅度也隨之增大,這無疑也是理所當然的。但遺憾的是,在我國大多數省市,都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價格補貼與物價相聯動的體系。
價格補貼與物價指數CPI掛鉤聯動有三大好處:一是紓解低保對象等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壓力,更好地幫助其度過物價上漲,特別是食品價格上漲所帶來的生活困難期;二是通過發放價格補貼、多漲多發等方法,以實現平抑物價的目的;三是體現黨和政府對生活困難人民群眾的關懷之情,展示社會主義優越性。
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持續向好,但也有所波動,物價起起浮浮成了家常便飯,CPI也會忽高忽低,有時候還會超過國際通貨膨脹警戒線。而作為社會低收入人群,低保戶、城市生活困難群眾等,他們無疑是受物價漲跌影響最大的群體。雖然目前全國各省市都有相關物價補貼,但這個補貼何時啟動、如何啟動等,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此,也很難及時發揮幫助困難群眾度過難關的作用。
就此而言,將價格補貼與物價指數CPI掛鉤聯動,無疑給價格補貼的啟動明確了一個標準,讓其能夠及時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這種價格補貼與CPI聯動,然后自動啟動標準,不再需要臨時研究決定,更不需要靠領導意識來拍板,可以說,是價格補貼執行與發揮作用的一大進步。對此,全國其他一些尚沒有建立起這一制度體系的地方,何妨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