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鵬
(山西省交通運輸管理局 科技信息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道路運輸市場的全面開放,道路運輸進入了集約化、規模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的大發展時期。依托新技術、新理念、新手段,積極推動道路客運聯網售票服務系統建設與發展,實現不同地區、不同省市客運站動態客運信息共享和多元化售票,對方便公眾出行、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降低客運站經營成本、準確采集動態客運信息、規范客運市場經營行為、提升行業監管服務水平等方面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山西省幅員遼闊、山脈縱橫,區域位置和交通條件決定了公眾對道路客運出行依賴度較高。全省公路線路里程13.8萬km,高速公路5 011.1 km,道路客運汽車站共有等級汽車站326個,其中一級站19個,二級站61個。2013年全省客運站平均日發班次發送量為2.8萬班次。僅2014年春運客流量統計就有2 006萬人次,聯網售票市場需求旺盛。山西省營運客車1.4萬輛,其中班線車輛1.2萬輛,共有629條跨省、跨市的長途班線,提前購票是乘客最穩妥的選擇。逢春運、暑運、黃金周等時段,旅客需要提前購票,長途班線更是“一票難求”。
近年來,不少大中城市紛紛推出了由政府行業管理部門主導的區域性道路旅客運輸聯網售票服務。2007年底,江蘇省實現了全省100多家二級以上汽車站聯網售票;長三角地區、京津冀跨省道路旅客運輸售票聯網實現了異地互售、實時結算。之后,遼寧、四川、江西、吉林部分企業也嘗試進入這個平臺,進行客運站外的售票聯網試驗。目前,北京、廣州、江蘇、吉林、海南已經得到了非常成熟的應用。據統計,75%的省市將省域客運售票聯網系統建設列入建設規劃,93%的省市希望將省際、區域道路客運聯網系統建設列入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這些省域和跨區域聯網售票系統的建設,大大推動和促進了區域道路客運市場的繁榮和發展,提升了客運業的整體服務水平。
山西道路旅客運輸網銀聯網售票系統建立了類似淘寶商城一樣的電子商務平臺,汽車站就像商務平臺的“店商”,客票就是“店商”的“商品”,引導全省一、二級汽車站將自家的“商品”上傳到電子商務網站。旅客使用自己的網上銀行卡直接到汽車站網上電子售票窗口購買車票,票款直接轉入汽車站的網上商務賬號,減少了汽車站之間的票款結算。此外,在為旅客提供線路查詢、網上售票等信息服務的過程中,不會增加旅客訂票和查詢等其他額外費用。
3.1.1 體系結構
由于客運站往往隸屬于不同的經營主體,而且在聯網售票系統建設初期,客運站售票仍是售票的主要方式。因此,在系統建設中,采用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的系統結構,即每個客運站使用各自獨立的智能站務管理系統,通過專線網絡與聯網售票系統數據中心實現票務信息與數據交換,建立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的“票源池”。各售票點和多元化售票方式通過互聯網或專線上傳或訪問數據中心的“票源池”實現聯網售票。聯網售票體系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聯網售票體系架構圖
3.1.2 軟件架構
山西道路旅客運輸網銀聯網售票系統以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采用分布式多層軟件架構。應用系統業務邏輯過程是基于各客運站智能站務管理系統、票務系統數據庫和其他站級應用系統,應用中間件和數據庫接口技術,實現票務信息和其他服務信息數據到聯網售票中心數據庫的整合。各客運站、代售點、訂票網絡、自助終端等各類應用均通過業務請求以web服務方式訪問數據層,待做出處理后將結果返回客戶機。社會代售點、網絡訂票考慮到使用的方便性,采用B/S結構。系統結構圖如圖2所示。

圖2 應用系統結構圖
3.2.1 網銀聯網售票系統框架
從應用系統架構來講系統可分為3個層級:服務層、交換層、應用層。服務層主要以汽車站為主,為聯網售票平臺提供車站班線和票務信息服務,票務信息用于網上道路客票的訂購與銷售。交換層主要是為服務層和應用層提供高效的通訊鏈路和數據交換服務,實現用戶網上注冊、購票、結算、查詢統計等數據服務功能。應用層為聯網售票服務系統,主要為公眾提供客運班線的汽車票查詢與網銀購票服務,采用了J2EE技術架構,與現行客運場站售票系統對接,與銀聯在線支付進行對接,為移動12580提供班線信息服務。
3.2.2 網銀聯網售票系統主要功能
系統主要完成旅客網上票源查詢、車次查詢、車票訂購、訂單管理、常用聯系人管理等功能。網銀聯網售票系統與各汽車站票務管理系統對接,及時獲取票務信息、鎖定座位、釋放座位、確認訂票、確認支付、設置網售比例、更新票務信息等。網銀聯網售票系統與銀聯在線支付系統實現對接,網上訂票成功后,旅客通過銀行卡網銀功能,完成款項的支付,即完成了在線購票。隨著系統的不斷完善和用戶數量增加,系統將逐步實現與銀行、支付寶、財富通等第三方支付接口的對接,更大限度地方便廣大旅客購票支付。
3.2.3 網銀聯網售票系統售票流程
通過門戶網站,開通道路運輸客運聯網售票系統網站,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在線出行客車班次、票務等信息查詢服務,提供在線訂票服務。旅客進入網站,以實名制加真實身份證件信息進行用戶注冊,注冊用戶登錄成功后,在線查詢客運車輛班次信息和票務信息;選擇預購車次車票后,點擊網上售票進行訂票;在線支付票款,通過網銀進行網上支付,購買電子車票;隨后持二代身份證到所購買車票的汽車站取票窗口換取車票;旅客持票通過安檢,檢票上車。

圖3 網上購票流程
3.2.4 系統建設與應用情況
為適應山西省公眾出行和長途客運服務發展需求,2009年山西省首先選取太原市5個一級汽車站作為試點,對規定時間、規定地點的長線班車進行網銀聯網售票。初步搭建了聯通各汽車站的網絡系統,實現了不同站點間長途客運票務信息的整合與共享,建成了聯網售票數據庫,系統網絡架構圖如圖4所示。
2012年春運期間,山西省道路旅客網銀聯網售票系統在全省范圍開始試運行。目前,系統整合了全省一、二級汽車站的客運信息資源,全省有19個客運站已實現網銀聯網售票安裝,累計注冊人數3 420人次,訪問人數11.3萬人次,可供售票票源445個線路趟次,每日可供網上出售車票2 000余張車票。

圖4 聯網售票系統網絡架構圖
通過山西省道路客運售票電子商務實踐,我們認為未來客運聯網售票“發展之路”還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a)制定聯網售票系統涉及的各方面政策、制度和標準。以頂層設計的理念,制定全國道路運輸旅客聯網售票系統建設的規劃。在規劃基礎之上,制訂聯網售票相關政策和標準規范,研究道路旅客運輸聯網售票整體發展框架體系及推進策略,指導道路旅客聯網售票建設和發展。
b)建設國家層面的道路旅客運輸網上電子商務平臺。將全國二級以上客運汽車站定點班車線路票源整合到平臺中,為社會公眾提供網銀購票服務;加大道路旅客運輸出行宣傳力度,吸引旅客采取道路方式出行,提高車站和旅客網銀售票的積極性。
c)建立長效安全穩定的運行維護機制。明確全國聯網售票系統平臺的運營管理主體,鼓勵客運站參與建設運營,制訂相關運行與維護資金保障體系,保障客運聯網售票系統長效穩定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道路旅客運輸聯網售票是道路旅客運輸服務社會的一次新嘗試,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山西道路旅客運輸網銀聯網售票系統的開通,將逐步實現同城和異地的客運站之間、代理售票點與客運站之間等多元聯網售票。隨著客運聯網售票系統的不斷建設發展與推廣應用,必將更好地服務廣大旅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對于提高道路運輸行業整體服務和管理水平,推動道路旅客運輸事業更好更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