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山西新三公路橋梁建設養護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000)
近年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全國范圍內的物價呈上升趨勢。高速公路施工工期一般在2年以上,建設期間的鋼材、水泥等價格持續上漲,給工程建設帶來很大的影響。為穩定建筑市場秩序,降低建筑材料價格波動給建設、施工單位帶來的風險,維護建設工程發承包雙方的合法權益,山西省乃至全國普遍采用了調整材料價差的方法,合理確定工程造價,以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安全以及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筆者有幸參加了陜西鳳永高速公路和山西忻保高速公路的材料價差調整工作,現將其調差方法總結如下,供同行參考。
工程價款價差調整的主要方法一般有“價格指數法”和“基本價格法”兩種。前者較有利于管理,但必須有當地工程造價管理部門所公布的該月度(或季度)的工程造價指數,由于造價管理部門公布的造價指數時效性差,不能及時指導計量支付過程中的調價行為;后者直觀、可控、準確、穩定,但操作比較困難,工作量非常大。筆者參加的陜西鳳永高速公路和山西忻保高速公路的調差方法,均采用的是“基本價格法”,雖然工作量大,但公平合理,風險共擔,承發包方均能接受。
基本價格法是以簽訂合同時工程所在地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材料指導價格為基準價,施工期間的當期材料價格與基準價對比,價差高于計取的風險系數金額的,高出部分的價差由發包人承擔;價差低于計取的風險系數金額的,低出部分的價差由發包人受益。調價公式為:

式中:r%為風險幅度,通常取值為(0~±10)%,根據調差文件陜西鳳永高速為±10%,山西忻保高速為±5%。
一般調價的是主要建筑材料,是指用量較大,占工程造價比重較高的常用材料,其價格波動對工程造價影響明顯。鳳永高速公路和忻保高速根據調差文件調價項目主要是鋼材、水泥、瀝青、汽油、柴油等主材。如發承包雙方無約定時,是否為主要建筑材料可按照單位工程投標文件中材料費占單位工程費的百分比來劃分。通常材料費占單位工程費5%以下的各類材料為非主要建筑材料;材料費占單位工程費5%以上的各類材料為主要建筑材料。
確定工程量清單中工程細目單位定額消耗量的依據是預算定額,這部分的工程量非常大,為了簡化工作,我們可以采用同望預算軟件進行確定,利用招標限價時的預算,導出《主要工料機用量分析表》,示例如表1。
定額消耗量與清單細目號一一對應,很方便計算計量時每月的消耗量,大大減少了工作量。

表1 主要工料機用量分析表
材料消耗量以每期中間計量支付清單完成工程量乘以定額消耗量確定,最后累計當月要補差材料的消耗量。示例如表2。
初期基準價格的確定應在招標文件中給予明確規定,一般以簽訂合同時工程所在地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材料指導價格為基準價,統一標準,避免承發包方和審計過程中產生爭議。
施工期間當期基準價格的確定與初期基準價格確定標準一致,按工程所在地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材料指導價格為準。當期基準價格時間的確定有兩種:一種是以材料采購時間,按材料發票確定,一種是以形成工程實體,按計量時間確定。一般情況下,材料采購到使用有一定的時間差,因為材料采購時間波動頻繁,不好確定,因此通常以材料使用時間,即計量時間確定。鳳永高速公路將當期計量的時間提前2月作為采購時間的計算依據;忻保高速公路將當期計量時間作為采購時間,具體采用哪種時間,以當地調差文件為準。

表2 當月補差材料消耗量表
調差金額按式(1)計算,例如,鳳永高速2009年3月簽訂合同時《陜西工程造價信息》柴油的基準價為6元/kg,2009年6月份計量中柴油消耗總量為468 142 kg,當期基準價根據調價文件要求,采用計量時間的前2月的價格信息,即采用2009年4月《陜西工程造價信息》的基準價,柴油單價為7.43元/kg,風險幅度±10%,稅金為3.24%。采購過程中該材料漲價,根據文件要求,只有當價格高于基準價10%的部分才能按實調整,即只調整高于6×(1+10%)=6.6元/kg的部分,則調整價差(7.43-6.6)=0.83元/kg,調差金額468 142×0.83=388 558元,計稅后為388 558×(1+3.24%)=401 147元,見表3。
實際施工中,材料有可能跌價,只有當價格低于基準價10%的部分才能按實調整,比如表3中Ⅰ級鋼筋,只調整低于3.5×(1-10%)=3.15元/kg的部分,如該材料當期信息價格為2.5元/kg,即調整價差(2.5-3.15)=-0.65元/kg。
匯總各期調差金額如表4。
a)材料價差調整方法在項目簽約階段就應當詳細明確,做到有條款可依,避免爭議糾紛。
b)變更項目原清單工程量增加的,調差方法與合同調差方法一致;變更項目新增單價分析采用當期原材料單價分析的,不予調差。

表3 各期支付外購材料調差金額計算表

表4 各期調差金額匯總表
c)調差人員要熟悉Excell電子表格的用法,調差計算工作量大,合適的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基本價格法調差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小,準確性較高,而且能把業主和承包商關于價格風險共同分擔的想法得以公平地實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