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保平
(靈河高速公路(神河段)建管處,山西 忻州 036203)
SBS改性瀝青因其優異的高低溫性能在道路中得到廣泛應用,且仍會繼續使用,高溫儲存過程中易發生的分層離析現象是需要克服的重要問題[1]。關于聚合物改性瀝青儲存穩定性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早期在共聚物改性時主要加入硫磺及硫化物,主要效果是提高改性瀝青的穩定性。1958年Welborn等在以30%天然或合成橡膠膠乳改性瀝青時,加入15%的單質硫(以橡膠用量計),結果得到穩定性更好的瀝青材料[2]。1972年,Boultz在用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改性瀝青時,加入少量硫磺或過氧化物來提高改性瀝青的穩定性。1989年,Koen在SBS改性瀝青時加入二芳基二硫化物,不僅改善了共混體系的儲存穩定性,還使瀝青的低溫性能和高溫性能得到提高[3]。通過多年研究,已開發多種穩定劑產品,并可有效改善SBS改性瀝青高溫儲存穩定性。后續還有研究者使用多聚磷酸[4]、金屬氧化物[5]、無機黏土[6]作為穩定劑,或者進行聚烯烴類接枝反應[7],也都得到較滿意的結果。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大都不存在高溫下長久儲存的問題,穩定劑的應用范圍較窄,很難大規模推廣應用。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穩定劑產品可以達到提升SBS改性瀝青高溫儲存穩定性的問題,但僅僅是解決其存儲穩定性問題,并未考慮整體提升其各項路用性能,使SBS改性瀝青性能更佳,從而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應用更加廣泛。這里研究了3種穩定劑配方對SBS改性瀝青的路用性能影響,通過這幾種配方的加入,可顯著提升各項路用性能,包括高、低溫性能以及抗水損性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所用SBS改性劑為巴陵石化生產,型號YH-791,其中苯乙烯含量為30%。瀝青為SK 90號,其軟化點、25℃針入度、15℃延度分別為46.8、81.2、大于100 cm。穩定劑D和T為上海成錦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外觀分別為白色和淡黃色結晶粉末。
將瀝青加熱至170℃,加入SBS改性劑,使用高速剪切機在轉速為3 000~4 000轉/min條件下連續剪切35 min,隨后加入穩定劑,繼續剪切15 min。
路用性能測試中的車轍試驗、低溫劈裂試驗、凍融劈裂試驗均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2011)進行。
集料選用花崗巖,通過礦料的篩分,計算各礦料用量,使得礦料混合料級配曲線基本接近AC-13級配范圍中值線,結果見圖1。最終確定各種集料用量為 10~15∶5~10∶3~5∶0~3∶礦粉 =27∶28∶10∶32∶3。

圖1 AC-13要求級配和合成級配曲線
按照設計好的礦料配合比稱取礦料,采用5組油石比配制瀝青混合料,并制作馬歇爾試件,擊實溫度為160℃,兩面各75次,隨后進行馬歇爾試驗,結果見表1。分別用最大密度、最大穩定度、孔隙率范圍中值、瀝青飽和度范圍中值對應的油石比計算OAC1,該值計算結果為(4.9+4.5+4.6+4.3)/4=4.57%。此外,根據瀝青混凝土標準,得到滿足該標準的最大油石比OACmax=4.6和最小油石比OACmin=4.38,從而確定OAC2,則最佳油石比OAC為(OAC1+OAC2)/2=4.6%。
根據此最佳油石比,隨后制備車轍板、馬歇爾試件,用于測定車轍動穩定度、低溫劈裂強度、凍融劈裂強度比。

表1 改性瀝青馬歇爾試驗結果
動穩定度的含義是指瀝青混合料在高溫條件下,混合料每產生1 mm變形時,所承受標準軸載(試驗采用0.7 MPa輪壓)的次數。計算方法:讀取45 min及60 min時的車轍變形d1及d2,準確至0.01 mm。當變形過大,在未到60 min變形已經達到25 mm時,則以達到 25 mm(d2)時的時間為 t2,將前15 min為t1,此時的變形量為d1。瀝青混合料試件的動穩定度按式(1)計算:

式中:DS為瀝青混合料的動穩定度,次 /mm;d1、d2為時間 t1、t2的變形量,mm;C1為試驗機類型修正參數,曲柄連桿驅動時間的變速行走方式為1.0,鏈驅動試驗輪的等速方式為1.5;C2為試件參數,試驗室制備的寬300 mm的試件為1.0,從路面切割的寬150 mm的試件為0.8;N為試驗輪往返碾壓速度,通常為42次/mm。
對含有0.6%穩定劑D、0.6%穩定劑D和T(2∶1)、0.4%穩定劑D和T(1∶3)的 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測試,并與不含穩定劑的樣品進行對比,考察穩定劑對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高溫穩定性的影響。根據公式(1)進行計算,最終的實驗結果見表2,同時計算了3次試驗結果的標準差及變異系數,變異系數均遠小于20%,因此3次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可作為最后的試驗結果。結果顯示,添加穩定劑D和穩定劑T的配方均可以顯著提高SBS改性瀝青的高溫穩定性。此外,還可以看出穩定劑的配比和摻量對動穩定度影響小,含有穩定劑D和穩定劑T樣品的DS均高于7 000次/mm,且相差數值不大,其中含有0.4%穩定劑D和T(1∶3)的樣品抗車轍效果最佳。

表2 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結果
對不含穩定劑、含有0.6%穩定劑D、0.6%穩定劑 D和 T(2∶1)、0.4%穩定劑 D和 T(1∶3)的 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低溫劈裂的測試。由表3中的結果可以看出,加入穩定劑后,抗拉強度和破壞勁度模量均增大,尤其是破壞勁度模量變化最顯著。此外,還可以看出含有穩定劑D及其含量高的配方對應的樣品(樣品2和樣品3)破壞勁度模量最高。由此說明,穩定劑配方的加入可以顯著提升SBS改性瀝青的低溫穩定性。

表3 低溫劈裂實驗結果
對含有0.6%穩定劑D、0.6%穩定劑D和T(2∶1)、0.4%穩定劑D和T(1∶3)的 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凍融劈裂測試,并與不含穩定劑的樣品進行對比,考察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結果見表4。添加穩定劑后,試件的抗拉強度明顯提升,并且凍融劈裂強度比也顯著增大,尤其是穩定劑D含量較高時效果更佳,凍融劈裂比超過90%,說明穩定劑的加入大幅提升了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

表4 瀝青混合料凍融劈裂實驗結果
通過合理的配合比設計,測試添加和未添加穩定劑時,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低溫穩定性以及水穩定性。通過3個穩定劑配方的考察,結果顯示,添加穩定劑后,瀝青混合料的各項路用性能均大幅提升,車轍動穩定度由3 000次/mm提升至高于7 000次/mm,凍融劈裂強度比由82%提升至高于95%,低溫劈裂結果同樣有類似的結果,其中穩定劑含量更高時,低溫穩定性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