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黨風廉政建設,是我黨的一貫要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就是為民務實清廉,反對“四風”主義。個人認為一個黨員領導干部要想做到廉潔自律,必須加強自身修為,以德養廉,以法養廉。
要對法律有一份敬畏之心。領導干部因為手中有權,更要時刻對黨紀國法保有敬畏之心,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力是把雙刃劍,如若罔顧黨紀國法,肆無忌憚,濫用權力,為所欲為,就會折刀斷刃,敗下陣來,也終將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正所謂“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因此,只有敬畏法律,才不敢起貪念之心,為我們的廉潔筑起一道堅固的堤壩。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湛氏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其母收到后,卻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彼鸵还揠玺~,本無可是非,可陶母以身作則,教育兒子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不致迷失自己,實乃天下人學習的典范。
明太祖朱元璋曾問部屬:天下什么的人最快樂?眾大臣的答案五花八門,朱元璋均不滿意。一位叫萬鋼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樂。朱元璋連連稱好,大加贊賞。很多人不解,萬鋼解釋說:“畏法度者”因為害怕國法的懲罰,就不敢不遵紀守法、潔身自好。不貪贓不枉法,當然心安理得,心情舒暢,自然最快樂。是啊,放個“怕”字在心頭,就不敢對法律置若罔聞,不敢鋌而走險,也能絕非分之想,堵非分之念。
要增強自律意識。有些領導干部職位上升了,自律的警覺和能力卻逐漸下降了,形成了高職位低自律能力的錯位。這就需要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自學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時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知道在廉潔自律問題上,絕不能隨便開口子,有了第一次就一發不可收拾,絕不能心存僥幸,“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貪婪是個無底的黑洞,一旦跌進去了就會頭暈目眩,身不由己。一個人的貪念,往往是從小步開始,一步一步被私欲所吞噬,被邪風所摧毀。正如“欲如火,不遏則燎原;貪如水,不遏則滔天?!?/p>
司馬光曾經說過:“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寶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彼?,做人一定要以廉潔自律為美德,以貪婪奢侈為恥辱,在利欲面前不至迷失自己,“吾日三醒吾身”,鏟除私欲的種子與苗頭,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信念如同人生的航標,有了正確的信念,就不會迷失人生的方向,而一旦失去信念,就可能成為欲海的“無舵之舟”,隨波逐流,滑向深淵。“物先腐而后蟲生。”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里,時時充滿著誘惑,處處布滿了陷阱。“權力關”、“人情關”、“金錢關”、“美色關”處處是關卡,處處是考驗,意志薄弱的人是經不住誘惑的。
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春秋時期魯國宰相公儀休非常喜歡吃鯉魚,有人就送鯉魚給他,他拒而不收。其弟子問原因,公儀休說: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會被免去宰相之職,那我還能再吃得到魚嗎?我現在做宰相,買得起魚,自己可以買魚來吃。要想從思想上筑牢拒腐防變的堤防,必須有堅定理想信念。一旦松動了思想的閘門,私欲膨脹的邪力會驅使自己濫用手中的權力,使之作為謀取不義之財的魔杖,把自己推向不能自拔的深淵。
要有長效的監督機制。權力失去監督,必將導致腐敗。權力過分集中在少數人手里,搞“一言堂”,都是為腐敗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條件。各級部門要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完善監督約束機制。每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清醒地認識到監督即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要自覺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置于黨內外群眾的嚴格監督之下 ,防微杜漸,不越雷池半步,只有這樣,才不至于造成“一失蹤成千古恨”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