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請叫我楊醫生
遠行
文 _ 請叫我楊醫生

在那天出發之前,我構思的場景一直是這樣的:簡單的行李、必備的證件、一雙泥漬斑斑的帆布鞋,我飄逸的劉海兒在夏日的風中亂了分寸,一回首,老爹目光中滿含慈愛,娘親不禁濕了眼眶?!盎觳缓梦揖筒换貋砹?!”我高聲向雙親喊道,感覺如鯁在喉,噙著的熱淚在轉身那一刻噴涌而出。望著前方離別的車站,我揚起倔強的臉龐,獨自奔向大學生活。
而事實上,我朝思暮想的離別真的只是想想而已。父母毫不猶豫地否定了我“獨行”的想法,緊接著,父親對我的穿著進行了細致規劃。在他眼里,大學生應是一身筆挺小西裝,配以金絲眼鏡和露出寬大額頭的精神發型,最好還要足蹬一雙锃亮的黑皮鞋。不過這次他沒有得逞,我以一個準大學生的形象告知“60后”的他:“不行,太土鱉了?!备赣H聽后搖頭長嘆道:“兒大不由爹呀!”但那年我也就17歲而已。
離開前的日子里充滿了爭議,每個人都在緊張地籌備,同時不斷地妥協,三口之家像是架在熊熊烈焰上的一壺開水,冒著熱氣,沸騰不已。在此之前,我沒有想到僅僅是一次離家300公里的旅程,竟然會如此繁雜忙碌。不管怎樣,最后我們還是出發了。父親請來好友驅車,母親將打包好的行李塞滿了后備廂,消瘦的我留著短發、穿著黑色帽衫,注視著薄霧里的遠方。引擎聲響起,我們都已就位,車內音響狂吼著《月亮之上》,那壺咕嘟咕嘟冒泡的開水終于從火焰上被撤下。
8月末的清晨,太陽出得早,街上行人三三兩兩。一開始,車開得異常緩慢,行駛了數分鐘,依然可以瞥見身后的家,我懷疑是低廉的車價影響了它的車速。副駕駛座上的父親喜笑顏開,不停地向車外張望,眼里充滿了期待。迎面走來了熟識的長輩,慢到令人發指的車子又猛然減速,幾乎停了下來。父親迫不及待地搖下車窗,打了聲招呼,還沒等人家回應,他便提高音量,滿臉興奮地說:“我送孩子去大學報到,臭小子啥都不懂就要走,叫人不放心??!”父親一臉滿足地講完這句話,路人愣了幾秒,隨即贊嘆道:“哎呀,真有出息,不愧是你的兒子!”父親的臉上綻放出孩子一樣的笑容。我目睹了這場發生在早上6點的寒暄,如芒在背,心生不安,恨不得馬上逃離現場。幸好,這時車子像打了雞血般亢奮,一路狂奔而去。
父親像是完成了一樁心事,如釋重負,安然靠在座椅上,與身旁駕車的好友閑聊起來。我為他倆之間的默契配合感到驚訝,瞅瞅母親,她帶著睿智的笑容看著這一切。
我的高中從窗外緩緩移過,學校門口紅色光榮榜上的名字從遠處看如螞蟻般渺小,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列,看過無數次,開心過多少回,一直忘不掉。一閃而過的高中,轉眼即逝的3年,我曾在冬晨如墨、雪片如花的日子里趕赴這里,騎著單車,裹得跟粽子一樣。那時候,我總在想自己為什么不是李嘉誠的孫子。耳機里,科特·柯本吟唱著“something in the way”(有些事就是這樣),這首歌在高中時代安撫了我躁動的心??礃幼?,這輩子是做不成首富的家屬了,但此刻的我卻坐擁無數美好的回憶,一旦念起就會把自己感動得不得了,在精神上絕對是一個土豪。
身旁的母親拍了拍我,指著窗外的一堆廢棄建筑跟我講:“這地方就是我以前上的高中。”接下來的話,我已爛熟于心,因為每當母親提起她的高中時代,臺詞基本沒變過:“我以前也是個好學生,都是看瓊瑤小說入了迷,一本接一本讀,無心學業,最后還被你爸給騙走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肯定會認真讀書,保證能考上大學。”她每次回憶這些必然被我反駁,然后談話就結束了。但這次我沒有多嘴,耐心聽完了她的回憶,然后沉靜地告訴母親:“我相信你,你是我娘,如果你和我交換身份,你肯定會比我更厲害?!蹦赣H聽我這么講,有點兒吃驚,笑著又說道:“唉,現在我算是想明白了,考不上大學又怎么樣。我兒子幫我考上了,你上大學就相當于我和你爸都上了。你不知道啊,我那些考上大學的高中同學到現在還沒有孩子呢……”母親越講越興奮,根本停不下來。我盯著窗外不斷閃過的樹木,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娘親的更年期到了,不過我也不會常在她身邊了。
上了高速公路,車速越來越快,父親的好友以F1賽車手的態度駕駛著一輛北京現代。不知不覺,車子駛進了一片濃霧中,陽光、遠山、草木一概不見,我們對外界的認識只剩下時間。家人、公路、大霧、未知的世界,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令人下意識地想起了驚悚電影《迷霧》。17歲之前,我知道首都是北京,上海有地鐵,而怎樣乘公車,怎樣在食堂打飯,怎樣才能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這些讓離開了書本、電視、網絡的我根本無法想象??墒菑拿魈炱穑覍⒁氉悦鎸δ莻€陌生的城市。盡管它距故鄉只有3個小時的車程,盡管父母可以隨時來看望我,盡管明白離開是遲早的事,但未知的一切仍讓人心生無助,甚至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成為孤兒。我猛然有了回家的沖動……
3個小時后,我們看見了地圖上熟悉的路標,車內的氣氛一下子輕松起來。當看見浮雕墻、圓形校徽以及從未見過的高大校門時,我們都知道這次是真的到了。父親望著停車場里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車,不停地感嘆:“這才叫大學啊!”母親望著四周的綠樹、遠處的高山、一棟棟房屋,滿意地笑了,開心地拉著我說:“還是生個兒子好,沾兒子的光還能在有生之年看看大學。”遠處的樹蔭下,父親的好友悠閑地抽著煙,愜意地享受著這片涼爽。我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提著大包小包笑著走過,凝視著這片繁花似錦的園地在眼前展開,很吃驚自己竟然會走到這里?;叵雱偛?個小時的旅程,如做夢般不可思議,300公里不算漫長,但我心中似乎早已行過千山萬水。
記憶中,那天的陽光很好,校園里滿是綠色與花香。一家人辦完了所有手續后在食堂吃了一頓難吃的飯菜,父親對我的慌張不安進行了嚴厲斥責,而那似乎也是父親最后一次當面批評我。下午4點,在一次又一次的叮嚀后,父母與司機叔叔離開了。我從后視鏡里瞥見了父親的笑,車一點點加速,他們漸漸遠離我的視線。在車后揚起的塵土里,我沒有哭,沒有不舍。我們的團隊像是取經四人組一般跋涉,抵達了目的地,見到了渴望的,得到了心中期盼的,很圓滿成功,只是主人公最后被扔在象牙塔里。我像個問號一樣站在原地,心里很難受。
幾年以后,當我看到電影《陽光小美女》時,我猛然記起這段時光。如同謎語般,我到現在才知曉了答案:原來那所美麗的大學并不是我一個人的,那是全家人的心愿。大家都像在等待雨季般守候啟程的那天。旅程是很短的幾個小時,內心卻似遠行了數年。每個人懷揣著各自的夢想出發,一路上,陽光化解了無數過往的辛酸,抵達的那一刻是實現自我的最佳時機。
我們在駛往遠方的時間里,見證了最美好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