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璐

作為成長股云集之地,2013年文化傳媒板塊整體表現可謂令人注目。根據最新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傳媒行業指數大幅上漲97.74%,同期滬深300下跌了8.86%,傳媒行業以絕對優勢跑贏滬深300指數106.6%,五個子行業全線上漲。
對于2014年傳媒行業會不會再出現像2013年的全面開花的盛況?記者查閱了關于該行業的研報發現,仍然有不少券商持樂觀態度,并認為傳媒行業將持續受益于娛樂消費的拉動。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掌趣科技等個股值得投資者關注。
消費持續拉動行業仍將高增長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游戲概念類的掌趣科技、中青寶分別以397.43%和341.89%的漲幅位列傳媒行業前兩位,影視娛樂類公司華誼兄弟、華策影視分別上漲293.34%和185.63%,游戲與票房是貫穿2013年傳媒板塊成長股的兩大主題。
回顧傳媒行業2013年的表現不難發現,前三季度在電影票房高漲、手游火爆、并購題材活躍、政策支持等諸多利好因素的刺激下,傳媒板塊整體加速上揚。但在進入4季度后,傳媒行業估值發生調整,影視、網絡等高估值板塊普遍大幅回調。
目前傳媒行業可選消費的屬性較強,受到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較弱,券商認為傳媒行業仍將受益于娛樂消費的拉動。渤海證券認為,電影、營銷服務和手游三個子行業在2014年仍將獲得快速發展。其中,電影進入穩定成長階段,國產電影占總票房的比例提升,同時院線建設在不斷加速,滲透至3、4線城市,開拓了更多的市場。營銷服務則目前相對成熟,尤其是廣告行業整體增速較緩慢,因此提高市場占有率尤為重要。省廣股份、藍色光標利用資本市場的優勢,采取并購的手段,盈利能力明顯增強。此外,隨著智能終端的進一步普及、手游產業鏈的發展,2014年該行業將保持近100%的增速。
布局優質個股
在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一些優質個股也值得投資者關注。渤海證券認為,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奧飛動漫等影視動漫板塊的公司,有望通過并購擴大產業鏈規模,加之自身的內容優勢突出,將持續受益于居民娛樂消費增長帶來的紅利。此外,手游行業龍頭掌趣科技,公司通過并購手段不斷提升內容優勢,享受手游行業高成長帶來的廣闊市場空間,預計未來將有較好的業績增長。
掌趣科技(300315):掌趣科技財報顯示,2013年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4億元,同比增長54.48%,實現利潤總額1.05億元,同比增長74.8%。
此前,市場擔心2014 年掌趣科技收購的標的后續增長放緩,無法完成對賭。但銀河證券認為,公司收購的標的都是業內最頂尖的手游,頁游開發商,目前情況來看,收購標的的游戲產品的生命周期比預期的要長,新產品的研發也會帶來新的增長點。
銀河券商預測,掌趣科技2014年營業收入將達到11億元,同比增長181.6%,凈利潤可實現4.95億元,同比增長268.5%。
華策影視(300133):翻看2013年公司三季度財報,全年1—9 月份實現營業收入6.91億元,同比增長42.5%,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2.09億元,同比增長30.5%,基本每股收益為0.36元,同比增長28.57%。
市場擔心電視劇行業門檻低,產能過剩以及電視臺廣告增速防滑,導致行業性利潤率下滑。但銀河證券認為,近2年版權價格波動和成本上漲帶來的大洗牌,使得有資本優勢的行業龍頭企業的平臺優勢日趨明顯。其次,從2014主要衛視的排片情況來看,華策是已經鎖定9部劇,近230集,龍頭優勢明顯,且以獨播為主,是未來市場需求的高性價比優質劇代表。
德邦證券預測,華策影視2014及2015年營業收入有望分別達到18.16億、21.96億元,凈利潤可分別實現4.79億元、5.89億元。
華誼兄弟(300027):公司擬以自有資金人民幣3.978億元收購浙江永樂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樂影視”)若干股東持有的永樂影視51%的股權,對應永樂影視整體估值為7.8億。券商預測,2013—2016年經審計稅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500萬、8450萬、10985萬、14280萬(未來3年復合增速30%)。
此次收購對應2013年PE12倍,2014年9.2倍,光大證券認為估值相對合理。收購浙江永樂影視進一步夯實華誼兄弟在電視劇制作領域的地位,公司原有電視劇業務+浙江常升+浙江永樂3者合計的利潤體量已可躋身行業一線。
光線傳媒(300251):2014年光線傳媒計劃投資/發行15部,總票房直指40億,已定12部,不乏別出心裁之作,如徐崢《港[囧]》,鄧超《分手大師》,林依晨《我的情敵是超人》,網絡小說《誅仙》、《盜墓筆記》等。國金證券認為,公司在加強電視電影等優勢內容的同時,通過外部股權收購等方式拓展互聯網新媒體渠道,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布局,先后歡瑞世紀(電視劇)、新麗傳媒(電視劇)、天神互動(游戲)、呱呱網(視頻社區)部分股權,加強電視劇業務,實現影游互動,加大渠道布局。
國金證券預計2013—2015年光線傳媒營業收入可實現10.50、14.96、18.96億,同比增速分別為1.56%、42.51%、26.73%;凈利潤分別實現3.83、5.12、6.46億,同比增長23.39%、33.75%、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