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科技資源服務全省水利事業和“五水共治”戰略-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成立于2012年10月,是我省水利系統第一個省級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平臺由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牽頭,聯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省水利科技推廣與發展中心、省錢塘江安全應急中心、杭州定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共建。平臺依托水利信息集成、監控與發布中心、洪潮災害防御技術服務中心、水資源高效利用和節約保護技術服務中心、農田水利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積極推進水利應用技術創新、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技術引進與成果推廣應用,為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和工程建設、管理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全方位的水利科技服務。
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是省科技廳和水利廳通力協作,聯合助推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水利科技體制改革,完善水利科技創新體系,加速水利科技進步的重大舉措。平臺積極推動全省水利科技資源整合,服務全省水利事業和“五水共治”戰略。
平臺設置了理事會、專家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及管理辦公室等機構,建立了平臺日常管理、激勵和保密等各項制度。目前,已整合共建單位的水質分析、土工試驗、質量檢測、模型試驗等科研設備45臺(套),新購置設備5套,總價值達2500萬元。擁有鳳起東路辦公區、六堡綜合實驗基地、省灌溉試驗中心站以及省水利科技推廣服務中心、省水利水電學院培訓基地等科研服務場所24000平方米。平臺組建了一支以高級職稱、高學歷為主的80多人的科技服務和創新研究隊伍。
平臺圍繞“整合、共享、服務、創新”的建設宗旨,建設了水利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網站,建立了項目成果庫、專家庫、設備庫,面向全省涉水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提供水利科技文獻搜索和查詢、資料下載等咨詢服務,科研儀器設備的共享服務,水利技術咨詢服務,水利技術推廣服務。

個水利科技推廣項目;組織全省“五水共治”水利學術論壇暨日本河湖治理學術報告會、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交流會等大型科技活動;累計為省內外100多家企事業單位提供200多項科技咨詢服務和10000多項巖土、材料、機電等工程質量指標檢測服務,舉辦了11期針對全省企事業單位水利科技人員或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班,培訓3600多人次。
通過平臺建設,推動了共建單位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聯合攻關效果明顯,科研成果喜獲豐收。2013年平臺核心層及緊密層單位聯合成功申請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浙江灘涂資源利用與保護關鍵技術研究”課題。該課題總經費763萬元,共4家單位60余人參與,預期在灘涂資源的演變過程、促淤技術、建筑物設計與施工、開發利用和保護等方面有所突破,為緩解我省土地資源緊張局面提供技術支持。2013年以來,平臺各共建單位先后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特等獎等省部級獎勵10余項。
平臺啟動建設一年多來,先后為舟山群島新區、“千島湖引水”工程、余姚災后重建等提供了技術咨詢服務,解決了一批技術難題;通過舉辦培訓班、設置函授點等,為基層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根據基層實際需要和民生需求,在農村飲水安全、農村污水處理系統、水庫安全巡查、農業節水灌溉等方面推廣應用了20多項先進適用技術(產品),支持了全省50多
在省科技廳、水利廳的聯合指導下,平臺將積極圍繞全省水利現代化建設和“五水共治”工作中心,進一步整合全省水利科技資源,不斷增強服務能力,在科技信息服務、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成果推廣等方面,更好地為全省水利事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平臺六堡洪潮災害防御試驗基地

2014年6月,平臺在杭州舉辦全省“五水共治”水利學術論壇

2013年,平臺為龍游縣開發成功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平臺水利科技推廣服務中心

2013年10月,平臺在杭州舉辦省水利先進適用技術推介會

2014年5月,平臺技術人員在常山縣指導農戶使用農村飲水工程的消毒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