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秋季)落幕創意贊 碩果豐
文/唐潔 部分攝/俞東勝
一年一度的秋季紡博會近日落幕,660家企業參加了本次展會。來自全球的客商云集柯橋,供需雙方完美對接,談合作,話商機,謀發展。
16年的培育,柯橋紡博會已茁壯成長,展示出成熟的魅力。它不僅僅是柯橋區的一張金名片,還是全球紡織行業供需雙方對接的大平臺,行業發展的大窗口,串聯起從機械到面料再到服裝的產業供應鏈,孕育了一大批紡織業中堅力量,代表了紡織業發展之風向,其行業重要性越來越顯現。


作為全國紡織行業三大國展之一的柯橋紡博會,其影響力和知名度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以參展紡博會為榮,并把它作為年度重要活動,既展示新品,又展示形象。今年秋季紡博會,660家紡織企業,共推出40萬款新穎面料,向人們展示紡織產業的新發展、新面貌。
相比傳統印花,數碼印花是近五六年的新生事物,柯橋紡博會是它的見證者。剛開始,只有一兩家企業,產品也很單一,只在化纖底布上印花。如今,不但生產的企業多了,而且產品更豐富了,價格更便宜了,產品涵蓋化纖、棉、真絲甚至麻類面料。
張家港沙洲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參加紡博會已有7個年頭。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每次來,都有很多收獲。公司也跟著紡博會進行了產品升級,這次帶來了近百款新面料。
“紡織業是時尚產業,我們必須了解行業動態,柯橋紡博會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來自臺北的采購商陳宏裕說,每年春秋兩季紡博會,他都會過來,和企業交流溝通,共同探索行業的發展趨勢,研究開發出適合消費者的新品。
服裝設計師赫偉說,她第一次發現中國還有這樣一個城市,整個城市圍繞著紡織而展開,所有與紡織相關的活動都可以在這座城市里實現。這是一個把夢想變成現實的城市,只要你敢想,又肯努力,什么樣的紡織夢都可以實現。
一場紡博會,讓眾多的客商共同發現了柯橋——紡織之都。
紡博會已成為行業知名的交流貿易平臺,全球客商慕名而來,尋找各自需要的面料。紡博會期間,中國輕紡城國際會展中心場館現場氣氛火爆,參展各方對本次紡博會紛紛給予點贊。
設計師、采購商盛贊紡博會。不少設計師們表示,以前常常去海外、上海、廣州等地采購,后來發現了柯橋紡博會。幾經比較后才發現,原來,最時尚、活躍的面料展會在柯橋,現在已經習慣在柯橋調樣了。
意大利圣東尼紡機,在柯橋設有辦事處。旗下的精鎂機械展位前,圍滿了客商。公司華南地區負責人李先生稱,精鎂機械在柯橋的投放量占整個中國市場的40%,紡博會一開,全國各地的客商主動找上門來。
前來參加拼布展的韓國客商,順便逛了一圈紡博會。本來,這些拼布藝術品所用的材料,都是從韓國、法國、意大利采購,可是,他們發現,原來柯橋有這么大的基地,什么樣的面料都有,印染廠有100多家,何不就在柯橋生產。當下他們已在柯橋找到了面料供應商,并謀劃把加工基地設在柯橋。
意大利的依蓮諾娃經營著一家進出口公司,該公司專注做服裝生意。在過去5年,她一直定期到柯橋采購面料,“柯橋的面料非常豐富,我們做服裝生意的,如果錯過了柯橋,那就是錯過了機會”。
在日本經營著服裝公司的大須賀,幾年前經朋友介紹首次到柯橋,發現面料商大部分是“大路貨”。但這次來,他卻挑選了好多。他說,柯橋發展很快,面料越來越創新,一年比一年好。

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說,紡博會作為一個交流平臺,應該多通過這個平臺,將國外紡織產業的優勢借鑒運用到自己的發展中。
紡博會,孕育和培養了一大批紡織業的中堅力量,推動整個行業提升發展。眾多紡織企業,通過紡博會成長起來。
政府搭臺,唱戲的卻是市場。柯橋韓國原創花樣設計工作室室長金南元,和韓國首爾設計師聯盟一起參展紡博會已有多年,不少紡織企業,通過紡博會,接觸原創設計后,漸漸改變理念,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或購買各國設計師作品,或自行培養設計團隊。“中國企業開始使用最新花型了,中國消費者的眼光正在提高。”金南元告訴記者,這幾年,柯橋發展太快了,香奈兒、D&G、范思哲等國外知名的品牌主題設計制作中心,最先來的地方就是柯橋,柯橋已經成為中國紡織界創意設計的高地。
“紅綠藍”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數碼印染企業,公司平均每天會推出10到15款自主設計的花樣。紡博會上,公司主打的數碼印花及仿數碼印花面料產品分成6大系列進行展示,共有1000多個品種。
今年,紡博會引進拼布藝術。眾所周知,拼布藝術在發達國家有極大的市場,產品價位較高,市場前景巨大,然而,之前在柯橋區卻是空白。現場,法國、韓國等前來參展的不少外商已經和企業實現對接,這意味著拼布產業正在崛起,以后柯橋的面料又多了一條面向高端市場的出路。
會展具有倍數效應。有專家作過分析,成功的會展,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加起來是展會本身產出效益的9倍。
紡博會期間,客商云集,也激活了柯橋的商貿業。“外商年年有,今年尤其多。”這是輕紡城圍巾市場工作人員小竹發在微信上的感言。圍巾市場借紡博會之東風,這幾年漸漸發展壯大。“達爾斯維圍巾服飾”的朱曉風說,參加紡博會,讓她結識了不少來自韓國、美國的專業客商,本來他們在義烏采購,如今已開始直接在柯橋采購圍巾了。
皮草是終端消費品,通過紡博會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全國各地趕來參展的面料商和采購商,不少還逛了對面的皮草市場,把消費留在了柯橋。
對餐飲酒店業來說,紡博會直接給他們帶來了真金白銀。柯橋區財稅局從稅源發展角度,連續跟蹤調研了4年紡博會。發現會展業能給一個城市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流、物流、客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直接帶動交通、旅游、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會展業平均稅收增幅是61.9%,年均增幅高于第三產業44.65個百分點。紡博會當月,柯橋住宿及餐飲業稅收明顯高于前后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