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唐可心 王翔
蔣錫生吃螃蟹,做第一人才有味道
文/本刊記者 唐可心 王翔

今年9月江蘇開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Crossley公司74%股權轉讓款的支付,并取得正式的股權證書;10月公司正式簽訂協議,與第三方合作收購法國Tecsom公司。開利地毯收購南非crossley公司作為中國地毯行業的第一個海外收購成功項目,具有里程碑意義。其規模之大,影響之廣在國際地毯行業也并不多見。
如此舉動的背后,是中國地毯行業的方興未艾,更是中國企業家的砥礪前行。江蘇開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錫生告訴記者,“在‘走出去’的市場大潮下,地毯行業自然不能居于人后,前幾年我們就在籌謀,如今我們的企業感覺跟上去了,我們要做地毯行業吃螃蟹的第一人”。
走進江蘇開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門,首先吸引我們的是這樣一句勵志語——“只有步入國際標準的軌道,才有無限延伸的空間”。對此,蔣錫生毫不避諱地說,對于國外市場,他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蔣錫生是有遠見,也是謹慎的,這次收購南非企業其實是一番海外試水后的結果。這幾年,開利地毯不斷發掘國外市場,先后在美國、英國兼并銷售團隊,還計劃在英國開設小型工廠,以保證一些小批量的訂單在當地就能及時滿足顧客的需求。
此次收購南非工業發展有限公司(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f South Africa Limited)所擁有的Crossley公司是開利公司“走出去”的積極嘗試。蔣錫生十分看好Crossley公司,他介紹稱,“Crossley位于南非德班市,以羊毛毯的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它是目前南非境內最大的阿克明斯特地毯生產商,在阿克明斯特地毯的生產和設計方面擁有大量專有技術和自有知識產權,產品在南非和英美高端市場占有重要市場份額。公司擁有的Crossley品牌是羊毛阿克明斯特地毯領域的知名品牌,在歐美和南非市場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蔣錫生和他的團隊的努力下,終于在今年6月,開利地毯與Crossley原股東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收購Crossley公司不包括房產、土地在內的74%普通股和所有優先股,作價735萬美元。另外26%的股份仍由Crossley公司創始人,也是Crossley公司目前的CEO——Kasavaran Munsamy Govender所持有。并在9月4日完成股權轉讓款的支付,于9月16日取得了Crossley公司74%的股權證書。
開利地毯一舉收購法國Tecsom公司的新聞,在業界同樣轟動。Tecsom公司作為歐洲排名前三的高端地毯生產企業,成立于1881年,具有悠久的地毯生產歷史。Tecsom公司擁有殼牌、戴爾和中國銀行(北京)等高級公司客戶,是眾多知名酒店、機場等的地毯供應商。Tecsom制造的高端綠色環保地毯,是歐洲公認的首屈一指的高端品牌,有近400個產品品種。其品牌Tecsom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發生前,曾經風靡世界各地。擁有Andrée Putman等著名設計師設計的獨家別具一格的系列產品。
未來,開利地毯將結合Crossley公司和Tecsom公司各自的優勢,不僅要利用兩家公司在歐洲、美國以及非洲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渠道,走出國門,占據更高的國際市場份額;更要借助這兩家公司的設計和銷售服務團隊,把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引進來,幫助企業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轉型提升。“這是一個取長補短的過程。在和國外企業合作、了解、融合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道路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學的東西很多,但我們只要有正確的方向,瞄準目標,持續努力堅持,未來一定是光明的。”蔣錫生如是說。

伴隨著開利地毯穩步地向國際化的道路“走出去”的步伐,蔣錫生堅信,國內地毯市場依然存在巨大的空間有待開發。為了避免產品同質化造成的產品虛假過剩,蔣錫生在很多細分市場上深度挖掘,拓展潛在的市場空間。
幾年前蔣錫生就曾大膽預測:“未來幾年方塊地毯每年都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尤其是在國內市場。只要用心去發掘細分市場,看準市場形勢,把產品做得更加符合客戶消費習慣,滿足細分市場的需求,做好這些的話,企業必然能取得很好的發展。”借助于收購世界知名品牌法國TECSOM方塊地毯的優勢,開利及時地推出了各種不同品類的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家用方塊地毯和形狀各異的藝術方塊地毯,以徹底避開世界方塊地毯即將出現的同質化競爭格局。
這幾年開利敏銳地發現,隨著汽車數量的猛增,汽車地毯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蔣錫生準確把握市場需求,開發了一系列汽車用地毯,及時投入國際國內市場后,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開利生產的汽車地毯成為國內外汽車地毯中的知名品牌。
為了迎合消費者在家居搭配方面多樣化及獨特性需求,開利地毯成為國內第一家與知名品牌家紡企業合作開發的家居地毯企業。開利與富安娜家紡合作開發的室內臥室用地毯,不僅溫馨柔軟,更將地毯的色彩、風格與臥室整體相配套,形成“大家居”的概念。問世后得到了很好的市場反饋,讓許多不習慣在家中使用地毯的人也開啟了家用地毯“初體驗”。
不僅如此,開利地毯將飛機用、游輪用、酒店用、家庭用、少數民族特需等等依據用途進行細分。在蔣錫生看來,一個企業是否成功不在于其規模有多大,而在于其是否做得足夠專業,是否能推出滿足未來市場潛在需求的產品。開利地毯在未來將更加注重開發各種個性化、特色化,并具有文化藝術價值的鋪地物,抓住細分市場這塊蛋糕,并將其做強做專。
生活中的蔣錫生更像個藝術家。
前不久,開利以美術作品為藍本開發了一批產品,靈感就源自蔣錫生在北京觀看的一個畫展,精美的繪畫風格,讓蔣錫生在腦海中一下子就勾勒出制作成地毯的樣子。一番構思后,這款地毯的開發項目很快得以落實,問世后成為不少摯愛文化品位、藝術特色的家居裝飾設計師的首選。
巖石斑駁陸離的切面紋樣也被他發掘,開發成了具有抽象美的地毯花紋。大地般自然色系配合上抽象的精美圖案讓人擁有無限遐想,鋪在室內溫馨和諧,獨具一格。最關鍵的是方便鋪設,易于打理。蔣錫生戲謔稱,“平時一不小心灑個咖啡、奶茶也不會覺得很沖突,反倒成了一種新的藝術。”
蔣錫生認為,對于一個完美的產品,研發、設計和品質缺一不可,設計要有針對性,品質則要穩定。開利地毯每年都會花費很大心力在設計研發上。蔣錫生不僅培養了一支開利專屬的創新研發團隊,圍繞消費者需求,提升產品更新速度,更大膽主張聘請國外設計師強化設計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協同開發,跨國服務。“受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影響,設計師的作品常常呈現出濃烈的個人和地域風采,不同風格也對應著市場不同的審美,也能讓我們的產品更加多元化。”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蔣錫生主張設計上著墨,用設計贏得不同消費者共鳴。
“我們要做的是在品類齊全的基礎上,強調每一個品種的專業化,”蔣錫生篤定地說。一個企業單是做到品類齊全已經十分的困難,更不用說專業化了。這對企業家及團隊都提出了很大的考驗。在采訪中蔣錫生就多次強調,要在國際舞臺上大展拳腳,需要企業的“感覺”能夠跟上。為了尋找這所謂的“感覺”,開利地毯準備了數年。
蔣錫生所謂的“感覺”是企業團隊從前期設計研發到后期服務全鏈條的配合,真正做到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這其中的每一環節都需要人才的支撐。蔣錫生是個十分惜才的人,也很提攜新人。平時他鼓勵員工利用閑暇時光學習英語,鉆研設計。“企業要發展,不可能是某一個人的努力,要的是整個團隊找到‘感覺’”。
在開利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開利地毯是目前國內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專業地毯制造商之一。除了某些國內獨一無二的地毯品類外,所生產的機織威爾頓地毯、簇絨地毯總銷量位居國內前三甲;主要產品涵蓋地毯生產用紗、威爾頓地毯、簇絨地毯、阿克明斯特地毯、pvc、瀝青、PU方塊地毯、薄型絲毯、單面威爾頓和噴墨印花地毯,產品適用于商用、產業用、民用等多種領域,其中家居用毯居國內產銷之首。
“長久以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也就在于可以為客戶提供整體的產品支持和整套的解決方案。只要客戶有需求,我們就能快速安排生產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未來,我們將在滿足品質好、價格低的基礎上,抓住細分市場,強調差異化,凸顯個性化,與消費者互動,在設計上搶得先機,在質量上贏得口碑。”蔣錫生對于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