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晶
(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江蘇南京 210007)
紡織行業標準FZ/T 14007新舊標準異同分析
趙金晶
(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江蘇南京 210007)
對FZ/T 14007-2011 《棉滌混紡印染布》和FZ/T 14007-1998 《棉滌混紡印染布》新舊兩個版本標準的各項條款進行了對比,分析了新舊版本的異同。
FZ/T 14007;棉滌混紡印染布;標準;差異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紡織技術的進步,紡織行業標準FZ/T 14007-1998 《棉滌混紡印染布》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滯后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為了盡快適應市場的需求,體現標準的適用性和適時性,修訂后的新版FZ/T 14007-2011 《棉滌混紡印染布》標準已于2011年12月20日正式發布,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實施,替代已實施13年的舊標準,新標準實施之日,舊標準作廢。新標準FZ/ T 14007-2011 《棉滌混紡印染布》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提出,由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棉紡織印染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09/SC 2)歸口。為便于標準使用者清楚地了解新標準的相關變化和內容,本文對新舊標準的主要差異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新標準基本保持了舊標準的結構,個別標題按照GB/T1.1的要求更換為當前標準編寫的規范用語,以與當前其他同系列和(或)引用標準保持一致。新標準規定了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分類、要求、試驗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與包裝,唯一與舊標準相比變化之處是新增了第9部分“其他”。
2.1范圍
標準范圍對比如表1所示。在2011版中,刪除了“鑒定……的品質”和“工業用”等用語,直接概括為服飾、家紡,更加突出了本標準的適用主體,簡潔了然。

表1 FZ/T14007 標準范圍的對比
2.2規范性引用文件
首先,新標準中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其次增加和修改了部分標準(表2),完善了規范性引用文件。

表2 新舊標準規范性引用文件差異
2.3術語和定義
新標準的術語和定義與舊標準一致,只是表述上引用了GB/T 411。
2.4分類
新標準直接根據各類產品的品種和規格根據客戶合同或用戶需要確定,取消了舊標準“結合本標準附錄A”的提法。
2.5要求
此部分是新標準相比于舊標準修改和變化最明顯的方面。
2.5.1要求內容
新標準的要求內容里,內在質量要求由舊標準的四項要求變成了六項要求,新增了撕破強力、纖維含量允許偏差兩項要求,原緯紗密度更新為緯向密度偏差率;外觀質量要求與舊標準一致。
2.5.2分等規定
相比于舊標準5.3.4.3中的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低于三等品的等外品,新標準5.2.1將產品的品等定為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和低于二等品的等外品,取消了三等品。同時,相比于舊標準,新標準中外觀質量將局部性疵點與散布性疵點結合評定改為以最低等級評定。
2.5.3內在質量
在舊標準中內在質量評定的各項考核項目按照不同織物類別分別提出了相應的技術要求指標。新標準取消了不同織物類別的區分,并將內在質量考核項目和評等指標綜合為同一表格提出,讓考核項目和評等規定更加直觀,利于操作。具體變化見表3。

表3 新舊標準內在質量評等規定差異
此外,新標準還有一處重要的變化就是增加了對產品安全性能指標的考核要求,以適應社會不斷進步對綠色和生態消費的要求,達到保證人們安全和健康的目的,實現構建我國安全健康紡織品標準體系的目標。
2.5.4外觀質量
外觀疵點作為影響紡織品外觀的重要項目之一直接決定著消費者的接受度和紡織品的外在品質,舊標準對該部分內容的規定略顯繁瑣冗長,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棉滌混紡印染布質量控制的需要,新標準對此做了簡化和調整:其一,局部性疵點評分方法由十分制改為四分制,取消了經、緯方向疵點的區分(因此允許評分的計算單位也由“分每米”變為“分每平方米”),大幅度簡化了疵點評分的規則,增加了數據處理規定,統一修約,增加了布匹反面嚴重疵點需降一等的明確提法。新標準在疵點的評分標準上更為嚴格,將舊標準“某一疵點達到某一程度作為評分起點”修改為“除邊疵外,其余采用0起點(即在評分時只要有疵點就要算)”。其二,散布性疵點允許程度作了修改:簡化了幅寬偏差的分類,取消了色差級指標中“正反面”項目,刪除了歪斜指標中“條格”項目,修改了散布性疵點允許程度的分等指標,對各項指標的允許程度的考核更加嚴格。
2.5.5假開剪和拼件的規定
新標準增加對假開剪和拼件的規定,使標準更加完善合理,符合市場需要。
2.6試驗檢驗方法
試驗評等要求的改變,導致新標準和舊標準試驗方法的選擇有所不同。具體變化見表4。

表4 新舊標準試驗方法差異
此外新標準在外觀質量檢驗條件和方法中,使用了精確規范的數字表達。
2.7其他
新標準中增加了“9 其他”一項,規定了標準外情形:“特殊品種及用戶對產品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雙方另訂協議”,更加符合現在市場的實際情況,以滿足不同的最終用途。
2.8附錄
附錄表A.1 加工系數刪除了舊標準斷裂強力加工系數一項,計算方法中,符號發生改變,單位由舊標準中的厘米(cm)變為新標準的米(m),與國際標準接軌。合并簡化了標準經、緯紗密度計算公式。刪除了舊標準中與斷裂強力相關的計算方法條目。
3.1 紡織標準FZ/T 14007-1998《棉滌混紡印染布》從1999年7月1日實施至新標準實施已有13年多,該標準為規范國內混紡印染布、質檢部門市場執法抽查、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和維護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提供了依據,但是已經逐漸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新標準的修訂發布實施勢在必行。
3.2 通過對FZ/T 14007新舊版標準從標準結構、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分類、要求、試驗檢驗方法、其他和附錄進行詳細對比分析,得出2011版標準主要增加了“基本安全技術”、“撕破強力”、“纖維含量偏差”等項目和內容;取消了“耐刷洗、耐熨燙色牢度”、“分等規定中的三等品”等考核和規定;修改了“適用范圍”、“斷裂強力、水洗尺寸變化率”的考核方法、色牢度“所有染料統一考核”、“外觀質量局部性疵點評分分制”以及方法、“散布性疵點允許程度”以及“外觀質量以局部性疵點與散布性疵點最低等級評定”等。新的FZ/T 14007-2011 《棉滌混紡印染布》標準,將對今后一段時間的印染布及其制品的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3.3 隨著現代技術手段更替速度的加快,新標準是否能夠完全滿足市場的需求,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1] FZ/T 14007-1998 棉滌混紡印染布.
[2] FZ/T 14007-2011 棉滌混紡印染布.
[3] GB/T1.1-2009 標準化工作導則.
[4] GB/T 411-2008 棉印染布.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Standards of FZ/T 14007
According to the textile industry standard FZ/T 14007-2011 "Printed and dyed cotton/polyester blended fabrics" and FZ/T 14007-1998 " Cotton/polyester printed and dyed fabrics", the two versions of the standard were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standards were analyzed.
FZ/T 14007;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new and old standards
F276
A
投稿日期: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