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

在水溝村,麥子逐漸變成金黃色的時候,枇杷也熟了。
前幾年水溝村村民不栽枇杷樹,村里人都說,栽那樹干啥,結著小果果兒,吃起來光皮沒肉,有啥吃頭,賣錢也沒人要。正巧,縣上搞產業結構調整,鄉政府劉鄉長安排林業局張技術員來水溝村推廣栽植枇杷樹。晚上,村主任德才把村民們召集到村組織活動室的院子里,讓張技術員給大家講栽植枇杷樹的事。村民們答應栽就栽,不答應就算了,你張技術員就走人。張技術員給村民們講:枇杷樹是冬天開花春天結果的果樹,麥子黃的時候,枇杷就熟了,優質的枇杷樹果子大、味道甜、上市早,每家只要栽上五六株,三五年結果后,賣三兩千元錢沒問題,一家人一年四季買油鹽醬醋的零碎錢就夠了,如果有條件的話,建一個幾十畝的枇杷園更好。
張技術員把枇杷樹介紹完,等待著大家的響應。但無人應答,半晌了村民大狗說:“栽枇杷樹干啥呢,吃起來光皮沒肉,酸里巴嘰的,賣錢誰要?我看我的地里種的麥子和稻子還是好。”村民們哄笑起來,吃著村主任德才發的香煙,三三兩兩地走了。
張技術員看著村民們都不愿意栽植枇杷樹,自己講了半天也白講了,顯得很尷尬。德才也有點難為情,人家張技術員畢竟是縣上派下來的,又是鄉上劉鄉長打電話安排的,對栽枇杷樹的事有個交待才行,真正讓張技術員負氣走了,劉鄉長肯定又要罵我了。德才對張技術員說:“你放心,明天我把栽枇杷樹的事安排好就行了,走,去我家喝酒。”張技術員滿腹疑惑地去了德才家。德才擰開一瓶金徽酒,媳婦翠香炒了兩盤熱菜,加上張技術員的助手小王,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酒來。不一會兒,一瓶酒便底朝天了。張技術員酒量不行,三二兩酒下肚說話已經有些結巴了。他對德才說:“栽枇杷樹是好事,村民們不栽,你栽,我給你做技術指導,三五年之后保證讓你賺錢。”
“你放心,我明天把你安排的任務完成好就行。”德才回答。德才知道,水溝村人多地少,村民們最喜歡種的是夏天金燦燦的麥子和秋天黃澄澄的稻子,他們看著金黃色的麥子和稻子,臉上就高興,心里就舒坦,讓他們栽枇杷樹,心里是一百個不愿意。張技術員宣傳的建枇杷園的事更是不現實,讓村民們把房前屋后的雜樹清理一下,把枇杷樹栽在房前屋后或者是地硬上還差不多。不過栽枇杷樹賣錢是肯定的,前年五一節德才的妹妹嫁到兩百里外鄰縣的一個小鎮,德才去送,在街上發現就有賣的枇杷,有水溝村核桃樹結的青核桃那么大,德才一問,十元錢一斤呢,德才還沒有吃過,買一斤吃了,香甜得很哩。那時德才就想要讓親戚找一株枇杷樹,帶回水溝村栽植,德才沒好意思開口,當時季節也不對,時間一長把這件事就忘了。村民們很現實,他們恪守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古訓,你越是把本來好的東西宣傳得天花亂墜,他們越是不相信。德才躺在床上,盤算著如何讓村民們把張技術員帶來的幾百株枇杷樹栽在房前屋后或地埂邊。王鄉長明天問起來,也有個好交待。
第二天,天麻麻亮,德才就起床了。他要在村民們未出工前,把栽枇杷樹的事再宣傳一遍,他吩咐翠香給張技術員做早飯,自己去每家每戶安排栽植枇杷樹的事。他首先去了大狗家,把大狗家的院門拍得山響,德才大聲叫道:“大狗,每家栽五株枇杷樹,如果不栽,鄉上有啥好事就不要找我簽字蓋章。”
“往哪里栽?”大狗隔著院墻問。
“房前屋后,或者空閑的地埂上。”德才大聲回答。
德才一家一戶地叫著,每家每戶也都在答應著,沒有一戶人家說不栽。德才有些得意,他想:村民們就這樣,辦什么好事你和他好好商量,他不答應,想個什么硬辦法嚇唬嚇唬,一個個都樂意。德才不到半個小時,就把幾十戶人家走到了。他返回自家院子時,幾百株枇杷樹苗全被村民們取走了。自己也要栽幾株哩,怎么一株也沒剩?他連忙走進廚房問媳婦:“枇杷樹苗全部取完了?”
“嗯,取完了!”翠香在鍋里忙乎著說。
“我們家的呢?”德才問。
“你只顧村里的事,哪管家里的事情,我藏了十株最壯的。”翠香得意地邊說邊從熱氣騰騰的鍋里往外撿白花花的蒸饃。德才咧嘴一笑,伸手要拿蒸饃,被翠香“叭”地打了一筷子。
“洗臉刷牙去,不曉得干凈!”翠香說著轉身把蒸饃放在案板上。德才悻悻走出廚房,洗漱完畢,叫張技術員他們吃早飯。張技術員和小王起床后發現院子里幾百株枇杷樹苗沒有了,很是疑惑。
“枇杷樹苗呢?”張技術員問。
“都栽完了。”德才回答。
“這么早就栽完了?”張技術員又問。
“村民敢不栽?誰家不栽,鄉上辦啥事,我不給他簽字蓋章。”德才回答。
“德才啊,你真有辦法!”張技術員無可奈何地說。
“先吃早飯,吃完早飯你去檢查。”德才說著吆喝翠香端飯。
吃完早飯,德才帶著張技術員先去了大狗家檢查,大狗把院墻里邊的兩棵已經老化的蘋果樹砍了,把五株鋤頭把粗的枇杷樹苗一字排開,栽得整整齊齊,大狗媳婦正提著桶澆水哩。
“大狗,枇杷樹栽好了嗎?張技術員檢查來了!”德才大聲說。
“栽好了,栽好了,張技術員你們快來檢查。”大狗邊回答邊殷勤地給德才、張技術員他們遞煙。
張技術員見樹栽得端正,坑又挖得大,水又澆得足,很是高興,拍著大狗的肩膀說:“我以為你是個難纏人呢,樹栽的好,只要務作好,三五年結果后賣兩三千元沒問題。”
張技術員在德才的帶領下,又檢查了四五戶人家,大家都栽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而且都栽得很認真。這樣,張技術員就放心了,他高興地對德才說:“走,該你自己栽了,我們給你幫忙。”
德才在張技術員的指導下,砍掉院子里三棵老化的蘋果樹,又挖掉屋后十幾株已經生病的花椒樹,把翠香藏下來的十株枇杷樹栽了下去。張技術員很是高興,他帶來的枇杷樹苗盡管沒有建成枇杷園,但是全部都栽在了水溝村民的房前屋后,算是圓滿完成任務。他臨走時對德才說:“我每年秋天都來水溝村給枇杷樹防蟲、剪枝。”
張技術員沒有食言,他帶著自己的助手小王,每年秋天都來水溝村給枇杷樹涂白、剪枝,今年已經是第四年了,村民們栽的枇杷樹也已經長到手腕那樣粗了,一年四季枝葉茂盛,每家每戶都有那么幾株,有的長在院子里,有的長在房后的屋檐下,成了水溝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于張技術員帶來的是優質樹苗,栽上沒兩年,大多數枇杷樹都開花結果了,而且果子越結越大、越繁,長得有青皮核桃那么大,金黃色的枇杷果掛滿枝頭。水溝村周圍秧田里的麥子泛黃時,枇杷樹上結的枇杷也成熟了,沒有吃過枇杷的村民急不可耐地摘上兩顆嘗嘗,說:“唉,這東西又香又甜哩。”
德才家栽的枇杷樹活了八棵,每棵都有手腕那么粗,五棵已經結果,另外三棵去年冬天開了空花。結果的五棵結得還繁,摘一兩百斤枇杷沒有問題,德才摘了幾顆嘗了嘗,味道比前幾年在鄰縣吃的還好哩,如果摘了拿到街上去賣,要賣一兩千元哩。聽說大狗媳婦前幾天去每家每戶低價收購熟的枇杷,在縣城高價賣出,還挺搶手的。難怪昨天晚上大狗在院子外頭轉悠,原來他是看德才家的枇杷熟了沒有,熟了他媳婦就來收,大狗這家伙真是鬼精。晚上,德才和翠香商量,今年剛結的枇杷就不賣了,讓朋友和親戚們嘗嘗鮮,第二天早上兩口子踩在凳子,拿著剪子,選長得好的,摘了四大塑料袋。他們要給張技術員和小王各送一袋,給劉鄉長送一袋,還有一袋要送給翠香的父母親,讓他們也嘗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