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兵
我在英國旅行時發現,帶著孩子出行的人都是很驕傲的,周邊的人對他們更是熱情有加,抱著孩子的父親、推著嬰兒車的母親總是會受到大家的照顧。有一次,我在倫敦KING'S CROSS火車站看見一位母親推著嬰兒車下火車,她要背包,又要推車,動作慢了些,但是沒有一個人催促她,相反所有的人都耐心地等在她后面,甚至下車后也沒有人試圖越過她先走,而是像排隊一樣跟在她的后面,直到上電動扶梯。
而且,那些看起來似乎是專門供殘障人士使用的無障礙設施,實際上更多的是為這些推著嬰兒車的母親準備的,她們的嬰兒車在英國的所有地方都可以暢通無阻,甚至所有交通工具都為她們的到來做好了準備。一次看到一位母親推著嬰兒車下公交車,當她推車到門口時,公交車靠近路邊的一面竟然慢慢地向地面傾斜了下去。我之前在乘車時感覺到了這種傾斜,不過沒有特別注意,以為這種傾斜是因為路面有斜坡,或者是因為什么特殊情況,但是,那次我卻發現,這是公交車的一種特殊設計,是司機在操作著車輛緩緩地降下了靠近路邊的一面,以便讓嬰兒車更容易上下。那一刻,我突然很感動。
想到自己在上海的時候,一次抱著3歲的兒子出門。在搖搖晃晃的公交車上,我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拉著車上的吊桿,非常吃力,但是沒有人讓座,售票員對我抱著孩子的困境也視而不見,反而厲聲吆喝我掏錢買票。
西方人大多是以家庭為第一位的,他們也很愿意讓別人知道家庭在他們個人之上,甚至在工作之上。我們的文化則大多強調男子漢大丈夫以事業為重,提倡舍小家為大家,仿佛愛家是自私的表現?,F在想想,是不是該稍稍反思一下呢?
(摘自作者的新浪博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