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外記者 蕭達 藍雅歌 楊明 青木 ●本報記者 劉揚 ● 張亦馳 甄翔圖片說明:美軍的“全球快速打擊系統”已發展多年,圖為美HTV-2型高超音速武器構想圖。 一條爆炸性的中國“軍事秘聞”昨天傳遍全球。美國媒體爆料說,1月9日,中國軍方首次試驗了10倍音速的超級武器,目的是突破美國的導彈防御體系。五角大樓發言人對此予以確認,并再次要求中國軍力透明,“避免誤判”,美國眾議院3名重量級議員隨后聯名指責中國此舉令亞太迅速變成一點就著的“火藥桶”。有美國輿論還抱怨道,由于全球制造業和技術向中國轉移,“我們又多了一個能打到家門口的‘中國制造”。“美國一貫是于己有利就大肆宣揚,于己不利便抹黑對手。”一名中國軍事專家14日對《環球時報》直言,20倍音速的高超音速武器美軍都試驗過,戰略平衡早被打破,只是美國不情愿別國也加入“全球快速打擊俱樂部”而已。大國的戰略博弈在于尋求平衡,其必然選擇是“對手有,自己也必須要有”。有香港媒體分析說,如若中國這種武器試驗成功并部署,某些國家妄圖構建反導系統包圍中國的小算盤,恐怕就要落空了。 星球大戰,中國戰勝美國? 14日被國際媒體紛紛轉載的“中國高超音速導彈測試”傳聞來自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這家媒體近年來以爆料中國“軍事秘聞”走紅,比較出名的是所謂的幾次中國“反衛星”試驗。這篇長文援引五角大樓匿名官員的話說,這項高超音速滑翔式導彈載具測試于1月9日進行,五角大樓將試驗對象命名為WU-14。美方探測到新型高超音速導彈載具以極高速飛越中國境內。高超音速載具似乎是用中國洲際彈道發射的,發射后可以從近地空間向目標以最高10倍音速的速度滑翔機動。文章說,五角大樓發言人杰弗里·普爾向“華盛頓自由燈塔”確認中方進行了這次測試,但拒絕透露詳情。普爾稱,“我們例行監測外國軍事活動,知道這次測試,但我們不討論外國武器系統情報評估。我們鼓勵中國對防務投資和軍事目的采取更透明的姿態,以避免誤判。”多名五角大樓官員還表示,中國試驗的目的是測試能否把導彈打過美國的導彈防御網。 報道引用美國學者的話評論稱,高超音速載具測試是一個重大里程碑,是中國發展不對稱作戰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稱為北京的“撒手锏”,能讓總體實力較弱的中國軍隊打敗總體技術更先進的美軍。前美國空軍軍官馬克·斯托克表示,作為中國空間武器的一部分,這款“高超音速飛行載具凸顯國防和產業領域航空航天技術的結合”。卡耐基基金會中國戰略系統專家羅拉·薩爾曼認為,戰略分析規劃與技術研究相結合,高超音速和精確制導將是中國加強軍力建設的增長領域。美國國際評估戰略中心分析師里克·費舍爾說,美國“全球快速打擊系統”和中方類似的高超音速武器計劃是一種孤立的競爭,造成這種競爭的誤解可以通過軍控談判解決,但中國的動作“讓現實非常黑暗”。費舍爾稱,除開發類似于美國“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武器外,中國還加強戰略軍事實力,支持其全球力量投射,對美國進行挑戰,而且根本不愿進行磋商和加強軍控。 類似的批評聲在美國國會如期而至。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霍華德·麥基翁以及海上力量投送軍事委員會主席蘭迪·福布斯和戰略力量委員會主席馬克·羅杰斯14日聯名聲明對中國超音速導彈實驗表示擔憂。聲明說,一次次縮減防務開支令美國軍事優勢受重挫,與此同時中國和其他對手和美國軍事力量越來越接近,在某些情況下,比如這次,他們似乎“正超越我們”。聲明抱怨過去30年美國一直猶豫不決,軍隊裝備更新一拖再拖,用的都是里根時代的老本。聲明稱,亞太地區正迅速變成一個“火藥桶”,這種態勢無助于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共處。如果允許不遵守貿易自由和開放的國家獲得對美國及盟友的戰略優勢,結果只能離“點著導火索”越來越近。 轉載中國武器試驗傳聞的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有不少人留言。網友“石原”抱怨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讓日本面臨嚴重危險,美國使日本面對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無能為力,而“大難臨頭,美國不會管我們的”。 “中國總是出人意料!”德國“戰爭資訊”網站說,中國在軍事領域總是“一鳴驚人”,此前有關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的咨詢幾乎沒有。這是中國武器研發和生產的巨大進步,但對華盛頓來說卻是“冰冷的事實”,給五角大樓敲響了警鐘。它映射出中國的世界大國地位和世界權力的重新分布。文章說,到目前為止,美國可能覺得自己的國內領土受到安全性的影響,所以非常關注。此前,美國防空系統被稱為空中的“銅墻鐵壁”。現在,WU-14導彈的試射說明美國導彈防御系統也可能受到打擊。中國可以重新定義規則。這并不是中國第一次讓美國震驚。2012年中國航母殺手東風21D令美國刮目相看。英國《每日星報》14日以“星球大戰:中國打敗美國”為題稱,這款太空武器速度10倍于音速,因此北京到華盛頓之間的距離被縮短至不到45分鐘,華盛頓十分擔憂。由于配備了尖端雷達系統,它可以打到地球的任何一點。高超音速武器,大國博弈工具 香港《大公報》14日稱,在美國此類武器對中國“反介入戰略”構成嚴重威脅情況下,中國最好的反制手段是發展自己的“全球快速打擊系統”,只有中國成為“全球快速打擊系統”俱樂部一員,才能有效維護國家權益。“華盛頓自由燈塔”的報道還提到,五角大樓最新中國軍力年度報告稱,中國于2012年5月打造新型JF12高超音速激波風洞,這是全球同類最大風洞,可模擬5到9馬赫(1馬赫等于1倍音速)的飛行條件。去年4月中國一份文獻稱,高超音速武器是一種新型空天威脅,中國已對美軍X-37B空天飛機進行研究,為有效跟蹤攔截高超音速飛行器做準備。 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基本特征在于速度高于5馬赫,近幾年經常提到的高超音速飛行器是指飛行速度大于5馬赫、以吸氣發動機或組合發動機為主要動力、能在大氣層內和跨大氣層中遠程飛行的飛行器。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蘇等國家就開始研制高超音速飛行器,目前世界上開展高超音速飛行器技術研究的國家有近10個,包括美國、俄羅斯、法國、澳大利亞、德國、英國、印度等國。這當中力度最大、投入最多、成績最突出的當屬美國。 美國目前已經進行試驗的項目包括X-51和HTV-2等,美軍把X-51A、HTV-2所驗證的高超音速技術視為在未來“能改變戰局”的關鍵技術。去年的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驗證器已經實現了5馬赫平飛,是迄今為止最接近成功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項目。2010年,美空軍宣布在10年內推出常規“全球快速打擊計劃”,X-51A、HTV-2都是發展該系統的重要一環,即在1小時內對地球上任何一處目標實行精確打擊。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1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刺激別國等防御型國家研制高尖端裝備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是它最先發展高尖端常規武器打破了這種平衡,挑起了常規武器戰略化的新一輪軍備競賽。 俄羅斯政府去年12月強烈譴責美國的“全球快速打擊計劃”,但俄羅斯研制的高超音速試驗飛行器(6馬赫-14馬赫)已做了大量的地面試驗和風洞吹風試驗。印度也提出了“布拉莫斯”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速度達6到7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等設想。《環球時報》記者14日采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時得知,日本也在進行高超音速飛機的試驗,目前正在研究高超音速渦輪噴氣發動機。記者追問這項技術研究是否會用于軍事,并提出對于這一領域的開發競爭,特別是對與中國的競爭持怎樣看法時,對方稱因沒有關于在這個領域中國的開發情報,因此無法回答。 低估中國,追悔莫及? 法國“潛艇”網評論稱,以美俄中為代表的大國都在試驗高超音速飛行器,并開發可以對付這類飛行器的空天防御系統,這可能意味著軍事科學領域又一場技術革命拉開序幕。“華盛頓自由燈塔”援引美國2049項目研究所的報告稱,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是“空間大博弈”的組成部分,“如果本世紀爆發大國間戰爭,起點不會是地面和空中的爆炸聲,而是靜謐外空中的激光閃耀。” 德國“政治電信”網14日說,中國正在以不尋常的速度趕超美國,包括全球領先的尖端武器,這令美國觀察家都感到緊張。而且現在曝光的都是美國得知的,更多武器的研發外國并不知曉。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14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稱,隨著中國經濟繼續發展,國家對軍事現代化的投入越來越大。這和其他國家沒有區別,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通過不同的方式轉化成為軍事力量。德國“戰爭資訊”認為,這場比賽對空間的軍事主權將起決定性作用。中國正在以第三名的身份迎頭趕上,甚至很快趕超,“誰繼續錯誤低估了這個國家,就可能追悔莫及”。▲
環球時報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