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燕
世界經濟在2013年維持低速增長,而推動增長的力量格局在改變。2014年,世界經濟前景喜憂參半,整體經濟復蘇有望改善和加快,經濟回升將更多集中在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的增速差距將進一步縮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13年世界經濟將僅增長2.9%,為金融危機后的最低水平。在主要經濟體中,美國經濟表現搶眼,復蘇勢頭較為平穩,截至三季度經濟已連續10個季度保持增長;歐元區經濟觸底回升,金融市場趨于穩定;日本刺激政策收到一定成效,增長信心有所提振;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集體放緩,發展中國家整體經濟有逐步轉弱趨勢,特別是受美國貨幣政策變化預期的影響,部分國家還出現了金融波動。2014年,發達國家經濟逐步回升、發展中國家經濟相對減速的增長格局將繼續維持,兩大市場之間的增速差距將進一步縮窄。IMF預計,2014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6%,并認為這一增長率屬于“偏低的中期增長軌跡”。美聯儲明確宣布,自2014年1月開始逐漸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這標志著刺激政策帶動的反彈周期將趨于結束,對世界經濟及國際金融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一個非常時期,即國際貿易增長率低于世界產出增長率,由此導致全球經濟復蘇缺失重要的助推力量。2013年世界貿易形勢仍不樂觀。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201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僅增長2.5%,與2012年基本持平。其中,發達經濟體出口增長1.5%,進口萎縮0.1%;發展中經濟體和獨聯體國家出口增長3.6%,進口增長5.8%。2014年,隨著世界經濟總體向好,世界貿易增長有望加快。WTO預計,2014年世界商品貿易量將增長4.5%,但仍低于過去20年間5.4%的平均增長水平。世界貿易總體低迷,各國對國際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壓力也逐漸增強。WTO的最新貿易監督報告顯示,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共采取116項貿易限制措施,高于之前7個月間的109條貿易限制措施。新措施影響大約1.1%的G20商品進口,相當于0.9%的世界商品進口。由于各國出臺的貿易限制措施很少是臨時性的,被撤銷的貿易限制措施數量一直低位徘徊,造成全球范圍內貿易限制措施總量仍在不斷增加。▲(作者是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