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打造新時期廉潔高效地礦隊伍的
□欒川縣地礦局紀檢組長 張文偉
通過無數地質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在我縣境內已發現各種礦產50余種。其中鉬儲量206萬噸,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我縣被冠名為“中國鉬都”;鎢儲量68萬噸,居中國第二;鉛鋅儲量781萬噸,黃金60.3萬噸,鐵礦石儲量6117萬噸。全縣有效礦業權241個,礦權面積占縣域總面積的50%以上。因此,欒川被列入我國16個重要多金屬成礦帶核心區域和重要的鉬鎢鉛鋅礦產地,國家實施找礦突破戰略的47片整裝勘查區之一。
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在給欒川人民帶來巨大財富、為欒川經濟插上翅膀的同時,欒川地礦局在歡喜的背后卻是一副沉甸甸的擔子。這副擔子就是在嚴格執行《礦產資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全縣礦產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將欒川縣委、縣政府實施的“工礦強縣”戰略引向前進,推向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礦產資源是稀缺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改革開放后,礦產資源在人們的心中一直是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的“金疙瘩”,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誘惑力。尤其是前幾年,由于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缺失,礦產品的價格急劇飆升,社會上總有一些人,甚至少部分地方勢力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試圖鉆法律空子、政策空子,不擇手段地腐蝕和拉攏我們的個別干部和職工。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全局一百多名職工由于文化、年齡、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參差不齊,極少數職工有參與開礦、接受吃請、收受禮金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發生,嚴重損害著地礦職工隊伍的肌體,敗壞著職工隊伍的形象,消減著我局在“工礦強縣”戰略中的整體戰斗力。近年來,欒川礦業仍然處于低迷期,但是,礦業仍然是社會上少數人朝思暮想的一方“寶地”。我局下設的7個礦管站中,有6個遠離縣城,局機關中有相當一部分科室與礦業有著密切聯系。因此,要加大職工隊伍的廉政建設,保持我們這支隊伍的純潔性,保護我們這支干部職工隊伍的政治生命,使他們在礦業經濟中不被摔斷“筋骨”,不掉進萬丈深淵。我們要以清醒的頭腦,昂揚的斗志,捍衛欒川礦產資源的安全,在礦業經濟中敢打硬仗、敢打大仗、敢打勝仗。對此,局黨組更要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大力營造廉政文化氛圍,推動廉政文化建設,以廉政文化催開一朵朵地礦之花。
廉政文化是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要求,是各職業階層從業人員恪守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廉潔自律、奉公守法的職業文化。對正確樹立世界觀、人生硯、價值觀,增強執政為民的自覺意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幾年來,我局全面貫徹落實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廉政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園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縣紀委《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縣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精神,以“兩整治一改革”為抓手,不折不扣執行《廉政準則》,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局工作重要議事日程,與日常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評。一是成立了廉政文化組織機構,為廉政文化樹起了旗幟,使廉政文化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地向前邁進。二是以廉政文化“六進”和創建廉政文化建設特色亮點為目標,組織全體職工觀看《一把手到階下囚》、《珍惜崗位遠離犯罪》、《滑向深淵》等警示教育片,讓全體職工自警自勵。三是每季度組織一次廉政培訓。每逢元旦、春節、五一、中秋節、國慶節都召開廉政談話會,此遏制“節日腐敗”,并堅持不懈地開展一把手上黨課和“廉政講壇”活動。我局把每年的7月1日定為“按制度辦事 靠制度創新 促進地礦事業發展”和“作風硬、地礦興”、“加強作風建設 促進依法從政 保障事業發展”等廉政教育課學習日。四是每年兩次組織黨員干部到縣檢察院等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同時,還不斷開展學習《廉政準則》活動,開展廉政心得文章評比活動。五是大力開展專題倡廉活動,以“兩整治一改革”、“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為主題進行演講、廉政書畫、征文比賽及廉政文藝演出、慶祝建黨90周年“紅歌賽”等活動,并在每年春節前夕,向每位干部職工發出《廉政倡議書》和廉政新年寄語。六是樹立典型導廉,每年評選出“十佳崗位標兵”和“十佳黨員示范崗”,用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七是輻射家庭助廉,在家屬院制作廉政警示標語和生動廉政漫畫,宣傳并激勵家屬當好“廉內助”,常吹“清廉風”,營造清廉純正的良好家風。八是加大和強化基層礦管站的廉政文化建設,使廉政文化上墻、制度上墻,用廉政文化引領制度,以制度烘托監督機制。九是大量訂閱《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廉政報刊,收集廉政書籍680余冊,有效地開展了讀廉政書籍活動,同時還制作了28塊廉政宣傳板報、1000個廉政紙杯、300冊廉政筆記本,開辦了廉政網頁,設置了廉政書架,安裝了62個廉政屏保,舉辦了廉政知識競賽,征集了廉政警句格言32條和廉政書畫作品18幅。九是在電梯間、樓道、走廊等場所,按照“新穎、優雅”的要求,懸掛了職業道德規范、廉政警句、格言等警示匾牌86個。在每天上下班時間通過大廳電子屏幕滾動播出廉政警句、格言、廉政新聞。十是堅持雷打不動的政風行風評議工作,每年至少兩次邀請縣政風行風民主評議代表對全局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并將評議的有關事項及時反饋給民評代表。十一是累計發放征求意見信2200多封,對提出的意見進行梳理,限時改進。我局把廉政文化作為全體干部、職工的一面“穿衣鏡”,使每個人隨時隨地都能正一下衣冠,清醒一下頭腦,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2012年7月,欒川地礦局被省國土資源廳確定為全省十佳之一的廉政文化建設示范縣;2013年,欒川地礦局又被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確定為廉政文化建設進機關示范點;2013年7月,國土部廉政建設督導組在欒川檢查工作時充分肯定了我局在廉政文化、廉政建設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
欒川地礦局按照省國土資源廳“兩整治一改革”的要求,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繼續強化和細化了內部管理制度。一是在全縣一百多個局委中實行了人面識別簽到機,每月對職工上下班情況進行公示,以嚴格的工作紀律促進廉政制度建設。二是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了《年終考核辦法》、《工作紀律管理制度》、《公車管理制度》、《公務接待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度》、《公務灶管理制度》、《黨組會議議事制度》、《采礦權年檢制度》、《探礦權年審制度》、《礦業權交易制度》、《礦產資源征管制度》等,讓制度在陽光下、在監督下運行。三是堅持財務公開制度,每月按時將本月的收支情況在大廳顯示屏上進行公示,讓單位的職工都能清清楚楚地掌握全局的資金流向。四是嚴格實行黨組議事制度,對一些涉及人事變動、大筆開支等敏感問題不搞一言堂、一包攬,必須由局黨組會議表決通過。五是建立廉政風險點排查臺賬,要求每個黨員干部與黨組織簽訂廉政責任書,股級以上干部向局黨組簽訂廉政承諾書。六是創建欒川礦產資源信息平臺,便于采礦權人對各項業務陽光查詢,使行政權力在網上公開透明運行。
廉政文化是全局職工的一面“鏡子”,廉政文化制度是全局的一把“尺子”。廉政文化為我局在礦業經濟中筑起了一道廉政建設的防護大堤,職工不僅沒有迷失方向,反而有了明確的航向,堅定的思想。不僅沒有一個職工因違犯規定受到黨紀、政紀處分,而且全局干部學技術、學文化、鉆業務的勁頭空前高漲;不僅涌現出了一批出類拔萃的業務骨干,而且還有73人參加了中國地大的遠程教育(其中研究生4人、本科12人、大專57人)。他們即將成為欒川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后起之秀。
廉政文化推進了我局的廉政建設,為全體職工拓展了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他們消除了思想顧慮,拋棄了私心雜念,為欒川地礦樹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各項工作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我局不僅連續多年被評為洛陽市國土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且還先后躍入了省級文明單位。更為可喜的是,有171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跡加入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網絡;先后投資9000萬元,建成了面積為53000平方米的地質廣場和6138平方米的全省最大的縣級地質博物館;建立了全國縣級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產學研基地。同時,我縣的資源整合工作也得到了國土資源部等12部門的充分肯定。我局先后被評為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先進集體、中國“觀賞石之鄉”、全省“兩整治一改革”先進單位、全省資源費征管先進單位、全省國土執法先進單位、全省職工之家、洛陽市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先進單位、基層站所建設先進單位等。
我局雖然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針尖大的窟窿能漏出斗大的風”。礦業經濟多元化發展的今天,總有一些人鋌而走險,企圖鉆法律的空子、政策的空子。為防止不法分子拉攏和腐蝕我們的職工,我們要曲突徙薪,要按照十八大的精神,按照中央的“八項規定”,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地把欒川地礦的廉政文化發揚下去。我局會不斷創新廉政文化,豐富廉政文化內涵,加強和完善廉政文化制度建設,為廉政建設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銅墻鐵壁,讓欒川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再上新臺階。